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王特辑|甘露教言(353)
甘露教言
今年,圣者法王如意宝离开我们十七年了,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开始来共同学习法王的弟子索达吉堪布在课堂上,回忆自己与上师曾经的幸福时光以及法王曾经讲过的公案、教言。
让我们一起来不断地忆念传承上师,这些不但能使我们得到极大加持,也是重要的修行。因为忆念上师即是忆念佛,而且在究竟上,忆念上师与忆念我的心性全然无异。
也许,这时的你,正穿梭在城市的车流中……
也许你,正在烦恼与痛苦中挣扎,也许……
就让我们静止一分钟,跟随着音频、文字,祈祷法王慈悲加持。
上师,您从来没有离开过,只要我们呼唤您,忆念您,我们就不再迷惑,不再痛苦,不再轮回……
如果你愿意,每天花一分钟或者几分钟,让自己的时间停止,让心平静下来,和大家一起来忆念法王点点滴滴的甘露法语,就请在文末点赞。
愿我们流浪的心不再流浪,迷茫的心不再迷茫……
定业和不定业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有些论典中说,所谓的定业是指自己故意去造的业,而无意中所造的称为不定业。也就是说,不管是善业恶业,如果自己故意去造,来世一定会成熟果报。比如故意去杀生、犯戒、造五无间罪、毁坏三宝,这些绝对都是定业,如果没有对治,来世必定会感受果报,但若遇到了菩提心,就不会堕入恶趣。
当然,这里的断除罪业,并不是像《中观庄严论》中所讲的那样,当佛智产生的时候,所有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全部断除,此处只是说,依靠菩提心的力量,能将趋入恶趣的业全部断尽,相续中有了菩提心的人是根本不会堕入恶趣的。
这一点,上师如意宝在世时也经常强调。有一次学院举行大辩论,上师如意宝讲了一些要点,其中一点就是:相续中如果具有菩提心,就根本不会堕入恶趣。当时所有的喇嘛以各种锐利的理证对此驳斥,后来法王依靠显宗、密宗的很多教证理证力折群雄。
——《入菩萨行论》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