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师兄们,还记得“法显精神”的征稿吗?
征集令一发出,我们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不同专业师兄们的心得感悟。没想到“法显精神”的冲击波如此强烈,激励着如此多佛子的修行路。认真拜读了每一位师兄的投稿,通过大家的文字重温“法显精神”,大师舍命求法的壮举历历在目,小编再一次深受触动;在每一段文字背后,感受到大家的真情实感和勇猛精进,感受到佛法深深改变着如此多人的生命,感受到大乘佛子的精神薪火相传,感动之余,更多了份骄傲和自豪。
今天,我们选取了一些精彩段落,与大家分享。
因篇幅所限,无法摘录所有师兄的稿件,也无法完整呈现每一位师兄的真情告白,个别字句也不得不稍作调整,请见谅。
法显精神:行者无疆
天竺西行第一人,誓言坚定撼心田。
行者无疆天地远,法显精神千古传!
吾等后学当追思,前人求法何其难。
虽值五浊末法世,信手可获经万卷。
幸遇上师讲佛法,解脱自在须臾间。
终日懈怠懒闻思,三宝之前尤汗颜。
随学先辈之足迹,成就菩提不退转。
——1703 JT MY
02
把所有岁月献给信仰
法显大师将所有岁月都奉献给了信仰,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甚至对中国当下现实也是一种参照。
为何远离了兵荒马乱、物资严重匮乏的年代,我们反而没有了先贤的胸襟和勇气?为何生存条件越来越优厚,却丧失了追求真理的执著?
我们如此希求一世安稳,却变得越来越懦弱和胆怯。我们花如此大的精力和成本去维持世俗生活的体面,为那些不值一提的烦恼忧心忡忡,却将自我关进牢笼,许多伟大的可能性就此扼杀,这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
法显大师在天竺求取戒律,只身返还时已过七十高龄。反观自我,自然是太过懒惰和愚痴,在间歇性地努力中荒废了许多岁月。
懒惰源于恐惧,恐惧源于我执,执著于成败利弊的权衡。想要选择一条舒坦而便捷的道路,最终却迷失在大大小小的岔路口。与法显当年所遇到的生死考验相比,这些都不算什么,应该有能力和智慧化解一切违缘。想想法显当初求法的年龄,我们还如此年轻,完全有下定决心的勇气。
——18RX LHQ
人生已被仁兄看透
03
生命之学须以生命相托
法显法师用生命带回了60部佛经,般刺密谛法师剖臂藏经,带给我们《楞严经》,面对这些西赴天竺带回的经典,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以整个生命去学呢?从这些高僧大德的精进求法的事迹中,我明白上师为什么说佛法必须以恭敬心才能修得。因为不仅每一部佛经如此,我们学修的每个机会都是同样的不易。
我的生命走过了42个年头,在2018年何其有幸加入学会,并能够次第闻思修行,又常觉自己福报浅薄,怀疑自己是否“晚矣”?但一想到法显大师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惊人壮举,我发誓一定紧紧抓住这一世的人身,跟随上师给的这一盏灯,只要有一丝气在,便依次第矢志不渝地闻思修行。
回家吧,亲爱的家人,听一听这以生命呈现的佛法,把我们交出去才能找回最初的自己。
——1813RX SH
人身难得,佛法难遇......
04
“信”的力量——突破自己的舒适区
上师说,要勇于突破自己的舒适区。法显法师的求法经历,也是在不断突破各种舒适区:突破年龄的舒适区、突破地域的舒适区、突破成就的舒适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最舒适的地方就是自己最大的执著,突破舒适区,就是修行,就是改变。让浮躁的静虑,让懒惰的精进,让自私的利他,让执著的都得到对治。
只有全然的“信”,才能毫无保留的交出自己,只有完全交出自己,才能解除“我执”的桎梏,真正抵达“实相的世界”。
“当我们真正知道要去哪里时,全世界都会为我们让路!”
这就是“信”的力量!
——17JX HYM
05
鞭策学修,精进不懈
看完上师《法显精神—不畏艰难,坚定求法》开示后,对自己以前的散乱学修进行了调整,现在每天学修日程是:
1、早课4:00~5:30主要内容是诵《百字明》《观音心咒》《阿弥陀佛心咒》《大自在祈祷文》《心经》《普贤行愿品》。
2、晚课21:00~22:30主要内容是学修佛经、法本,《心经》、《普贤行愿品》。
3、工作闲暇时间,学修上师的大学演讲系列或其他内容,上下班的路上持咒。
本学期,除完成了学会课程《离幸福很近》《找回最初的你》《佛为娑伽罗王所说大乘经》以外,自己还修完了《大自在祈祷文》一万遍、《百字明》一万遍、《金刚萨埵心咒》二十万遍、《文殊菩萨心咒》十万遍、《莲师心咒》一万遍、《阿弥陀佛心咒》三十万遍,还圆满了“百日素食”和“百日大放生”两次。正在进行的学修有:学会课程《药师七佛功德经》还有两课学完。个人加修:普贤行愿品的背诵,释迦牟尼佛心咒三十万遍。
看过法显大师舍身求法的事迹后,早晨起的比以前早了,睡的更晚了。预科系毕业我就刚好满60岁了,我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我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对明天最好的准备就是把今天做到最好,勉励自己,以法显大师的求法精神鞭策自己,圆满学修,进入正科系学习,为利乐众生打好基础。
----1801XJ ZJJ
06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
也许有的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这个答案也没找到。而有的人在年少的时候,却已经找到答案,并确定了自己的一生该怎样度过。
曾经的我,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偶然的机缘来学会旁听,还记得第一次听课时的感动,那么接近自己的生活,接近自己的心灵,我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信仰。之后,每一次去共修都希望能坚持到底,不惧一切困难,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做每一件事都向灵魂深处追问,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但这种力量没有让我持续很久,不知不觉就有了懈怠懒惰之心,有了第一次的请假,后面就有了第二次,第三次......,有各种各样的请假理由。还好组长师兄没有放弃我,经常会提醒我不能放弃要坚持,能遇到佛法对今生是件多么有意义的事。
为什么法显大师能忘身求法,将生死置之度外?而我们却因为一点小小的原因就可随意请假,不去上一周只有一次的共修课?所有这一切的原动力是什么?
他说:我穿越翰海,西向天竺,寻求佛陀正法,历经雪山万仞、骇浪滔天,终得携律东归。因为心中始终存着一个不变的志向,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我永不言放弃......
这个心中始终存着一个不变的志向是什么?无疑是佛家的戒律!
我为自己曾经有过对持戒共修的抵触而惭愧,当我再一次理解并开始学习和守持戒律时,愿自己能把戒律深深印到心里去,让佛法带我们走向真正的精神富有,过上有意义的一生。
——1602 XN
如果更多人可以如此追问人生,该有多好……
07
弘法利生,是我报答您的唯一方式
每天忙完世间杂事,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播放器里重复地播放着法显西行求法的记录片。有时候梦境中都播放着法显求法的事迹,仿佛自己也参与了求法的队伍中,法显的求法精神可敬可仰,现在的众生不说利益他人,连利益自己都害怕吃苦。与这些历代高僧大德相比,我们这些现代佛教徒,真的非常幸福,只要想听法,无论您是在家居士还是僧众,上师都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给我们开示。
如今,上师好不容易从大海里把我捞起来,让我在此生遇到了如此珍贵的佛法,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走向正确的回家路,让我不再愚痴,不再迷茫。经过这短暂半年的闻思修,虽然学的很不好,但我深知上师的恩德无以言表,报答上师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发愿:如理如法的修行、严持戒律、忏悔罪业、积累福德,当自己有能力的时候能够分担起上师弘法利生的事业,一起利益更多众生。
——18JX ZXN
08
生生世世不离师
学佛之后,把自己吃的亏,受的罪全都一笑置之,学习上师窍诀将违缘转为道用。品味佛法的甘露后,确实如上师语露云:真正的佛法,可以修复你的心,让玻璃心变成金刚心。以此迎来的是内心的宽广和清净。现在,即使将全世界的财富给予我,也不能换取我脱离轮回,即生成佛的心。现在我只朝佛法的大道直奔而上,不管它有多少艰辛。祈请大恩上师垂念我,加持我,生生世世不离师,生生世世弘法利生,生生世世具足菩萨勇士度化众生的力量!
——18JX LJX
啥也别说,太给力了!
啥也别说,太给力了!
希望每个人学习法显精神,不怕困难,坚定求法,最后要弘法利生,真正要把佛教传授给相关的有缘众生。这样发愿的话,那才是真正实践大乘佛教的精神!
——《索达吉堪布第147次网络开示:法显精神》
传承法显精神,欢迎继续投稿
投稿邮箱
友情提醒
回复"1":招聘发心人员
回复"2":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
回复"3":门措上师略传
回复"4":索达吉堪布简介
回复"5":智悲讲堂闻法房间
回复"6":本周课程安排
回复"7":《放生仪轨甘露妙药》
回复"8":《转经轮的功德》
回复"9":《助念往生仪轨》
回复"0000":综合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