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37.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每日一颂】《四百论》 返回

37.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每日一颂】《四百论》

知幻园 2023-09-11




每日

一颂

《中观四百论》



037


庚三、(破除乐有自性)分五:一、苦虽有自相而乐无自相;二、明执苦为乐之颠倒;三、乘骑等本无真安乐;四、明世人执暂息旧苦为乐之颠倒;五、示无有真实乐的其他理由。

辛一、(苦虽有自相而乐无自相)分二:一、乐虽有增长却无自相;二、虽有真实苦因但无真实乐因。

壬一、乐虽有增长却无自相:


问曰:如果没有乐,就不应有乐的增长,但是在享受美好生活时,可以现见安乐有增长,由此而知,自相的乐是存在的。





如乐正增长,现见即回转,

不见苦增长,有如是回转。

——《中观四百论》



如果安乐正在增长,可以现见它立即回转为苦;可是不会见到痛苦增长时,有如是回转为乐的情况。


身体的安乐与痛苦,虽然都是名言法,但是二者完全不同。有些人认为安乐如同痛苦一样,也有自相,可以恒时存在,其理由是可以现见安乐有增长,但此等理由不能成立。安乐虽然暂时会有稍许增长,但这也不过是引生更大痛苦的一种因缘而已,它立即会从增长中回转,重新回复到原先的痛苦状态中。


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可以现量见到的事实,世间没有人能保持自身安乐向上增长且永远也不回复到痛苦之中,由此而观,自身安乐怎么会有真实自相呢?如果有自相安乐的存在,绝不应有如是回转变化,而应恒时存在。


可是,痛苦就不同了,从来就没有人见过当自身痛苦正在增长时,忽然有了回转,变成为恒常稳定的安乐。这种情况除了世人的幻想,如在一些民间故事中编造说“某人经历了艰难痛苦后,从此永远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等等之外,于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


痛苦有一种特性,能迅速将一切与它相违的安乐,转化成它的状态,而且痛苦与人类的身体联结非常紧密,使身体很难摆脱它的束缚。以此对凡夫众生而言,痛苦确实有其稳定的自相,因自身的一切安乐,最终都会回复为痛苦,而自身痛苦再增长变化,也无法像安乐那样迅速回转。


对此,诸人皆可观察,当自身生起安乐并增长时,安乐无论如何也不会永恒不变地保持,而是在短时间中即会消尽无余,这便是安乐无有自相而痛苦有自相的原因导致。


月称菩萨也曾说过:“若乐有自性,不苦不回转,因被回转故,此乐无自性。”轮回的本性即是苦,因而凡夫有漏的身体,即使暂时能有安乐生起增长,其安乐也不可能因此而有自相,最终一定会回复到苦的本性中。



譬如说,以前南赡部洲有金轮王阿那律(顶生王)出世,依其宿世福德,他从自己父亲头顶的肉髻中生出;后即位为王,得金轮等七宝,一统天下,享尽天下的荣华富贵;又凭金轮,得到了帝释天分半座予他的荣耀;然而当他生起贪心,想独占帝释天的宝座时,却从天上堕回人间,生起了极大的羞愧等苦受而死去。他的安乐受用增长至欲界天,最终还是要回转到痛苦之中。


同样,任何凡夫有情,不可能有恒不回转的安乐,而唯有恒不回转的痛苦。因此,我们应了知苦乐之性,彻了世俗的苦谛。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颂词(含链接)】《四百论》 第一品


026

虽见身如怨,然应保护身,

具戒久存活,能作大福德。


027

人苦从身生,安乐由他起,

身是众苦器,汝何重此身。



028

若人所生乐,不能大于苦,

如是极大苦,宁犹思维小。


029

世人皆求乐,乐者实难得,

故于此众生,众苦如随逐。



030

如欲能得苦,乐岂能如欲,

汝何重稀者,多者何不畏。


031

已得安乐身,反成众苦器,

重身与重怨,二者实相同。


032

身虽久享受,不能成乐体,

谓他胜本性,此定不应理。


033

胜者为意苦,劣者从身生,

即由此二苦,日日坏世间。



034

乐由分别生,分别随苦转,

是故除苦外,更无大力者。


035

如如时渐进,如是苦渐增,

故乐于此身,现见属客性。


036

苦因缘众多,众病及外事,

不见于人类,有尔许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