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4) 返回

降妖除魔的密部宝典《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4)



降妖除魔の《楞严经》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分享14


为了帮助大家加深巩固和拓展

降妖除魔的《楞严经》辅导课

每课设有课后思考题

希望(尤其)发愿深入研习的道友

仔细做一下

查阅资料

获得更深的智慧

本公众号的答案仅供参考



1、  没有认识哪两种根本,修行则徒劳无益?为什么?


答:佛告诉阿难:若没有认识到生死心和涅槃心,众生就没办法真正趋入解脱道修行,一切努力将徒劳无益。


第一个生死根本是什么呢?就是现在的你和众生都在用的攀缘心,误以为这就是自性、真心。无始以来,众生都有一颗心——攀缘的心,把它当做真心、自性。以攀缘心执著,会不知生死根本,不知心之本性,成为颠倒和迷惘。


第二个是涅槃心。无始以来,众生相续当中都具有菩提、涅槃这样的元清净的明体。由于众生不识本具的菩提心性、忘失真心,而遗了本明觉性。虽终日精勤修行但不知心的觉性,不得不流转于六趣当中。







2、 什么叫攀缘心?

答:能缘执著为“攀“,所缘对境为”缘“。众生对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对境产生妄想分别,而这些妄想分别并不能如实地反映实相,这就叫做攀缘。攀缘心就是二取心。


有大德解释为“庸”,以庸浊心攀缘执著,由此迷著于六尘,忘乎真相,生起颠倒想——错把第六意识执著为心的本性。







3、 为什么说凡夫想通达真心并非容易之事?


答:

因为众生不断用分别识产生种种颠倒,并储存在阿赖耶中,产生各种垢障习气,如本来是如意宝,但覆盖了陈锈,看不到心的本性。







4、为什么说依靠外境的虚妄相而产生的分别心,不是真心?经部宗如何承许识的产生?

答:

外境没有任何真实存在性,由外境引生的虚妄分别念,迷惑了你的真心。


经部宗:心在识别对境时,由第一刹那根、境、作意三者和合,在第二刹那产生识。所以第一刹那和第二刹那之间有一个前后之分——由前尘的对境,在后一刹那产生识上的行相。这样,有一个所见的相分和能见的见分。


凡夫以为见分就是真心。其实不然,由虚妄的对境指点出的虚妄的相,从此虚妄中产生的分别心自然是虚妄,并非真心。




往期课后思考题答案参考链接

(请直接点击,即可打开)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1)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2)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3)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4)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5)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6)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7)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8)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09)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0)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1)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2)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13)


答案整理 | 写心

答案校对 | 妙灯

图片拍摄 | 殊霞

排版 | 一心一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