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解读|《六祖坛经》06:智慧品之五
本期摘要|Table of Contents
幸亏有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直接感受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全部推翻之后,有一个全新的境界等着我们去体会,最终的答案就在那里。
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讲,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
禅宗“万法尽是自性”与大圆满“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如出一辙。
性含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迷人口念,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不思,名之为大。此亦不是。心量大,不行是少。若口空说,不修此行,非我弟子。
“性含万法是大”。“性”,指本性,即佛性如来藏;“万法”,指万事万物。佛性如来藏包含了万事万物,因此叫做“大”。
这个“大”,不是二元对立的概念,理解为大小的大,就完全错了。既然不是二元对立的大,又说万事万物都容纳于佛性之中,因此是“大”,如何理解看似矛盾的两句话呢?用语言表达时,可以说大、小,清净、不清净,这些全部在意识范畴中,而佛性已经超越了这个范畴。
中观很难说清楚这些。我们学了不少中观的书籍,期望从中得到答案,可是最后它说,你的观点诸如有无、非有非无等都是错误的,正确的答案需要自己另外去悟。这不免让人有点心急。
幸亏有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直接感受的方法,把自己的观点全部推翻之后,有一个全新的境界等着我们去体会,最终的答案就在那里。佛陀把所有的方法一层一层安排好,他知道何种层次的人适合哪种方法,由此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便应运而生。中观没有揭示的答案,借助这些方法去悟,就会知道到底何为“大”了。
“万法尽是自性”,万事万物都是自性。大圆满的上师瑜伽讲,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上师是人,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怎么可能是他的化现呢?上师是善知识,善知识有内外之分。此处的上师并非指人,而是指内在的善知识——佛性,这才是真正胜义谛的上师。禅宗“万法尽是自性”与大圆满“一切现象都是上师的化现”,如出一辙。
刚才提到万事万物都是内心的投影,那么内心到底是什么?其本质是佛性,归根溯源,万事万物是佛性的投影,所以说“万法尽是自性”。“性含万法是大”,也是这个意思。
“见一切人及非人、恶之与善、恶法善法、尽皆不舍”,一切有情众生、善恶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心的本性的现象。
“不可染着,由如虚空,名之为大。此是摩诃。”此处“由”通“犹”。心的本性没有任何烦恼、污染和执著,犹如虚空一般,所以名叫大,这就是梵文的摩诃。
下期预告|Forthcoming
禅宗真正传的不是文字,而是文字背后的内涵,所谓心心相传,意思是用心传。
禅宗、大圆满、大手印等,是以修行心心相传,不是用文字心心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