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14课-法师辅导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14课-法师辅导

 

课前、课后教诫的重点、难点


(一)共同前行中关于依止善知识的注意要点


1、要把握住依止善知识的目的


(1)解脱是最主要的目标

依止善知识最主要的目的是修解脱道。


(2)一不留神就把师徒关系弄成了世间关系

A. 因为我们刚刚从轮回的思想中接触到解脱的思想,就很容易把佛教中的善知识当成轮回思想中的对境去观待。有时候不注意的话,也容易对引导我们的善知识产生轮回的情感,或者用我们轮回中的思想去对待善知识,这都是不对的。

B. 因为是有情众生就有想法,而且无始以来对于自己有恩德的或者说有功德的人很天然的就会产生亲近感,但如果这里面夹杂了很多世间的烦恼、情感,这种依止善知识的方式就有染污,就不那么清净。如果不清净,我们就不会把主要的思想、注意力放在上师所讲的法上,主要的目标、主要的修行道逐渐就会迷失掉,没有后得应该有的见解和修行,还浪费了时间。


(3)对于善知识的心态是慢慢会清净、端正的

A. 要反复提醒自己: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为了解脱,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为了解脱,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为了解脱!

B. 不断地明确善知识和弟子的标准:观察善知识的标准、观察作为弟子的标准也是让我们明确作为弟子依止善知识最终的目的、可以明确自己修行的方向不会错、真实地把上师善知识当成引导解脱者。


(二)不共内前行中的注意要点


1、皈依


(1)皈依是趋入圣道之门

A. 三宝都是内心中已经现前了内证功德的自性

佛宝是已经完全觉悟的导师;法宝是在僧宝和佛宝相续中所具备的道谛和灭谛,也是清净的自性;僧宝是修持正法之后,相续中已经现前道谛的圣僧。

B. 皈依三宝开启了我们内在的觉悟

从皈依就开始接近于实相了,开始发掘我们内在的佛性。我们也要具备道谛、具备灭谛;通过修行成为圣僧、成为僧宝的自性;然后通过僧宝的自性逐渐成为佛宝的自性。


(2)皈依有三种发心,当求最上等发心

A. 相似的皈依

相似的皈依是救畏的发心或善愿的发心。为了获得更好的人天快乐,或者害怕自己堕恶趣等而皈依都是不究竟的。

B. 真正的皈依

真正的皈依就是自己真正想要解脱而皈依三宝,这是作为一个修行人应该有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谈为了众生的解脱而皈依。


(3)基础是出离心

A. 有了很明确的出离心之后皈依就会成为真实的解脱道,有了出离心之后再修菩提心的话,菩提心就是真实的菩提心,乃至于后面的金刚萨埵修法等才是和解脱道相关的。

B. 如果自己都不想解脱,觉得轮回后世的人天快乐很好、很舒服、应该追求,那么我愿众生获得的安乐也仅此而已,我愿众生离开的痛苦也仅仅是恶趣的痛苦、仅仅是当前不如意的生活状态,和解脱根本没有关系。

C. 在共同加行修好的基础上再修不共加行,力量、加持就会非常清净,很强烈。


2、念修金刚萨埵


(1)修金刚萨埵主要是念百字明

修金刚萨埵忏罪主要是修百字明,有些修法是修金刚萨埵心咒。


(2)念修百字明的作用在于扫清障碍

A.罪障是挡在我们从凡夫到圣者、从凡夫到佛之间的违缘、障碍,这些修道过程当中违品必须要清净掉。

B.违品来自于我们前世做过的罪业,十不善业道、在修行过程当中违背戒律等,每做一个行为就会成为障碍的自性。


(3)不想忏悔是更需要忏悔的表现

A. 业障重不愿意修、修不动:有些人因为自己相续中的障碍比较重的缘故不愿意修,或修的时候修不动,修百字明的时候就开始打嗑睡,一念就开始昏沉,或者一念舌头就动不了了,这都是障碍重的体现。

B. 内心的苦行远比身体苦行更难:有时内在的改变必须要经过苦行。有人情愿做些搬砖等体力劳动,觉得这些体力劳动比坐下来修法要舒服得多。但如果你不能忍受苦行,不修行百字明等修法,心相续中的障碍违缘清净不了的话,修行是修不动的。

C. 是修安忍的时候了:心态、心力很重要,只要心发起来了,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困难的。而且一定要再再地提示自己,这些不愿意忏悔、或者修不动的信号就是告诉我一定要忏悔,是必须要修百字明的提示,如果不修的话就没办法,其它的修法也修不动,困难再大也必须要修。这也是三种安忍当中的为法安忍,为法苦行忍。


3、百字明和供曼扎结合起来是修道顺畅的两个保障


(1)百字明和供曼扎主要是做什么的

A. 百字明是遣除违缘的,修曼扎是积聚顺缘的。

B. 违缘没有了不等于就可以了,我们要成佛还要积聚更多的顺缘。比如说路很通畅,但是没有顺缘也是不行的,你必须要给自己的交通工具加好油,把车调整到最佳状态。顺缘具备了,你就可以很通畅地走。

C. 通过百字明把罪障清净,通过曼扎的方式来积聚资粮。你的资粮越强劲、越多、越丰厚,修道就越顺畅,你就能够越快到达目的地。


(2)百字明和曼扎修好了,后面的修行如虎添翼

罪障清净得差不多了或清净一定程度了,福报也增长到一定程度了。这时你就是一个很好的法器,这时再通过修上师瑜伽,上师的加持就可以融入到你的相续中,像上师瑜伽里所讲到的强力加持就会让你证悟、现前觉性。


讲记中的重点、难点


(一)忏悔的必要


1、罪业的作用


(1)让我们感受痛苦:现在我们世间中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因为罪业。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因为的确还有暂时的因缘导致的痛苦,但是绝大多数的痛苦都是来自于罪业。


(2)障道:有时候修法修不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障碍很重。


2、自己所造罪业多


(1)自性罪

A. 自性罪不观待你信不信:通过贪嗔痴的烦恼造下的杀生、偷盗、邪淫等罪业叫做自性罪。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知道还是不知道,反正做了的话,其自性就是罪业。

B. 想通过不受戒的方式避免自性罪是掩耳盗铃:其实不受戒,你去做杀生、偷盗还是一样的罪业,这叫做自性罪。而且你不去受戒律的话,根本没有对治心,这样就会习惯性地造罪业。到死时没有对治的话,很容易堕落。


(2)佛制罪

A. 修行者进入佛门,受了佛戒之后,有意或者无意中违背了很多戒律。

B. 违背佛陀戒律的果报也是一样的,第一个会产生痛苦,第二个会障道。


3、现在有了后悔药


这种后悔药在佛法当中叫做忏悔法门。你可以通过修善法、修忏悔的方式,把以前自己故意、不故意所造的罪业通过忏悔的方式清净掉。清净之后,罪业导致痛苦的力量就没有了,导致障道的力量也没有了。


4、我们是在跟罪业抢时间


(1)罪业一旦成熟我们修行的时间就少了

我们现在既然要修道,想让修道很顺畅,那么必须要通过忏悔的方式,一定要抢在罪业没有成熟之前把它清净掉。因为它一旦成熟了,那就是痛苦了,我们就会失去很多修行的机会。


(2)罪业即便还没有成熟也会障道

在修道过程中,罪业虽然没有成熟,但已经造下了种子,虽然还没有通过痛苦的方式成熟,但已经变成障道的因缘了,所以需要通过忏悔的方式遣除掉。


(3)不造罪业不是简单的我们认为自己很善良

A. 这辈子善良不代表无始以来一直善良:从某些侧面来讲,有些人这辈子可能很善良,没造过很多罪业。但无始以来流转到现在,相续中积攒了很多罪业种子,集聚在我们的相续中——心中的仓库里。

B. 世间的善良只是粗大的观察:

如果智慧很粗大的话,连是不是过失都分不清楚,还觉得自己很清净不需要忏悔。有时候从比较粗大的方面观察,好像我们修行不错。但是再往细观察,按照很细的标准来衡量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很多起心动念都是贪欲嗔恚,这些烦恼每一个都是不好的业,不好的发心,都会有后果的。


5、忏悔罪业得何种功德


(1)不堕恶趣,在下一世能够得到宝贵人身,让修道的相续不中断。

(2)金刚萨埵的忏罪法也可以帮我们扫清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如果你想要证悟大圆满,它也可以帮助我们清净证悟的障碍。


(二)四种对治力


1、忏悔是愚痴的对治


在《极乐愿文大疏》中讲忏悔就是对治愚痴的。因为如果愚痴就会造罪,愚痴就会不懂忏悔,这都是愚痴的表现。

(1)第一种愚痴:业果愚,不知道业果就会造杀生、偷盗、邪淫等很多罪;

(2)第二种愚痴是造了罪业后不懂忏悔。


2、懂得四对治力的必要性


在和罪业赛跑的过程中,如果懂得忏悔的方方面面,懂得更多忏悔的细节,那么在和罪业赛跑的过程中,就可以迅速地把罪业清净掉。如果只掌握了一部分忏悔的内容,就会导致你的力量不够,虽然你做了忏悔了,但是能够损伤罪业的力量很弱,可能只是损伤一部分,但没有根本性地把罪业清净掉,或者没有把罪业压服在相当低的程度。


3、详说四种对治力


(1)所依对治力

A. 所依对治力主要是从对境的侧面来讲的,我们要在谁面前忏悔、什么样的力量帮助我们忏悔清净,这叫做所依。

B. 所依对治力有些是三十五佛,有些是其他的佛菩萨或者本尊,或者自己的根本上师以及僧众,他们具有修证功德、慈悲心、证悟空性的智慧、善巧方便、愿力,方方面面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皈依境,所以称之为所依对治力。

C. 不同的修法中都有一个所依、发露忏悔的对象。这个修法里主要是金刚萨埵。


(2)厌患对治力

A. 何为厌患对治力

厌患对治就是完全不愿意和罪业共住,厌患对治力就是强烈的追悔心,还有不愿意和罪业共住的心。

B. 厌患对治力从何处生起

a. 必须要认识到罪业的过患。认识到罪业可能会对我造伤害,或者现在正在对我作伤害。虽然现在我是人道众生,但我还有很多不如意,很多身、心、外在环境上的痛苦,这些痛苦来自于罪业。这些罪业前世已经对我做过伤害,现在正在做伤害,以后还会做伤害,所以,我们认识到罪业没有什么值得保护的,必须要发露,要把它清净掉。

b. 认识罪业的过患需要闻思:作为一个想要忏悔罪业的人,必须要知道所要忏悔的、所要厌患的罪业的种类到底有哪些。如果不了知的话,很有可能遗漏很大一部分,只能够忏悔自己了知的这部分。没办法发露不了知的部分,如果不发露,忏悔的力量根本触及不到这部分罪业,那么它也还会存在着。

C. 我想不起来所有的罪业怎么办

我们想得起来的,可以直接忏悔。对于想不起来的,我们就想:金刚萨埵您遍知一切,还有很多我想不起来的罪业,也在您面前发露。请您观察到我想不起来的罪业,也希望您加持让这些罪业得以清净。

D. 是不是必须要发露忏悔

a. 要发露忏悔:发露忏悔或者自己产生强烈的追悔之心,是让罪业清净的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厌患对治需要发露忏悔。有时需要在佛菩萨、上师僧众面前忏悔。如果自己碍于面子,不敢在僧众、上师面前忏悔,也可以在佛像面前忏悔。

b. 要注意避免的一种想法:如果觉得佛不会笑我,反正它就是铜、石头或者布,我和他说了,好像也听不到。这种思想是不对的。要知道佛是遍知一切的,是智慧的自性,能够知道一切。你在这样的对境前面的发露是真正的发露。


(3)返回对治力

A. 何为返回对治力

a. 返回就是发一种誓言,因为自己知道罪业的过患很大,所以以后无论如何不再造类似的罪业了,这叫做返回。

b. 返回对治力从字面上理解相当于迷途知返,属于忏前戒后当中的戒后。

B. 无论如何要发誓后不再造

修行人的根机有强有弱,有些人发誓之后可能就不再造了;有些人修行的力量很弱,可能发誓之后,他还是管不住自己。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发誓,这是一种训练,再再训练自己“我一定不再造了”,再再作意,随着我们修行的进步、福德资粮、智慧资粮的增长,最后返回对治力就会一断永断了。现在可能有些时候还很困难,即便很困难,我们还是要去做,尽量发誓。


(4)现行对治力

A. 何为现行对治力

真正现起对治恶业的行为,修善业来对治恶业,这种善行叫做现行对治力。

B. 有哪些强劲的现行对治力

a. 菩提心

(a)力量大的善业中第一个就是菩提心,它是非常强劲的一种善业,力量特别大。在修忏悔的时候,也应该生起菩提心。不单单是我的罪业,所有众生的罪业都要清净,我要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而修忏悔。

(b)从原理来讲,菩提心和造罪的本体是格格不入的,相当于水和火的关系一样。因为所有罪业的根源来自于我执,也就是自私自利,自私自利的违品就是利他心。如果生起了利他心,相当于从根本上瓦解掉了造罪的根源,这时罪业就没有了基础,自动就清净了。

b. 空性

(a)空性本身是一个很清净的善法,故可以对治恶业。

(b)符合于罪业本身的实相进行忏悔,很容易清净

Ⓐ 罪业本身就是空性的,它本来就是因缘和合的法产生的一个现相。如果能相应于罪业无自性的本性去忏悔,更加容易清净掉。这种了知罪业是空性的状态去忏悔,就相当于清净镜子上面的灰一样,蒙了薄薄一层灰,很轻松就可以把它清净掉。

Ⓑ 如果内心中把罪业执为实有,清净起来就会很困难。因为心力太弱了,而且在忏悔的时候,没有符合罪业的本性在做忏悔,相当于用了一种颠倒的心。用颠倒的心态想要把罪业彻底清净就不相顺。

c. 读诵大乘经典

读诵大乘经典也是一个强劲的忏悔罪业的方式。因为大乘的经典相顺于觉悟之道,所以想要忏悔的时候,读诵《心经》《金刚经》《地藏经》或者《妙法莲华经》等大乘的经典很容易清净罪业。

d. 转绕佛塔、顶礼、放生等

还有转绕佛塔、顶礼、放生,只要带着忏悔的心态去做,所有的善业都可以成为清净罪业的方法。

e. 听课、讲课

(a)听课也是一个能够清净罪业的方法。比如说我今天听课,就是要忏悔无始以来的罪业,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听法,听课的善根就可以清净你的罪业。

(b)如果带着我讲法是为了清净无始以来罪业的思想来讲法,就可以清净罪业。

(c)同样思考、看书、讨论、讲考、笔考、念咒、念佛都可以,只要你带着忏悔的心态去做,每个善业都可以清净罪业。

C. 要相信善法的力量

a. 我们对恶业的力量是比较有信心的

很多时候我们非常相信罪业的力量,我造了这么多罪业怎么办呢?一定会堕落。

b. 要有信心

(a)在忏悔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信心,信心越足,忏悔罪业的速度越快,能够消除的罪业也会越快。从某些方面来讲相信罪业的力量也对,但同时也要相信善业的力量。因为我们没有理由只相信佛陀经典中的一部分的教言,佛说杀生、偷盗、邪淫的罪业如是严重,我们对此特别相信,天天忧心忡忡。佛陀在经典中,还讲了另外一部分,比如说你磕一个大头、放一次生、念一句佛号的功德很大,能够清净罪业的力量也非常大,我们也要相信这些。

(b)只要坚持做,罪业肯定是逐渐都在消亡的。我们一定要有信心,有时候我们会怀疑在修的过程中,到底罪业有没有松动、消失啊?可能罪业在你怀疑的时候也在消除,但是速度一下子明显就慢了。


(三)金刚萨埵是百尊之尊


1、百尊之尊有很多意思


(1)百尊是大概的一个数字,就是很多的意思。百部之主、百部之首就是很多佛菩萨的部主中最尊贵的。


(2)百尊也可以理解成文武百尊。所有寂静和忿怒的本尊加起来有一百尊。寂怒百尊的总体或者百尊最尊贵、最主要的,就是集于金刚萨埵中。金刚萨埵变幻成文武百尊,文武百尊也可以包含金刚萨埵。金刚萨埵既是百尊,百尊也是金刚萨埵,我们修一个金刚萨埵相当于修文武百尊。


2、金刚萨埵具有不同的愿力


通过世俗的不共的缘起,修金刚萨埵对忏罪的侧面来讲更加殊胜。所有的佛本性是一味的,其他佛菩萨的智悲力也是圆满的,而从世俗的缘起来讲,金刚萨埵所发的不共誓愿就是清净罪业。


3、莲师授记


莲花生大士以前授记也讲过,针对现在汉地的众生来讲,尤其有缘的就是金刚萨埵修法。


(四)如何观金刚萨埵


1、借助何者观想


可以请一尊铜像,也可以用一些唐卡、照片,还有电脑上的3D照片。通过动态图可以比较直观的观想。


2、观想要点


(1)真正金刚萨埵本性

A. 虽然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是一张照片或者一尊铜像,我们要知道通过制作加持之后,这已经变成了和金刚萨埵无二无别的自性,已经成为真正金刚萨埵的本性。应该知道这是智慧的本性,就是真实的金刚萨埵。

B. 观在头顶上的金刚萨埵就是真实的金刚萨埵降临在自己的头顶上,所有金刚萨埵的智慧、悲心、加持,就在我的头顶上安住着,这是很重要的。


(2)尽量观想清晰

A. 如果可能的话,就把金刚萨埵的像观得非常清楚,对飘带、眼睛黑白的颜色等等观得清清楚楚,乃至于每根头发都观想得非常清楚。

B. 观想不清楚怎么办:

a.如果实在观想不清楚,可以把佛像放在自己的跟前盯着看。看完之后,闭着眼睛观想到头顶上,模糊了就睁开眼睛再看,然后再闭着眼睛去观想。这样反复地去训练。

b. 如果还是不行,就想反正真实智慧身的金刚萨埵就在我的头顶上,真实地给我做加持,那样就可以了,至于他是模糊的还是清晰的,也不那么重要了。

C. 最重要的是信心

具有信心是更重要的:要在没有信心但观想得很清楚和有信心但观不清楚之间选择的话,要选择有信心观不清楚。既有信心又观想得很清楚就是很标准的一个密乘行者。如果实在是观想得模模糊糊,可以通过信心去观想,反正一片白茫茫的金刚萨埵佛在我的头顶上,他就是智慧身,已经降临了,这样也可以。


(3)不实有

A. 如梦如幻:同时也要知道他是如梦如幻的,不是一种实有的自性,就是和空性无二的自性。

B. 空性并非虚无缥缈:观想空性的时候,不要想这是虚无缥缈的。从明分的侧面来讲,他的功德方面就是真真实实的金刚萨埵。在阿琼堪布的引导文中说,如果把金刚萨埵观成彩虹、如梦如幻一样,从他的语气上看起来好像有点不赞同。因为我们在观想如梦如幻、无实有的时候,觉得他是缥缈、不存在的东西,这是不对的,所以一方面来讲,他是无实有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他就是智慧尊,实打实加持的来源。


3、金刚萨埵是一个综合性、很深的修法


(1)见解决定质量

A. 如果有了很深的见解,比如等净见、密宗的见解、空性见、如来藏的见解。这样的修行人所观的金刚萨埵的修法和一个刚刚学习前行的人所修的金刚萨埵肯定不一样。

B. 深的修法

直接相应于本性的修法,自己的本性也是金刚萨埵。

C. 浅的修法

大概观好了之后,通过祈祷的方式去念金刚萨埵。

D. 其他形式

也有只是通过四对治力的方式去祈祷的方式。法王如意宝造的《金刚萨埵修法如意宝珠》基本上就是通过祈祷的方式,就是把金刚萨埵观在虚空中,然后通过祈祷的方式去念诵,以这样的方式来清净自己的罪业。


(2)刚开始的时候谈不上质量

刚刚学习金刚萨埵修法的人谈不上质量,因为真正要谈质量,必须要对等净见、无二见、密宗见解、空性、如来藏等很多有关的内容有了解,这时观一座、念一句就会不一样了。如果什么都不知道,就是知道观想他的样子、念咒语,单单知道这一点,也根本不知道观如梦如幻是怎么回事。这时候如果想我的质量好不好,这时候可能是言之过早了。认认真真地把数量完成,做到以信心去祈祷,通过厌患对治力等等把罪业清净到一定程度,就已经不错了。


(五)如何念百字明


1、是否需要观想咒轮旋转等


(1)按照要求在心间观想咒轮,百字明一圈一圈的咒轮通过旋转放光清净罪业、获得悉地。


(2)实在观想不清咒轮旋绕的话,不观想也可以。


2、念诵百字明


皈依、发心之后,一边念诵百字明,一边开始发露,想我相续中的罪业,对于违背戒律的很多过失等等,一边念诵百字明,一边忏悔。


(1)念到何种程度

A. 关于追悔自己的罪业,最好能发自内心的忏悔,乃至于痛哭流涕、泪流满面。这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因为有时候流泪代表的是很真诚的意思,触动了内心深处的一些东西。

B. 但流眼泪不是标准。有些人很容易流眼泪。稍微想一下眼泪就下来了,这不是标准。

C. 关键点:如果发自内心的恐怖,真正觉得自己错了,具有这样的验相去忏悔的话,力量是很大的。


(2)依照自己的见解去念:按照自己的见解高低去念诵百字明。


(3)念多少:一般来讲百字明需要念诵十万遍,如果再加上一万遍来补缺,念诵十一万遍百字明就可以清净无始以来到现在所造的一切罪业。


(六)净除罪障,修行才有感应


1、善业的果


(1)得安乐


(2)助道的因缘

百字明不单单是忏悔法,也是积累资粮的一种方法。如果有很深的见解,单单通过修百字明就可以成佛。因为我们的本性是佛性,是圆满的。阻碍佛性现前的就是客尘垢染,只要把垢染清净掉了,佛功德就是现成的。


2、擦掉障碍才会显现修法的感应


(1)四种对治力就像布一样,精勤地去擦拭,相当于把镜面上灰尘的烦恼障、所知障去掉,生圆次第的感应道相逐渐就会显现出来。


(2)现在我们修行不得力、咒力显现不出来、修本尊也不现前、菩提心修不出来、烦恼深重,经常性的生起贪嗔,这些都是内心中的障碍很重。


(3)罪障清净的体现一方面是功德逐渐生起来,一方面是烦恼也会越来越少。


3、得到多大的感应和功德取决于自己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动用了多少因素


(1)忏悔既能让我们不堕入恶趣,生起暂时道的功德,还可以让我们现前佛性、如来藏。至于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关键是看你在修金刚萨埵的时候动用了多少因素。

A. 如果你有现前如来藏的空性或者等净无二见,你知道自己本性是佛,罪业本性是空性的,有这些条件,金刚萨埵修法就会变成成佛的因,直接去掉客尘,现前光明的佛性。

B. 如果你修的时候有大乘的菩提心,那么金刚萨埵修法就会变成成就大乘佛果的因。

C. 如果通过等净无二见密宗生圆次第的见解摄持来念金刚萨埵百字明,念的时候,咒力一下去之后,因为我的见解很深的缘故,罪业感果的功能当下就没有了,不会再感果了(有时它的形象还完整的在这儿,只不过是没有感果的力量而已);除了不感果之外,更深的是把整个种子的形象也摧毁掉,它的种子、习气全部清净掉了,直接达到实相。所以如果你的咒力能够直接达到实相,那就是成佛的因了。


(2)忏悔就是让罪业的种子不再成熟,它没有成熟的功能了,但是种子的习气还在。有时候你忏悔的力量只是把罪业成熟的功能损伤了一点,或者说延迟它成熟了,它该成熟照样还成熟,只是它的功能减少了,不会那么圆满地成熟了。这些主要是看你忏悔的时候,到底动用了多少清净的见解。


(3)修行人要有野心

作为修行人来讲,野心要大一点,不要仅满足于不堕入恶趣、能消掉罪业就行了。不单单满足于不让罪业感果的功能成熟,让这个功能丧失,而且要让它彻底地消亡,直达本性。


(七)四座观修


1、修法的时候越集中精力,力量越大


(1)如果有时间闭关,就可以修四,六座。在修法的时候,越能专注地集中精力地观修,它的力量就越强大。


(2)座次之间间隔时间太长会影响修法力量

修一座两个小时之后短暂地休息。一般欲界人的精力、心力跟不上,完全不休息是不行的,中间要作短暂的休息。短暂地休息中间也没有完全丢失见解、修行,休息一段时间(例如一个小时)之后马上重新上座又开始,这样修行自己的罪业很快就消亡了。

如果间隔的时间很长,比如说我今天早上修了一座,第二座到第二天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中间有太多的因素可能影响你这一座修行的效果。


2、城市里的人怎么办


(1)每天至少要保证一段时间修行,比如说修一座也可以,以比较专注的方式修,这一座2个小时我就不动,什么事情也不做,就专专心心地修。


(2)如果还不行那也只有散念,一边做事一边散念。当然这样效果肯定会打折扣。


(3)有时间最好做一个短期的闭关,进行七天或者一个月的闭关。闭关的时候,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尽量减少外缘,专门去突击修行金刚萨埵。


(4)早晨念诵二十一遍百字明,加持堕罪。因为罪业是会增长的,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业的本性就是增长广大,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为了让罪业不要增长,能够保持原样,我们就要在每天早晨起床之后,没有说话之前念二十一遍百字明来加持堕罪,让堕罪不增长,这也是有必要的。


(5)修完十万遍百字明之后,每天保持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放在功课里。可以慢慢地清净这些罪业。实际上我们根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造罪。每天一次性念诵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可以筹补一切所失之戒,不会堕入三恶趣。


3、修行人要重视百字明修法


(1)百字明的三个主要功德

A. 修得深一点是可以直接成佛的法。

B. 是可以让我们每天有意无意造的罪业清净的法。

C. 它是能够让以前所造的罪业逐渐消亡的法。


(2)如何重视百字明

A. 首先要完成数量

完成数量也可以找到修行的感觉,通过完成数量也会更熟悉这个修法,这样会清净我们一部分的罪业。

B. 后面注重质量

后面学习了很多教法之后,可以逐渐注重质量的观修。

C. 长期修行

修行百字明不是一年两年,而是长期的修行,它对保证我们的修行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无始劫造的罪业很重,必须要长期修百字明,药要长期吃才有用。此外,对修行人来讲,无始劫来漂泊轮回的时间那么长,没办法数清楚有多少种罪业存在于我们的相续中,做一些短短的忏悔是完全不够的。

D. 参加金刚萨埵法会共修

有机会共修金刚萨埵的时候一定要共修。因为有很多高僧大德、上师,还有僧众一起念诵,共修的力量特别大,机会也很难得,如果让你一个人发心找一个时间念四十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不一定发得起来。但听说有共修的法会,大家都很愿意参加。应该多参加这些法会,通过共修的力量清净自己的罪业是特别好的。


(八)修行是最重要的


修行放在首位的意思主要是在你内心里修行是首位

而在现实的生活中,在家里你可以假装修行不存在,把修行排在后面的位置,就是说在你家人的眼中,你把工作、家庭放在首位,因为他们并不了解修行是怎么回事。你自己知道一切事情当中,修行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事情只不过现在我必须要做而已。

不要理解错了

排在首位的意思并不是说从今以后什么事情都不做了就是打坐、念经、听法、放生,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做了。上师老人家经常讲,如果你现在还有工作、家庭的责任,这些还要做,而且要做好。但内心应该知道,修行才是重要的。


使用说明:本笔记参考生西法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辅导笔录梳理、整理而成,若希望阅读法师辅导笔录原文请自行在网络搜索。


编辑师兄:定解B08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 B05114-定解 B08-007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