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血脉论”
获得已连载合集
“故经云:‘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我们每一个人要知道,佛性实际上是每一个人先天都存在的。“迦叶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迦叶”,有些时候念迦叶波,他是佛的一个大弟子。我们的本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心,心即是本性。“本性”,这个地方就是佛性、如来藏、光明。我们的心跟本性实际上是一个东西。
“即是同诸佛心”,如果我们证悟了这个本性,那我们的心跟所有佛的心是同一个。“前佛后佛只传此心”,“只传此心”就是说佛是心传心。比如说禅宗不立文字,是心传心。传什么呢?就是传心的本性。
我们上一次也讲过,每一种宗教都有一个象征,基督教是十字架,佛教是法轮。法轮就像车轮一样,车轮跟佛法有什么关系呢?车轮是可以转动的,佛把证悟的东西传给下一代,下一代再传给下一代。这滚动传递的东西当然不是贪嗔痴,是贪嗔痴的本质——开悟的智慧。这个证悟的智慧代代相传,所以就用车轮作为佛教的标志。
过去、现在、未来的佛都在传这个光明的心,光明的心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吗?前面我们讲过“众生应知:佛性本自有之”,既然每一个人都有,那传什么呢?比如说一盏灯有灯油、灯芯,但是还没有点燃。现在就是把每一盏灯都点燃,这叫作代代相传,传光明、传智慧,这就是佛的传此心。
“除此心外,无佛可得。颠倒众生不知自心是佛”,我们就是颠倒众生,我们看到的都是颠倒的。怎么颠倒呢?非常简单,比如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各种各样的颜色,实际上根本不存在,但是在我们的眼里,颜色都是存在的,这不就是颠倒吗?比如说我们看到的任何物质,像一张桌子,它真正的结构是分子、原子、电子等等,根本就不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样。
真正存在的东西,我们看不见;我们看到的东西又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我们的视觉完全是颠倒的,其他的感官也同样是颠倒的,所以就叫作颠倒众生。这不是佛在侮辱我们,实际上我们就是这么颠倒的,所以我们一直都认为佛在外面,一直到外面去找佛。
“终日忙忙;念佛礼佛,佛在何处”?天天念佛、天天礼佛,那你知道佛在哪里吗?佛就在大雄宝殿里面呀!这就错了,大雄宝殿里面的根本就不是佛,它是泥塑的,属于物质,是电子、原子这些东西构成的。是一大堆土或者是某一种金属,或者其他的材料构成的,这不是佛。
“不应作如是等见”。“如是等见”就是我们认为外面有佛的存在。不要有这样对佛的执著,不要有这样的观点。“但识自心,心外更无别佛”,只要认识自己的心,我们就非常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心就是佛。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根本就没有佛。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是什么?就是我们能够看到的、能够听到的,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接触到的一切。那么这些相都是虚妄。这种虚妄,现在我们看起来非常简单、非常容易理解了。
我们刚刚不就说了吗?我们眼睛看到的所有的颜色,实际上不存在的,不仅仅佛教这样讲,科学家也告诉我们了。我们前面放着一张长方形的桌子,根本就不可能有一张这样的桌子。那我们看到了长方形的桌子,也看到了各种各样的颜色,这些是什么呢?
这些都是相,都是虚妄。怎么虚妄呢?科学家的说法,是自己的大脑里面产生的一些画面;佛教就说,这都是自己内心当中产生的错觉。实际上就是一个意思了,这叫作虚妄,
“又云:‘所在之处,即为有佛’”,我们人在哪里,佛就在哪里。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人在哪里,心就在哪里;心在哪里,心的本性、佛性就在哪里。所以,你不要到外面去找佛,真正的佛就在自己的内心当中。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