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零散收录 >> 【听】说离间语会导致今生一切不顺,来世还会堕入地狱 返回

【听】说离间语会导致今生一切不顺,来世还会堕入地狱

索达吉堪布 五台山文殊道场 2019-01-11

公开离间语,一般是指具有权威的人于两人同在的场合,当面以离间语使他们关系破裂,分道扬镳。比如说:“这个人暗地里对你如何如何谩骂,还明目张胆地对你迫害,但今天你们俩关系很亲热,怎么会这样呢?”诸如此类直接挑拨离间的语言,就叫做公开离间语。


通常而言,这是有权力、有地位的人才做得到的,因为他不怕别人不高兴,可以当面进行离间。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也相当多。甚至有些佛教徒,把离间语当作与人交往的必要手段,根本没想到它有很大过失,挑拨别人的关系还觉得理所当然,这种做法不合理。如果你以离间语搞破他人的关系,以狡诈手段让他人反目成仇,今生一切不顺利不说,来世还要堕入地狱,永无解脱的机会。《六度经》云:“以离间语,斗乱亲疏,巧诈多端,令心相恨,堕于地狱,无有出期。”


所以,大家对因果之理要详详细细思维,看自己所想的、所做的,是否符合因果规律?如果不符合,自身难免会遭受诸多痛苦。就像人类由于种种行为与天道相逆,致使在法尔理的作用下,器世界四大不调、灾难频频。同样,如果我们说话、做事违背因果,自己也必然要承受它的苦果。有些人有点地位就不可一世,把人家的关系搞破也不当回事,这种行为特别可怕。作为相信因果的人,大家如果做过这种事,今后要值得深思、反省。

 

暗中离间语,本来两人情投意合,如果你跟其中一人说:“你对他倒情真意切、关怀备至,可是他对你却品头论足、说长道短。”这种在背后挑拨,而令双方各奔东西,就叫做暗中离间语。

 

这种人当面不敢说,背地里却说是道非,破坏别人关系,是特别不好的行为。我们与道友相处也好、与世人交往也罢,有什么事应直截了当地说,即使对方不接受,自己也心安理得。所以,如果你对某人有意见,最好是当面提出来,不要私下说长道短。否则,有些人表面上跟谁都特别好,但背后却弄了很多麻烦事,这是习气还是愚痴也不好说。人是特别复杂的群体,每个人的根基、意乐、业力都不相同,交往时发生各种不和,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没有必要去故意挑拨是非。

 

在所有的离间语中,要数破僧和合的罪过最严重。《五分律》云:“众聚和合乐,和合常安隐,若破和合僧,一劫地狱苦。”僧众们和睦相处,会有很大的功德,但若有人在僧众之间制造不和,将于一劫中在地狱受苦。又云:“众聚和合乐,和合常安隐,若和合破僧,一劫生天乐。”反过来说,若能让不和的僧众重新和合,不但即生中非常快乐,来世一劫中也会转生天界享乐。

 

关于暗中离间语的过患,《撰集百缘经》中讲过一个公案:有个人刚生下不久,便满身生疮,药石无效。因他天天哀号叫苦,过着痛苦的生活,所以被取名为“呻号”。他长大成人之后,身上的恶疾仍未治愈,日夜叫苦连天。附近一个人听到后说:“你这样痛苦太可怜了!据说印度某某地方有一位佛陀,我们身体和心理的病,他都能医治,是世间的大医王,你何不到他那里去求治?”呻号听了之后,极其欢喜地去找佛陀。见了佛陀的相好庄严,他心里不禁喜悦赞叹。佛陀给他宣说佛法,他身上的病当下好了。后来他出家精进修行,不久便证得阿罗汉果。

 

诸比丘问佛陀:“呻号以何种因缘而得此果报?”

 

佛陀说:“在过去无量世中,某国有甲乙两个富翁,他俩平日就怨憎相争。一次,甲富翁拿出许多珍宝献给国王,并对国王说:‘乙富翁非常恶毒,常用阴谋害我,希望大王严惩恶人。’国王未经观察就信以为真,便派人拘捕乙富翁,并施以酷刑,使其遍体鳞伤,后经其家人出钱赎罪,才得以释放回家。乙富翁回去以后,对轮回生起极大的厌离心,后来入山修行,证得辟支佛果。此时他明白了怨亲平等,怕甲富翁来生受苦报,便往其家中,现种种神变。甲富翁见后心生敬仰,在他面前忏悔前罪。”佛陀告诉大家:“过去对国王进谗言的甲富翁,就是现在的呻号比丘。”

 

因此,我们学佛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应该对内心有帮助和改变。在座的道友也想一想,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暗地伤害过别人?如果有,这个果报以后会不会成熟?其实,倘若没有忏净恶业,百分之百要感受苦果,就像种子播下以后,没有遇到违缘摧毁的话,肯定会发芽结果的。所以,我们应当反省自己的人生,假如造过这样的罪业,就一定要忏悔。

 

否则,离间语的果报相当可怕。《伽陀经》云:“若爱于两舌,斗乱行嗔恚,堕鬼毕舍佐 ,头面而丑恶。”《诸法集要经》也说:“彼两舌恶报,则堕于地狱,念念常烧然,自受其极苦。”可见,喜欢讲离间语的人,有些经中说会变成饿鬼,有些说会堕入地狱。当然,你不信因果就另当别论了,因为不信因果的人什么都不怕,对这些也不会有感觉,但只要你相信因果,就应该对自己的语言善加观察,尽量说些比较和合的话语。

 

其实,关系不太好的人,看他们的眼神、态度就知道。假如一提起这个人的名字,另一个人马上有种不同的表情,那他们之间就有问题。这一点,我特别会观察,尽管偶尔也会看走眼,但百分之九十都没错。也不知道是什么业力,你们城市里的人,很多都不太诚实,表面上似乎对谁都好,背后却是口蜜腹剑。我非常喜欢《大般涅槃经》的一个教言:“莫坏善知识,远离恶眷属,口常和合语,则生不动国。”希望大家能长期行持,不要损害善知识,莫与恶眷属同流合污,以免染上他们的不良行为,同时跟别人说话时,要多讲慈悲语、柔软语、和合语。

 

总之,我们说话一定要注意。有时候两人关系本来不错,有些人一开口就把它搞破了。而有些人与此不同,也许是有菩提心的缘故吧,话虽不多,但一两句也让人口服心服,甚至自然生起慈悲菩提心。其实老想着怎么离间别人,这个过失相当大。倘若你曾在人与人之间制造过矛盾,这确实需要值得忏悔,并发愿以后绝不能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