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国际佛学网 >> 一首歌中的解脱道 返回

一首歌中的解脱道

以下文章来源于那达live ,作者那达live

那达live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本期嘉宾:普觉禅师

主持人:Darren



主持人:听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那达倾听。在上一期的留言当中,有位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之前无论处在多痛苦的境遇当中,别人都告诉我:这就是你的缘!就得来承受!难道我就不能离开这个缘吗?”

 

禅师当时作了答复。考虑到这个问题很有代表性,禅师今天特意针对这个提问作进一步的答复。

 

禅师:在佛教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四圣谛”,也就是“苦集灭道”。佛陀告诉我们,轮回是痛苦的本性——这就是苦谛;痛苦的来源是业和烦恼——这就是集谛;由于业和烦恼是痛苦的因,只有断除了业和烦恼,才可以离开一切痛苦,而断除了集谛和苦谛、离开了苦因和苦果之后的状态就叫现前灭谛,也叫解脱轮回;要现前灭谛,必须修持道谛。

 

佛陀第一次传法时,首先讲的是苦谛,然后讲的是集谛,之后讲了灭谛和道谛,“苦集灭道”是依次宣讲的。这个四谛的真理唯一只有佛陀讲过,其他任何宗教、哲学、思想、学派都从未提及。

 


主持人:我来试着回答一下刚才那个问题哈:“难道我就不能离开这个缘吗?”当然可以离开!您赶紧修持道谛吧!

 

禅师:您说的对。通过修持道谛,最终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这才真正获得了自由。尤其是大乘修行者,一旦证悟了圣果,会不断地在轮回当中利益众生,帮助有缘的众生从轮回的牢狱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也同样获得自由。

 

主持人:“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地清澈高远。” 这是许巍的歌。

 

禅师:说到许巍,他有一首歌把四谛的道理、尤其是大乘的修道说得很明白。这首歌大家都很熟,最出名的几句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主持人“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禅师:对啊。佛陀首先宣讲的就是苦谛,如果只是让我们众生接受眼前的现实,佛陀只讲一个苦谛就够了,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讲苦谛只是一个起点,因为如果最开始没有对轮回生起厌恶之心,就不可能愿意去修道,不可能走出轮回的牢狱,所以必须首先讲苦谛。但是按照佛陀的本意,讲苦谛只是一个起点,更重要的是后面的集谛、灭谛和道谛。

 

用刚才的歌词来对照:

 

苦谛——“眼前的苟且”

 

集谛——痛苦的来源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眼前的苟且”

 

灭谛——“诗和远方的田野”,这是代表解脱之后的美好。“那片海”也是代表解脱,侧重于解脱之后的自由:离开了轮回的牢狱,来到了自由的海洋。就像电影当中,安迪和瑞德从肖申克监狱当中逃出来以后,两个人重逢的地点就是在大海边。所以,“那片海”代表自由。

 

道谛——怎样才能“找到那片海”?这就是佛教当中的八万四千法门,各大教派、各大传承所传授的解脱道。这些都是“找到那片海”的方法。为什么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呢?这是今生得到人身最有意义的大事,值得我们付出一切。

 


主持人:我第一次听到这种解释方法,感觉挺有意思的。没想到几句歌词还这么有深意!

 

禅师:佛菩萨来到人间,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个真相:“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轮回中的痛苦并不是只能忍受它,还有一个解脱的世界在向我们招手,那里没有痛苦,只有快乐、美好和自由。

 

主持人:这几句歌词确实太经典了!那在禅师您看来,其他的歌词还有哪些带有禅意的呢?

 

禅师:在我看来,这首歌整个都是在讲大乘的修道。每次听都有这种感觉。

 

主持人:其实我也听过很多次,但您的这种解释方法我还是头一回听说。我身边有很多朋友都很喜欢这首歌,今天趁这个机会,让我们听一听禅师是怎么理解的。

 

禅师:“妈妈坐在门前”——“妈妈”代表佛菩萨化现的上师。经论中经常把菩萨比喻成母亲。就像《经庄严论》讲的那样:“菩萨于众生,如母待独子”。

 

哼着《花儿与少年》”——佛菩萨来到世间,会随顺众生,示现和众生同样的行为。就像《心性休息》讲的那样:“为引世间与众同”。《宝性论》也讲到,圣者远离了生老病死,但因为大悲的缘故而示现生老病死、示现和众生同样的行为,这一切都大有深意。

 

她泪水涟涟”——看到众生在轮回中感受各种痛苦,生起悲心。

 

那些幽暗的时光”“那些欢笑的时光”——在轮回中漂泊流浪的时候,我们感受过无数的痛苦,也感受过短暂的快乐,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一直关注着我们,哪怕能让我们在短暂的时间离苦得乐,他们也会尽力而为。他们一直挂念着,悲伤着你的悲伤,幸福着你的幸福。

 

在临别的门前”——虽然上师的法身恒时不离,但上师的色身总有一天会离开我们。《窍诀宝藏论》中说:“贤善上师虽欲恒不离,听受正法然却定别离”。

 

妈妈望着我说”——上师来到人间,就是想告诉我们这个真相:“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心性休息》中说:“如梦富足醒时无”。今生付出无数的辛苦所得到的一切,在死亡到来时会全部失去,而且是永远失去的。爱人、孩子、财富、事业、权力、地位……甚至自己日夜相伴的身体,都会在一瞬间全部归零,赤手空拳地来到后世,又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一切从头开始!每一世都是赤手空拳地来、赤手空拳地离去,白白忙活了一生,什么都没有得到!人生之所以痛苦,是因为追求了错误的东西!如果继续以这样的方式过下去,那痛苦没有尽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

 

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刚才说过,“那片海”代表自由。为了追求解脱,为了找到那片自由的海洋,你应当“不顾一切”地修行。因为,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

 

在分手的街边,她紧抱着我说”——上师停留在世间,不是因为留恋,而是不忍心离去,总想着通过各种方式告诉我们这个真相:“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并不是只能忍受轮回中的痛苦,一旦你获得解脱,各种妙不可言的境界、各种精彩超胜的功德,都会纷然现前,那时的你会像上师一样成为人间的庄严。

 


主持人:我被禅师说得有点儿心动了,解脱后的人生竟然这么美好!您继续!

 

禅师:下面说到“我独自渐行渐远”——在上师的指引下,我们在菩提道上渐行渐远,从刚开始皈依三宝,然后参加系统的闻思修,逐渐生起出离心、菩提心,进入小资粮道,然后又次第经过中资粮道、大资粮道、加行道的暖、顶、忍、胜法位。所以说“渐行渐远”。

 

膝下多了个少年” ——这个“少年”代表其他众生。你遇到了有缘的众生,开始帮助他们走上解脱之路。

 

有一天,我会笑着对他说” ——为什么笑着说呢?因为那时你已经从轮回中解脱出来,获得了见道以上的圣果。就像《入中论》对一地菩萨的描述:“生于如来家族中,断除一切三种结,此菩萨持胜欢喜”。因为现量见到了法界,真正见到了“诗和远方的田野”,找到了“那片海”,所以内心非常欢喜。

 

为什么要对他说这些呢?自己解脱以后,也要告诉其他众生这个真相,为他们指示解脱之道。利益众生是最让上师欢喜的事,也是对上师最好的一种报恩方法。其实,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盏明灯,不仅仅能照亮自己,还能照亮身边的群生。

 

在这首歌的最后,上师的教言被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这是表示真理的明灯灯灯相传,佛陀告诉我们的真理被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

 


主持人:我听过这样一种说法:生活中随时随处都是修行的机会。今天听了禅师的分享,让我更加有这种感受。我想,以后当我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应该会有一种跟以往不同的感觉吧!感恩禅师的分享!也感恩听众朋友们!咱们下期再见!


配图来自网络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那达live



猜您还喜欢这些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