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打卡 | 寻找幸福的意义
作者:陈洁
世人每天从早到晚忙碌,唯一希求的就是幸福。我曾经一度认为成功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而在大多数世人看来,成功就是有钱、有地位、有好的居住环境。于是,我也曾像许多人一样,追求理想的工作、完美的男友和美丽的住所。但感到奇怪的是,越是追求这些,我内心越感到焦虑,觉得人生毫无意义。不仅是我个人,再看看周围的亲戚朋友,他们也为此而感到挣扎。
于是我决定要看书学习,了解什么才能使人得到幸福。书中的数据表明,追求幸福本身会令人感到不幸福。许多心理学研究发现,过度的欲望膨胀会让人变得更加自私,承受更大压力,以至于产生焦虑、抑郁、失眠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问题。确实,随着科技的发展,高楼一年比一年高,轿车一年比一年豪华,表面上人们日子过得似乎不错,但内心的压力有多大,焦虑有多重只有自己知道。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升,但却有更多人感到孤独和忧郁。
那么有人会问,“幸福到底是什么?” 很多心理学家把幸福定义为一种舒适、放松的精神状态,对当下感到满足。其实,幸福是一种心态,在感受幸福的当下,需要有一种满足感。如果心态能一直保持满足,幸福就会一直持续。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幸福完全归结到物质、财富上,它们并不可靠。一旦离开这些事物,物质所带来的幸福就消失了。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认为真实的幸福源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美德,源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在他看来,一个人要获得真正持久的幸福感,最重要的就是发现和了解自己最好的品质、最擅长的才华,反复在生活中实践,化枯燥为乐趣,并为更大的意义、更高的目标服务。他认为幸福的人生意义在于有归属感、服务他人以及开发自身最优秀的品质。
经过几年的学习研究,在此,和大家分享可以令人生幸福而有意义的四种方法:
归属感源于人际交往中,你与他人的彼此重视。真正的归属感源于爱心,彼此真诚相待。比如,在家庭中,父母对子女关爱,子女也能尊重和孝顺父母,那么家庭关系就会融洽。在社会团体中,要学会为人处世,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方面,尊贵的法王如意宝告诉我们一个极好的窍诀:对上者应当恭敬有加,对平等者应和睦相处,对下者应该慈悲爱护。
我们无论在家庭还是社会团体中,都会遇到地位比自己高的长辈或领导,与自己平等的同辈或同事以及比自己地位低的晚辈或下属。如果我们能按这个窍决行事,一定可以处理好人际关系,面对很多事情都游刃有余。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自然就会感到幸福快乐。
这里的目标并不是指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而是指你能付出些什么,你如何用你的能力来为他人服务。
作为世间人,爱自己、爱自己的家庭,这也无可厚非,但若一味如此,从来也不关心他人,这种爱就没有太大的价值可言了。
若想真正获得快乐,佛教中早已告诉了我们答案 ——唯一就是利他。寂天尊者在《入行论》中强调:有了利他心会很快乐,很多事情会有随缘的感觉;相反,没有利他心,自私心越来越强,则会很痛苦。世间上有智慧的人,应该发起利他心。
有位心理学家马丁,给学生做测试。让其中一群学生每天过得很开心,只做一些娱乐活动等他们特别喜欢的事;同时,安排另一群学生每天帮助他人,办慈善商店、做义工和志愿者等。
一段时间后,同时测试他们的心态。结果发现:过得非常开心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越来越低,快乐的心无法长久;而做慈善的那群学生,幸福指数上升,快乐的心态很长久,身心的健康都有很大提升。可见,利他心对个人获得健康长寿和内心安乐,都有很大帮助。
彼得·辛格有一本书,里面说“帮助他人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自我实现”。这里的意思是当我们帮助别人的时候,不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对方应该感激我。一般人看来,如果自己可以资助一位学生上学,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其实,帮助别人对自己是一种机会和给予,应该想到,正是对方接受了我的资助,才令我的善行得到圆满。这样看来,助人者得到了更多。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工作中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他人,这是一种利他。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发起利他的善愿,怀着好心好意,以各种方法帮助有需要的人。这种善心和善行应当是可持续发展,贯穿于一生。
我们的不开心,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压力。尤其是现在,需要面对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变化,处处有挑战与不确定性,让很多人压力倍增。如果我们不会调整心态,那活在这个世界上,可能就只剩下痛苦、焦虑和疲倦了。
因此,我们要学会开心、解压,要让心放松下来。禅修,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放松解压法”。通过禅修,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一种放松的心境。心一旦自由放松下来,不管遇到什么外境,完全有能力不被它困扰,压力也就无从生起。
禅修可以是每天利用五分钟或十分钟,静坐下来观自己的呼吸,让心放松,也可以是专注于某个事物的正念禅修。研究表明,让学生们专注于观察一棵200英尺高的桉树,一分钟后,他们感到自己的自私心态有所减弱,行为上也表现地更加慷慨和乐于助人。禅修中,人们暂时摆脱了日常琐事,自我意识也逐渐淡化,感到精神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一位智者说过,“一个人如果要在这个世界中过得很快乐、很自在的话,一定要长期禅修。包括早上起来5-10分钟的禅修,白天工作、休息的时候,经常观自己的心,掌握自己的心态,那么每个人的生活会更加有意义。” 我自己也有每天禅修的习惯。有时候感到生活、工作中压力有点大,我就静坐一会儿,心就会平静下来,遇到事情也能坦然面对。
最后,第四个令人生幸福而有意义的方式就是讲述你自己的故事。以叙事的方式讲述你人生中发生的事会让你明白你是如何成为你自己的。然而,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就是故事的作者,也可以转换讲述故事的方式。人生中的事不仅可以罗列出来,我们还可以编辑、诠释、复述自己的故事。
作家艾米莉.史密斯在TED演讲中提到一位名叫爱默卡的年轻人,他因为在踢足球时受伤而瘫痪,这次事故后,他对自己说,“我过去踢足球时,人生多么美好,但现在呢,看看我自己……” “我过去的生活很好,但是现在很糟糕”,如果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那么往往会变得更加焦虑和忧郁。一开始,爱默卡也有这样的情绪,但一段时间以后,他开始以另一种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他这样说:“在受伤之前,我的生活毫无目标,我参加了很多聚会,是个比较自私的人。而这次事故让我意识到我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这样一说,就改变了他的人生。爱默卡开始指导小孩,他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就是服务他众。心理学家丹.麦克亚当斯把这个叫作“救赎故事”,意思是以积极的正能量来救赎消极负面的情绪。人们以救赎、成长、爱心来定义人生,就会过上幸福而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是什么让人们改变自己的故事呢?有的人在理疗师那里得到帮助而实现,但你也可以好好反思自己的人生。你如何来定义一些重要的人生经历,你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你不能一夜之间就改变,这可能要花上几年,也许会经历痛苦。毕竟,我们都受过痛苦,有过挣扎。但是,面对那些痛苦的回忆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智慧和见解,并发现自身的良好品质。
为了以后讲述人生故事积累素材,我们可以每天写日记。可以写每天学了什么,经历了什么,有什么体会,这样一段一段记录下来。每天你觉得有意思的事把它记录下来,不一定写很多字。如果没有人看,自己保存也很好。
以上是找到幸福的四种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种方法来实践。希望大家可以明白,今后不要只从外在的事物上寻找幸福,更重要的是向内观,向前走,并通过不断学习探索,了解人生的意义,获得真正的幸福。
旅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