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生经》(十)
善生
sigalovada sutta
经
第十课笔记
今天是世界微笑日
让我们嘴角上翘,用微笑释放善意,与世界和睦相处。
在你对别人真诚的微笑里,会看到世界对你真诚微笑~
上师开示
下面共同学习《善生经》,可能还有一堂课,基本就讲完了。
现在,《善生经》中,主要讲六方。前面讲父母,然后是长辈,还有夫妻,这么三个法顶礼的对境讲完了。
今天开始讲亲朋好友,还有主人与眷属之间的关系。
第一轮讲亲戚。
安适高和支法度都是讲亲友——亲戚和朋友。
如果讲亲戚的话,是有血统关系的亲戚。《毗奈耶经》中经常讲脐带的关系。亲友不止是亲戚,还有关系密切的朋友。
原文巴利文怎么样没有查到,相信佛经中有不同版本,表达的内容也许是不相同的。
下面我们会讲,北方的吧。
佛陀告诉善生如果有人为人的话,对自己的亲戚应该有五种事进行亲近和恭敬。
可能在座的各位清楚,以前以个人成办很多事情 ,这个时代应该有团队的精神 。东方西方,世间的很多事,包括佛教中的很多事,都以团队来成办。
佛教中的团队是僧团,这个比较容易 。因为佛陀在所有的别解脱 戒中对僧团的管理和运作模式讲得非常细。
所以我们说,最早的管理团队在佛教中已有。僧众叫“根登巴”,叫和合众。
我们常说六合敬。身和, 住在一起。语和,不争论。意和,共同发愿。戒律和,共同受居士戒、出家戒、菩萨戒,见解和,对因果 、空性、利益众生……都是相同的。利和,是共同利益,有共同的事要成办。念经、闻思修行、度化众生,有很多意义。是一个和合的团队,这对于每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要构建、动作,一定要依靠个人。首先我们要善于沟通。不然,可能人与人之间,在这方面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有语言的沟通,之后要有畅通的信息。我们的价值观也好,目标也好,应该有畅通的信息观念,否则 难以合作。还有,要互相尊重,因为世间人各有特点,爱好、习气、长相、口味、兴趣都不相同,要学会尊重,否则 无法合作。
还有要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人多时是非是有的,有时候我们自己会参与其中, 有时没有参与其中,但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 ,出现要学会和解。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一种勇敢,不然,语言沟通、解决问题,没有勇气。
有的人不敢面对,象修行人闭在自己的屋子里转转经轮念“嗡玛尼贝美吽……”一出来,玻璃心,遇到事情处理不了,以为世界怎么样了,对合作没有办法了……
所以这个时代,学佛的团体中,大家要敢于面对。肯定会发生一些事情 ,一些矛盾,但没有什么怕的。有的人特别不敢得罪别人,无有社会经验,在学校里觉得世界很美好,很温和,一旦与人接触,原来人心如此复杂、麻烦,不要说度化众生,连与大家一起吃饭、继续工作发心利益众生的心态没办法了。
这是僧团中要有合作的精神 。如今这个时代中,作为佛教徒,各地有个团队精神的话,做事方便。一根筷子很快就断了,合在一起有力量。
如果你特别喜欢独自修行,变成独觉。我们也随喜,人无我已经证悟了,法无我……发生神变时,升到半空,上身有火焰,下身发水……我们也随喜。
有的人不敢面对,当然有的人有一些心理疾病,真正的修行人,应该是可以的。 不管是语言上,别人说你,或者你说别人,不要特别执著吧~
我自己觉得我还可以,与任何人接触不生烦恼,与有信仰的人接触是可以的,与高僧大备接触也是可以的,与工人、农民……应该没问题的。如果我不讲课,去农民中种野菜,应该是很好的。如果我去工厂中帮他们做一些事,应该没有什么压力。
可能表面上看我可能很坏,但内心中我与什么人都没有什么排斥的,就算别人对我不满,我也是无所谓的。佛陀时代尚且有人不满,我们这个臭皮囊也是正常的。
我自己看还是可以的, 团队应该合作的。
人与人的合作很重要,尤其佛教徒之中很重要,我不得不说,因有的人性格真的很怪。我常想,是不是走投无路了,在世间,所以出家了。其实这样学佛也不成功,很多方便有毛病,大多数99%的人可以恭敬合掌顶礼,但少数人不敢恭维。
需要五种事来承侍。
哪五事呢?
一、给施
自己有什么财富地位金钱、吃的穿的……给予亲戚的话,尽量满足别人吧。毕竟是有因缘的。
有的人说亲戚是最麻烦的,有些高僧大德也说,他们贪得无厌,最后会成为祸害者。其实这也是不对的。
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中也说:
一切所愿,当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有这方面能力的话,应该是有必要的。应该给予。
自己稍有条件和能力的话,要给予一些。
二、善言
给他讲一些温和的语言。佛经中常说:
常乐利益他 将护一切心
出口说爱语 安隐决定言
——《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
三、利益
自己有能力的话,尽可能在身语意、生活
工作,尽可能帮助他们,其实对自己也是很好的。
有的人在衰败时看不起,有钱有利益时也看不惯他们。这也是不对的。如果自己特别好,对他们好自己也会很好的。
佛经中说,有一个人有两个儿子,临死前叫来,让大儿子一定要维护小儿子。
小儿子长大时,大儿子的妻子比较贪,她对哥哥说,你弟弟长大之前要处理,不然长大对我们的家产有妨害。
哥哥一开始不肯,后来因为妻子再三说,不得不听,最后把弟弟带到一个象尸陀林一样的恐怖地方,拴在一处,说他:“你经常触犯我,我今天拴你,明天来解开。”他想肯定会有野兽来吃他,结果 晚上,真有野兽来了,弟弟非常害怕,诚心祈祷求救。
佛陀看到度化因缘成熟 。发出三种光:一是遣除黑暗 之光,第二是解缚的光,全部解除了捆绑。第三是让其饱满。之后他非常开心,自由之后沿光去佛陀处皈依获得圣果。
他想到来龙去脉,想到哥嫂有关系,但因为获得圣果,想要利益他们。
他依靠神通来到哥哥家,他们非常不好意思 ,他说我不要财产,我已经得到了圣果。本来我差点死了,但依此因缘,获得正法圣果。我非常感恩你们,愿意传授正法。
后来哥嫂也获得了圣果。
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因缘是非常复杂的,人面的复杂 性、人心的复杂 性……我们经常可以从历史 的明镜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如今的各种形象。
就角《前行》中讲,上半生是仇人,下半生也可能是亲人,所以是无常的。因此帮助是有必要的。
当然不合法的、过分的,比如三宝的财产,贪污腐败,大多数是身边的人让其增加贪心,最后误入歧途。这是过于帮忙。
另外一些修行人、领导,对身边的人不管,合理还是不合理,不好说。
佛陀已经获得圆满正等觉的果位,对他的家人包括释迦族的人非常关心。
法王如意宝说过,佛陀是最高的境界,对家人非常慈爱。法王对阿丽美珠上师和门措上师都非常好,对侄子侄女特别关心。
作为修行人,对身边的人一点也不关心,可能也许修行的境界会不会太高了顾不上?这是好还是不好不好说。
佛陀与琉璃王之间的一些故事,以前讲过。
佛陀成佛之后,实际特别关心释迦族。琉璃王灭释迦族的原因非常复杂,前世因缘和今世的因缘。前世因缘不说了,今世的因缘,是他很小时他父亲时,势力不是特别强大时来释迦族求婚,当时国师看不起他。
摩诃南的一个婢女,也是释迦族的,给了她,说是王女。开始以为是,后来怀了琉璃王,也没办法了。
琉璃王长大了,父亲送他来释迦族学习。大家污辱他,他发愿以后强大时,发动军队灭释迦族,因为有前世的因缘,所以今世的因缘很容易 成熟。
后来佛陀成道,他出兵杀释迦族。当时佛陀亲住在必经之路的枯树下,非常炎热。
琉璃王问佛为什么不坐在阴凉处,却坐在枯树下?佛陀说:"亲族阴凉之故,胜过一切外人。"国王便说:"今日世尊为了亲族,我也不应征讨。",后来收兵了。后来又有人劝告去了,佛陀又依神通来到枯树下,问了同样的问题,还是同样的回答。
后来第二还是第三次,目犍连去了,虽然他神通第一,虽然把他们放在钵盂天界也没办法。
后来摩诃南,也是五比丘之一,佛陀开许他去当国王,琉璃王来时,他在当国王。问他可否跳在水池中,我没出来之前,让释迦族的人可能逃跑。琉璃王答应了,因为想到他不可能一直在水里呆着,结果他跳入水池把自己的头发拴住了……部分是这样逃脱的。部分是五百美女琉璃王想要带到皇宫去一起生活,但他们不肯,结果砍断了手脚 ,佛陀为说法,转生到了天界。
其他没办法,释迦族如此灭绝。
可见,释迦佛不管是对净饭王也好,罗睺罗也好,是非常慈悲的。
尤其释迦族遭到灭绝时,亲自来阻止,但业力是非常强大的。 帮助时是要竭尽全力,但佛陀没办法时,业力现前时,可能谁都没办法。
有时我想,有一些不能逆转的事情 发生时,应该是业力现前。吃药也没用,怎么都没有用。
有一个道友的房子拆了,他想了很多办法,应该是前世的业力,最关键时,房子还是保不住。本来做的钢筋水泥非常结实,最终还是变成了废墟。因此产生了因果的定解。
四、同利
对亲戚应该是同利,亲戚得到利益,自己也得到利益。比如财富方面,工作方面,让他们加入一起行持。
我有一个什么项目,以合法的途径,让他们参与,也同时得利。
个别其他教义中,也有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可以这样理解吧,互相帮助,提供方便吧。
五、不欺
作为亲友不能欺骗 。本来欺骗 在人性中最肮脏最可恶,对有信任感的亲戚,尽量要有一份诚信,不应该从钱财上地位上,经常欺骗 的话,他们也会失望的。
作为一个人的话,对亲友需要这样的五条。
佛告诉善生,如果以这样的五事亲敬亲族,是非常好的。
亲族也应该以五事亲敬于我们。
哪五事呢?反过来说,其实就是互相利益的。我对亲人这样,作为亲人也一样那五条件对我,或者以下面的五条来对我。其实可以说是互相有十条。
前四条基本一样。
一、护放逸
保护亲友过多的放逸,杀人喝酒等不如法的事时,不应该不理不睬。这样是不合理的,毕竟是亲友,作不如法的行为时,听不听是他们的事,但你应该劝他们:对今生来世没有意义。不应该不管,应该想尽办法保护,不让其过份放逸,不然对家族也不好,对自己也不好。
二、护放逸失财
有些人乱花钱,有些太过于生活奢侈,说许多不如法的事情 ,失坏前面说的财物的六种事,为了保护财物,应该想尽办法帮助他。
当然现在的这个时代,也可能没办法帮助吧,包括股票……有些人特别伤心,这两天,全市股票下跌,大家对无常有了特别深的感触 。昨天有多少钱,今天全部没有了,“喇嘛钦”对上师有了更大的信心。
昨天有的人说,对别人的事不生执著,对自己的事就受不了了。
对你还是有帮助的,我们有时看到世间人,所有的财产放在那里,早上起来就没有了。那时看到这种感受,也是不可思议。
所以这种保护可能也没办法。
世间的动荡,快速的变化 ,包括财富的流失,的确是如佛教所讲的“无常”,感触深。
三、护恐怖
有的人患得患失,白天都不敢出门。有的人是非人的干扰, 有的人是人类干扰。保护恐怖是很重要的。
确实有时会遇到恐怖,但不要怕。有的人特别胆小,遇到阿修罗怕得……其实也没有什么,如果遇到死亡,飞机失事,比如前些日子,俄罗斯的飞机失事,大家的恐怖声我也能理解 。但平时没有这样的事,遇到什么人,不敢说话,本来不是禁语,变成了禁语了。
如果造了特别严重的恶业,是会堕入地狱的。如果犯法了,可能会害怕,除此之外,我们可能不管处于哪些国家,会懂得这个国家的法律,没有犯法, 平白无故,把你怎么样,除非你的业力现前,否则 不会发生什么事。
我们没有经历特别大的灾难,但毕竟遇到过一些事情 ,心应该很平静。有时候有些杞人忧天,没有必要。
道友也要学会保护别人的心态,有的人害怕自己堕地狱,也没有必要。
《大智度论》中摩诃南对佛陀说,我可能没希望了,我特别害怕。佛陀问为什么?他说我看到大象什么,特别害怕,想不起念佛,害怕会丧失正念,堕入地狱。
佛说,树枝会掉到那个方向,就象商人,你忆念佛陀,不会堕到地狱去的。
我们每天尽心尽力行持善法,如果死了,没有作那么大的恶,不会堕入恶趣。不要害怕。大多数 行持善法,也不要恐惧 。
佛陀说“无畏无惧”,对摩诃南说。所以我们对来世也不要怕。对今世也要说不要怕。
要安慰这些胆小鬼。
法显的故事中,六十岁要出国,沙漠高山等,都没有畏惧心。现在有的人特别胆小脆弱 ,很多学佛的机会都没有了。
我们上师如意宝是很勇敢 的,不然这个道场可能都没有了。 我们受上师的影响,一般的小事不会恐惧放弃的。要坚定地勇往直前,不要怕,别怕别怕。
四、屏相教诫
作为亲人,不是在公开场合呵斥他,有些事情在私底下教诫。
五、常相称叹
经常对亲友赞叹鼓励。现在的人喜欢讲一些功德,就象不是特别好看的人说他太好看了,对不是勇敢 的人,对他说你是狮子座的吧,不知道狮子座是不是勇敢的?是吧,估计是这样的吧。
哦呀,可以。
我们就应该这样来说,尤其亲友会家族会,藏地对亲人比较重视的。有些是部落 的观念 ,有些是亲人的观念 。有时一个人生病,所有的人亲戚来看,有人被欺负了,所有的人来帮助。
以前维萨空行母来,因为不是本地人,还是有人欺负的。
快乐的事情 ,亲友要相聚。不好的事情,有人欺负了,也要相聚。
西方的有些家族可能不是这样的。最多子女 与父母之间是这样的,其他的关系比较淡。
现在城市里的人与西方的特点比较相近,不知道亲友从哪方面,那种亲朋好友的意识强烈好还是不强烈好,大家观察 吧。但藏地的话,暂时不会消失,因为他们根深蒂固,他们经常亲友聚会,但互相应该赞叹沟通。
佛告诉善生,如果能以上述五事敬亲亲族,那么双方都能获得安隐,无有忧畏。
这是亲友方面的。
接下来讲到主人对眷属。仆人不好听,其实就是主眷。
佛告诉善生,主人对于下属,应该以五事教授。
哪五事呢?
一、随能使役
意思是说,随着不同的能力,应该各自的能力对他安排所作的事情,比如他门卫比较好,就安排门卫。比如文字上的工作好,就让他做文字的工作。他适合管理的话,就用他作管理的工作,提前作培训等。
这是主人对下属根据不同的能力、特长、特点来安排不同的工作。
有智慧的人就会用在合适的匹配的工作岗位上。
二、饮食随时
主人对下属吃的穿的随时提供。不能让下在面的人不吃不穿却做很多事情 ,这是不成功的。
吃的好一点的话,就有能力吧。当然过于奢侈浪费的话,也没必要,要有很好的饮食。
三、赐劳随时
工资也好,所得财物也好,也应该随时兑现。这是很重要的。如果工资拿不到也没全办法。有的人因为吝啬,不发工资人都跑了,那时老板也是很无奈的。
前段时间讲过,佛教徒有能力的话,尽量对下属安排一些工作、就业。这是全世界的大问题。本来我一个出家人不管工作什么的,但看到失业率特别高的地方,很可怜,所以……佛教徒有能力有福报 的,尽量帮助人们生存,帮助他们,这是有很大的功德。
四、病与医药
生病时,应该给予所谓的五险一金,这些方面,很多现代人说,“我的五险一金又没有啊?”有些上市 公司可能能解决,有些暂时解决,最后解决不了。
所以对医疗等方面都要关心。
五、纵其休暇
要提供休息的适当的时候,不能九九六,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周六必须 上班。这样人们会累的。
西方人的工作很有规律。有的人把假期集在一起,三个月一家人去海边玩了。有的人拼命赚钱,钱死在银行里,人死在殡仪馆里了。
他们钱花完了,再上班。
不管怎么样,休息是很重要的。有的道友熬夜,这样也是很好的。
尤其做讲记的道友,发心是很好的。但长期熬夜不好,恢复很难。但要适当休息,不能休息时间太长,今天也休息,明天也休息,什么也不想做,只想要钱多多的,还是要付出。
付出很重要,更重要的是需要一种放松吧。
这是关于企业手册的一种很重要的,表面看是一种戒律,实际 上上级需要成办的事情都能圆满,是很好的。
佛陀告诉善生,如果这样的话,你的事情 一定是能成办的。当然不能有轻蔑的心。现在你是主人,可能下半生你就是他的仆人。也许下一生是怎么样很难说的。
从古到今,富贵贫贱是不相同的。生死是刹那间的,今天是富贵的,明天可能就是贫贱的,所以就象尘埃一样,不可靠的。
所以要有同等的对待。
眷属也应该以五事奉事其主人。
哪五事呢?
一、早起
上班要按时到,其实上师与弟子之间也是这样的,弟子要早起。
以前法王出去时,我也有机会去。法王在没有醒来时,我们要早起。可能现在想起来应该早起晚睡,这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有的人说睡得越多越健康,这也不一定吧。
我们不管有没有主人,也不要睡得太早。春天更应该起早一点背书 。我早起看到山对面背书 ,有的道友念经,听到了很舒服的。
希望闻思修行的道友,不要睡得太撑了。有的听说枕头上放一两个闹钟也醒不来,睡得比较撑吧?
早起还是很重要的。有的在公司的人,世间的学生,有的特别喜欢做梦,在梦中云游。也是比较好,但最好早起晚睡,闻思修行。
二、为事周密
把事情 考虑得周到稳妥。接到手的话就要很真诚地做。有的人接到手里,就象老狗面前的骨头,自己啃不动,也不愿意给别人。
做得细,投入,这样比较圆满,别人也看得出来。有的人说,那个人做事没问题的。有的人说,那个人看着吧肯定不会做的。
大家要圆满地打上句话,很重要。
三、不与不取
在主人面前不要不与取,因为有很多机会,不然被发现了,彼此之间尴尬。
四、作务以次
做事要有次第性,重要的事情 先做,有些事情 后面做。我们做事情 要次第有计划有安排。不是东做一个,西做一个,最后什么事都没有成就,就不合理。
所以做事情 一定要有次第性。
五、称扬主名
在别人面前,不管是主人也好,同事也好,尽量赞叹。不要一听到别人,“我们的领导太差了!”有的人说自己领导的话,说明他自己比较差。领导管理时他看不惯。
一般部门当中,团体之中有不好的事,在别人面前尽量不宣扬。
我给学校开会时,我说,一般我们内部不会有不好的事,万一发生了,不要外扬。
从世间层面来讲,尊重的话,比如弟子对上师赞叹,别人也知道你获得了上师的悉地。
你说领导不好,主人不好,一方面别人认为主人可能不好,一方面可能你本身有问题。
一般说别人不好的话,多多少少自己是有缺点的。
一方面不善于沟通,另一方面,在别人的眼里,也不是很好的。因为你看不惯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你。第三,心态不是很好的。有的人因为性格原因,一开口就说别人的过失,说自己好。这样的话,别人可能不觉得是这样,也许正好相反。有这种可能。
最好赞叹自己的主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在合作的过程中,要有团队精神。比如你学藏传佛教,你就尽量赞叹藏传佛教。
我们经常听到上师如意宝赞叹他的根本上师、传承上师。没有一个是不好的。
我们听到就感觉,他老人家真正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 我们也要象上师一样得到上师的意传加持。 如要上师经常批评的话,我们也会有这样的习气。
作为下属与上司也是一样的,这里有一种因果规律。
如果能这样互相对待承侍,则双方都能获得安隐,无有忧畏。
好,今天讲到这里。
下周一(5月13日)北京时间19:30
大乘甚深经典《维摩诘经》
仅仅一钵饭,这么多人,怎么食用呢?
精彩的宣讲,万勿错过哦~
文字 | 一意
图片 | 网络,阿源
求学足迹
为您提供当堂笔记,愿您法喜充满,诸事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