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心无有心,则曰本净 返回

心无有心,则曰本净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9-04-24



佛教讲的这些都是在讲一个活生生的人,人心的变化和自然的规律,根本不是讲鬼神怎么怎么样,看不见摸不着的鬼神跟我们解脱没有任何的关系,所以佛教不讲鬼、不讲神,佛教就讲我们实实在在的人的内在的感受、经验、体会,讲的都是这些。


我们如果做的好,当下瞬间就可以感受到这东西。根本不是说我们这一生当中,人活着的时候,神志清醒的时候什么都感觉不到,一切都要等到来世。我们随时可以看到这个,感受到佛教讲的这些。这些感受到了以后,对我们是一个非常大的鼓励,我们看到自己有希望了,佛经上的东西我知道了、我尝到了、我感受到了。这样以后,我们找到了希望,然后对修行充满了信心。


这个时候,我们对佛、对上师、对佛法的理解,跟书本上学到的深度完全不一样,影响根本不一样。我们在文字上学到的这些东西,我们还没有体会的时候,只能用文字去学。佛经也讲了,比如说八万四千个法门,像般若波罗蜜多佛经叫作文字般若,文字般若是般若波罗蜜多表达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般若波罗蜜多。



禅宗也有讲,大圆满、大手印里面也经常讲。比如有人问月亮在哪里?另外一个人指向空中的月亮,月亮就在这里。这个时候,聪明的人不会看这个手指头,而是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到月亮。愚昧的人不看这个方向,不看天空,而是看这个手指,然后他永远都看不到月亮。


同样的,聪明的人通过文字般若波罗蜜多,往这个方向看,然后超越,而不是执著这个文字。就像我们指月亮的时候,必须顺着手指的方向往更远的地方看,才能够看到月亮。同样的,我们通过文字学习,必须要超越文字,走到离文字很远很远的地方,才能够找到它真实的意义。这个真实的意义就叫作文字般若波罗蜜多。


文字般若波罗蜜多最基本表达的东西,实际上就是我们心的本性“0”。0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数学上0的来历和意义都有很多不同的说法,不管怎样,这个0跟佛教的空性有很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如来藏或者是空性,都是用0和0.9,0.9和以后的1234这个来解释。然后我们就完全清楚地知道佛教在讲什么,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我们自己内在的世界又是什么。



理论上用0的比喻非常清楚的知道了,然后去感受,感受的时候,我们刚才讲过三个方面,都是跟踪,平静的时候跟踪这个平静,看它的状态,不要去改造它。烦恼或者杂念特别多的时候,也不要去控制这个杂念,跟着它走,就是跟踪。两个都有一个跟踪,这个跟踪是自知自明,一共是这三个阶段。


我们跟踪这个念头,念头消失了,消失的时候是不是空性呢?当然不是,这是两回事。消失的地方再看,我们会看到心的本性。本性是什么?刚才已经讲过了,不讲大圆满、大手印,讲空性、中观,所以我们说,它消失的地方是0,因为任何一个数字它可以从0开始,最后归0。现在消失的时候,它就归0了。这个0,我们现在可以理解为是空性。空性我们前几天也讲过了,《持人菩萨经》当中讲 “心无有心,则曰本净”,麦彭仁波切的著作里面也引用了般若波罗蜜多的一段佛经,这两个佛经的内容是一样的。



它消失的时候再继续关注这消失的状态。这个时候,我们有可能发现这个心的本性是空性的这一部分,就是“心无有心”。我们的心表面上看当然有心,因为我们有心,所以我跟这个桌子不一样。如果我们没有心,桌子也没有心,那我们跟这些桌子有什么区别?我们跟一个车子有什么不一样呢?没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有心,所以不一样。


比如说像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人脑,这些很多人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到目前为止,这些智能的技术已经非常非常高了,但是它没有一点点人的意识。所以它连0.1都没有。我们跟人工智能的大脑不一样,因为我们有心,它没有心;我们跟这个桌子不一样,因为我们有心,它没有心。


我们表面上看有心,所以我们跟其他东西不一样。这种表面上的“有”,实际上是什么样的存在方式?我们一观察的时候,有可能立即就感觉到心的本性——空性。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念头来自于佛性,消失于佛性

驯服大象需要诀窍,控制念头亦复如是

内在的问题解决了,就全部问题都解决了。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