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之旅120 | 找到内心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富翁
2018年10月2日,老师受邀前往非洲博茨瓦纳大学进行演讲,在该校神学和宗教研究系分享了关于“对物质主义的看法”主题内容。
看看都讲了哪些内容。
非洲博茨瓦纳大学,University of Botswana,简称UB。是博茨瓦纳第一所公立综合性大学,始于1964年由博茨瓦纳、莱索托和斯威士兰三国合作建立的联合大学。1982年,联合大学解体,博茨瓦纳大学正式诞生。目前,学校有2个校区,7个学院,全职在校学生15966人,教职工2794人,其中专任教师890人。在2012年的一项非洲大学排名中,博茨瓦纳大学位列第17名。
2008年11月,博茨瓦纳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共同建立了博茨瓦纳大学孔子学院,并于2009年7月正式招生,可以为博茨瓦纳学生提供汉语教育。
(一)世界的贫富差距
虽然我们共同拥有广阔的蓝天和广袤的大地,但是大家的贫富差距却如此之大。不要说全世界,光是非洲的几个国家之间,差距就这么明显。这真的非常让人难过。
1、82%的财富,在1%的人手里
我越来越感觉到:未来的时代,绝大多数普通人将活得非常艰难,而极少数富人会过得越来越奢侈。
过多的财富会导致道德败坏,富人们尽管生活奢华,心态却不一定健康,不一定快乐。
2、稀缺资源——乐善好施的富人
我会真诚地告诉他们:“人的生命非常有限,而且充满无常。现在你的手里虽然有大量财富,一旦你离开世间,连一分一厘都带不走。所以,最好趁现在还有权处理,尽量把它们分配给有缘的人。否则,你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罪人。
3、自私与冷漠
现在世界的贫富悬殊也好,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不愉快的事情也好,最关键、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类过于自私自利,二是不愿意关注他人的痛苦。
(二)追溯历史根源:西方人的弯路
1、错误的幸福灯塔:物质主义
科学主义以物竞天择的达尔文精神为主,通过各种方式将人类久存于心的宗教信仰和传统文化全部抹杀。离开了心灵的宁静,人们的目光便唯一专注于物质财富。正是这样的价值观导致世界走向分裂和冲突。
消费主义让大多数西方人认为拥有金钱和物质才是完美的幸福,而西方科技的发展为他们抢夺各种资源和财富提供了便捷的工具。
2、电影世界的控诉:血与泪
电影《血钻》,让我们知道: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想获得幸福,遗憾的是,却错误地将幸福定义为金钱和财富。为了这样的“幸福”,人们不断地抢占弱小国家的财富,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
其实,不管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在这个地球上都只有生存权,只有享用权,没有霸占的权利。
这个唯一的地球,应该属于所有的生命。
3、现实世界的行动:战争与掠夺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战争?为什么?无非是有人想要抢占别人的领土。极少数人的贪婪和愤怒,让如此多的众生付出了鲜血和生命。
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是由三种烦恼导致的:要么是欲望,要么是愤怒,要么是愚痴。
(三)佛教的幸福观:快乐由心
人的快乐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感官的快乐,一个是心灵的快乐,而痛苦也分为感官的痛苦和心灵的痛苦。层次比较高的人会更多地感受内心的痛苦,层次一般的普通人则多关注身体上的痛苦。
身体上的痛苦可以依靠感官的快乐来对治。而内心的痛苦可以通过禅修,或通过宗教方法认识自己的内心来压服或遣除。
(四)佛教的财富观:走中道
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太贫穷,经常感受饥饿、寒冷,搞得身心疲惫,苦恼不堪,就没办法正常生活;如果太富裕,占有很多不合理的财富,欲望会越来越大,很多行为也会变得非常不如法。
而且,佛陀要求弟子们合理分配拥有的财富:一部分自己享用;一部分保存,以备饥荒或者有其他需要时使用;一部分布施给可怜的乞丐或有需要的人;还有一 部分拿来供养思想境界比较高的上层人物——类似于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士。
(五)佛教的知足观:不被欲望所牵
佛教最看重的是心灵的自由和快乐,不会将幸福完全建立在外在的财富上。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意思是,欲望少的人,内心会时时处于坦然的状态,没有担忧,没有恐惧;知足的人,即使身体躺卧在地上,心里也可以很快乐。
(六)西方人的醒悟
在北欧,包括瑞典、瑞士等很多国家,医疗条件、社会保险以及各种社会福利制度非常完善,几乎所有人都过着衣食无虞的生活。然而,这些国家得抑郁症的人,现在却越来越多。
当代西方的种种社会问题,让西方人逐渐意识到:物质主义的幸福观完全是错误的。
(七)让心灵的钻石,照亮幸福的路
一方面,我们可以享受感官的快乐;另一方面,更要懂得追寻内心的快乐。当你通过某种方法观照自己的心,认识了心的本来面目,你会发现,真正的快乐原来就在自己的心里!
内心要得到真正的满足或者幸福,可能需要宗教的指引。你们这里有基督教,有佛教,还有其他宗教,非常方便。通过宗教的方式找到内心的幸福,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幸福之道。
结语
我希望大家都能拥有内心的钻石——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和幸福!
注:相关景点介绍,引自“百度百科”词条和网页,图片来自“WPS”侵权即删。
旅游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