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慧灯禅修课 - 人身难得 (一)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返回

慧灯禅修课 - 人身难得 (一)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6-04-16
慧灯禅修
人身难得

①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请大家发菩提心:我们今天为什么听课,这个听课的目的是什么呢?这个就叫做菩提心,那么目的是什么呢?目的当然就是为了利益众生。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我们要成佛,因为我们如果不成佛的话,那我们没有办法利益众生,不但是没有办法利益众生,也没有办法利益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成佛,成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利益众生。


那么怎么样成佛?就是要修行,成佛唯一的方法就是修行,那么修行怎么样去修?这个我们去学习,首先我们去学成佛的这些方法、修行的方法,所以我们今天来听课。这个叫做菩提心。简单地说,我们每个人都要发心!我们为了度化一切的众生,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我要成佛,为了成佛我今天学习、修行,这个就叫做发菩提心。


然后接下来我们听今天的课。今天的课,在整个佛教里面,是最最基础的一个课,最基础的、最基本的一个功课。虽然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层次不是很高,但是我们现在需要的不是层次很高的法。因为比如说:像大圆满、大手印等等这些密宗里讲的高深的法,还有就是比如说汉传佛教的禅宗,讲的明心见性等等,这些高深的法,虽然是级别很高、很深奥,但是这些法从目前的情况看,暂时不太适合我们。不适应、不太适应,所以我们要选择一个层次比较低的法,那么这种层次比较低的法,这种修行的方法就是我们能够用得上的,因为这个法要求本来就不是很高,要求就不是很高,本来就是像小学一年级的课程一样,它本来就是要求不高,不需要太大的基础、太高的基础,它本来就是基础的法,所以基础的法它就不需要太高的基础。比如说像大圆满、大手印还有就是佛教里讲的空性等等,这些高深的法虽然是层次很高,然后很深奥,但是对我们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呢我们就是先修最简单的法,然后这简单的法里面也有很多很多的层次,那么我们今天的课,是所有这些基础的修法里面也是层次最低的,那么我们把这个层次最低的修好的以后,那我们接着就修第二步、第三步、第四步,这样子一步一步修,这样就比较踏实,修行就会有收获,就会改变我们自己。


我们讲的这个收获是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学佛,烧香拜佛、念经、磕头这些也有收获的,但是这个收获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比如说我们念经有功德,有功德可以积累资粮,也可以清净我们自己的罪过,但是呢?这个功德在哪里?我们也看不见,清净了的多大的罪过,这个我们也没有办法看到。但是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收获不是这些收获,当然我们今天来听课,还有修行、打坐也有功德,也有积累资粮,也有忏悔我们自己的罪过,这些功德我们都有,但是我们的这个收获不是这些,是很明显的,能够看得见、摸的着的情况下,能够改变我们自己,能够改变自己,这个就叫做收获。比如说,我们没有学佛,没有修行之前,我们特别傲慢,或者是我们的脾气特别特别地暴躁,或者是很喜欢嫉妒,或者是特别特别地贪财,或者是这种嗔恨心很严重,很容易生气,比如说一个这样子的人,进入了佛门,然后接受了佛教的教育,然后通过这个佛教训练的方法,去训练自己的心,这样子以后呢慢慢地改变自己,这个改变我们看得见的,摸得着的,我们之前是什么样子,之后是什么样子,这个中间有什么样的不一样的地方、有什么样的差距,都是自己很清楚的,所以佛教的修行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训练自己,训练自己的心,在这个训练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觉自己的进步,所以是一个非常实实在在的过程,非常实在的过程,就像我们吃饭可以填饱肚子一样的真实。所以修行是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非常的重要,比如说:解脱、成佛,这些没有修行那不行的。除了这些以外,比如说在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没有修行,也就是说没有精神上的训练,那么我们也不会很幸福的,为什么说不幸福呢?我们说宗教的信仰啊,还有就是说唯物主义的教育啊等等这些后天我们学来的这些东西,全部抛开了以后,人就是有一个本质的东西,比如说我们信佛、信基督、信伊斯兰教或者是信无神论等等,这些所有的见解、观点都是我们后天学来的,不是先天的,那么这些东西全部抛开了以后呢,人,就有一个先天的本质,这个本质就两种不同的生活区域,一个就叫做物质生活,另一个就叫做精神生活。这个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呢,是人的一个先天的需求,这个并不是说我们不信仰宗教,或者说不信仰其它的,就不需要精神生活,不是这样子的,人本身就有两个不同的生活领域,就有两个需求。那么任何一个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不会幸福,就会痛苦,比如说我们没有钱,不幸福的,然后同样的一个是什么呢?在精神上缺乏了一些东西的话,同样的也不会幸福的,但是呢,只不过在过去,大家都比较看重的物质方面,精神方面的呢,实际上是需要的,但是我们就比较忽略了,大家都比较看重的就是物质,精神方面我们就忽略了。其实如果精神上面缺乏了一些东西,那么跟缺乏物质是完全一样的,而且有些时候比缺乏物质还厉害的,这两个到底是哪一个重要?这说不清楚的,有时候我们在物质方面的生活非常富裕,但是很不幸福。就是因为精神上没有什么东西,但是有些时候,精神上很丰富,但是没有物质,人也就没办法生存的,所以这两个哪一个重要?我觉得这个很难说,这里面没有重要不重要的,这两个都很需要,都很重要的。所以我们需要这两个方面的训练。然后比如说我们大家平时都比较喜欢去做运动,肉体的运动,但是我们不去做精神上的训练,那也就是一样。比如说我们肉体不运动就是会生病、不健康,同样地我们的精神不训练的话也会得各种各样的精神病,因为我们现在的这个年代,大家的心、每一个人的心都很浮燥,然后很空虚,在这个时候呢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是很脆弱的,所以我们没有办法面对现实生活当中的很多问题,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在精神上出问题!那么精神上出问题的话,物质上再丰富,再怎么样都没有用的,感觉不到幸福。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先不讲成佛、先不讲解脱,就讲眼前的现实生活的话,那也是真的非常非常需要训练的。但是这个我们在过去都不太了解,不了解的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就是我们几百年来,大家都过着物质方面比较贫穷的生活,这样子,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在物质方面很贫穷,那么在物质方面就会有一个很大的需求,一个是这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跟我们的教育也有关系,我们的教育不怎能么提供精神上的东西,只是教我们怎么样去赚钱,怎么样去积累更多的物质,不提供精神方面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教育体系当中,忽略了、不太强调精神上面的价值,我们讲的都是物质,就是跟这些有关系。那么现在我们受佛教的教育,受了佛教的教育以后,正好这个缺陷用佛教的教育来弥补。而佛教的观点是什么呢?佛教即不强调物质,也不是强调精神,佛教就告诉我们,这两个都需要的,必须、至少要做到:物质和精神两个生活要达到一个平衡,这样子才能够幸福。然后人有了这样子的幸福感,有了安全感后,才能够有更崇高的理想。我们的精神都不健康了、肚子都吃不饱了,那还能有什么理想呢,根本就不可能。所以只有我们的心身健康了以后,才会有更崇高的理想,所以佛教就告诉我们,首先把这两个要做到平衡。平衡了以后,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够想得出更高的追求目标,那么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去寻找成佛、解脱、利益众生,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有机会去想这些事情。


所以首先我们对这个修行,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训练的方式。就像我们人需要锻炼身体一样,我们也需要锻炼我们的精神,如果精神上不锻炼、不训练,然后赚了很多钱,然后经常去锻炼身体,身体健康、肉体健康,但是精神上不健康,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呢,我们要去修行、训练,这是我们为什么要训练,为什么要修行的一个简单的理由。然后接下来,那我们要怎么去训练呢?怎么样去修行呢?修行是有很多不同的修行的。为什么有很多不同的修行呢?因为目标有很多、很多种目标,修行有很多种目标:比如说,有些人想成佛,为了成佛而修行;有些人呢,就像南传佛教,他不想成佛,但他想解脱,他不想生老病死,所以他的修行就和大乘佛教的修行有点不一样;那么有些人他即不想成佛,也不想解脱,那他需要什么呢?他想心平静,因为心浮燥、这样子就空虚然后就失眠,精神上出现很多很多问题,这样子以后,他的目标虽然不是成佛和解脱,但是他想心平静,那这个也是一种目标。那么有些人就是为了达到身体的健康,通过进行精神的训练来达到身体的健康,有些人目标是这样子。那么有些人的目标就是为了神通,他希望他的眼睛能够看到我们普通的人看不到的东西,他想他的心能够知道我们普通人不知道的一些东西,这个就叫做特异功能,或者又叫做神通,有些人就是为了神通修行。这些有很多不同的目标,所以就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那么我们今天讲的修行,在这么多的目标当中,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呢?第一个我们不是为了身体健康学佛,然后第二个我们也不是仅仅为了心平静而学佛,我们的目标不应该仅是这一点,然后更不是为了神通,我们不是为了神通,我们的眼睛看得见、看不见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的,现在我们的肉眼跟我们的这个世界,我们外面看到的世界这两个是,它是每一个的器官跟他有一个它自己相应的、适应的世界,可以看到,这个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够用了,所以我们就不需要看别人看不到的东西,也不需要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所以我们的追求也不是这些。那么我们的追求、目标是不是解脱呢?当然是解脱,但是不应该是个人的解脱,不应该是我们自己个人的解脱,那么不是为了我们一个人的解脱,那么是为了谁的解脱?那就应该是为了所有众生的解脱,这个就叫做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那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修行,那么成佛的这种方法、修行是什么呢?那就是大乘佛教的修行。所以我们今天修的,就是大乘佛教的修行。


那么大乘佛教的修行我们要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跟小学的课程差不多,这个叫做四加行和五加行,或者四前行和五前行。前行的意思就是说,还没有进入主题,主题是修大圆满、大手印、修空性,在这个之前还有一些基础的修法、基础的修行、基础的训练,这个叫做前行。那么这两个基础的训练、最基础的训练我们分两个层次,虽然这两个都是基础的,但是其中第一个是基础的基础,第二个层次稍微高一点点,这个就叫做四加行和五加行这两个,又叫四前行和五前行,这是一个意思。这两个等于小学的课程。然后这个修完了以后呢,就上中学的课程,这个就叫做禅定,修四禅八定,这个我们可以慢慢地了解,现在我们不着急,这是第二个阶段。然后第三个阶段就是修空性,就像波若波罗蜜多、金刚经或者是心经里面所讲的空性,或者是藏传佛教密法里面讲的大圆满、大手印,或者是汉传佛教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我们真正需要的、最后需要的、追求的东西就是这个,这个等于是大学的课程了。


那么从小学的课程到最后大学的课程,这中间大约需要七、八年的时间,目前我们安排的是七、八年的时间。意思就是说:如果这七、八年的功课全部都做的比较到位,这样子的话,那么七、八年以后,有可能我们可以证悟,就是这个意思。


证悟了以后又怎么样?证悟了以后并不是说成佛,也不是说以后就不需要修行了,证悟就像禅宗里面讲的一样:恍然大悟!悟什么东西呢?就是彻底地明白,彻底地明白世界的真相,或者是我们自己的自我真相,彻底地明白自我的真相。


那么彻底地明白自我的真相,它的作用是什么呢?它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彻底地推翻我们对这个世界的错误观点,还有就是我们对自己自我的错误观点,我们对生命的错误观点,这都推翻了,那为什么要推翻呢?因为这些错误的观点,让我们痛苦,让我们不自由、不自在,让我们生老病死,不想投生也要投生,不想衰老也要衰老,不想死亡也要死亡。那么这些原因是什么呢?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错误的观点,因为这些错误的观点导致了太多太多的烦恼,然后有了这些太多太多的烦恼以后,这些烦恼就让我们去做比如说杀盗淫妄,造这些罪业。造了这些罪以后,因为造了这些罪,然后又让我们堕地狱、堕畜生,就是这样子,这个叫做轮回,不断地循环,生死轮回不断地轮转,这个就叫做轮回。


所以我们最终要证悟,证悟了以后,生死轮回这个动力就被破坏了,从此以后不轮回,可以解脱,简单地说就是这样子。这要有七、八年的时间,那七、八年以后是不是不需要修?当然不是,修行是我们每个人一辈子的事情,从现在开始我们要修一辈子。修行就是我们要修一辈子啊!这是一辈子的功课,这个并不是两年、三年的事情。


所以我们修行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我们修两、三个月以后就想有很大的收获,然后两、三个月过去了以后,没有太大的收获就失望、绝望、退转、不想修行,这样子是不对的。我们刚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必须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这个路不管有再难、再辛苦,再怎么样我们必须要走下去。暂时在短期之内,也许有明显的收获,也许没有什么明显的收获,但是只要我们自己不放弃,我能够努力坚持的话,那么一定会有成果。


为什么一定会有成果呢?因为在两千五百多年的这个时间当中,成千上万的人走过这条路,所有的人都得到了就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所以我们如果走得比较好的话,那就跟大家是一样的,所以路是完全没有错的,我们要完全相信这条路,只要相信自己的路,不放弃、坚持,这样子的话,那就一定会有成果,一定会有成就的,这个就叫做修行。这个对我们所有人来说特别重要,真的是:如果不修行,如果人没有崇高的目标的话,那么人的生活、生命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即使是我们一辈子都非常顺利,比如说工作、感情、家庭、所有的一切都是非常非常顺利,这个人身体很健康等等,但是因为这个世界太短暂了,就是因为我们,对一个人来说,比如说五十、六十、七、八十年,对一个人来说,这个时间还是比较长,但是呢,这个时间在整个轮回的过程当中,它特别特别地渺小,所以我们比如说在一百年当中特别地幸福,一切都特别地顺利,这样子的话,那么也就应该不算什么,太短暂了!一会儿就过去的。所以尤其是我们比较顺利的时候,感觉比较幸福的时候,这个世界过的很快很快的;不顺利、痛苦的时候,这个时间就感觉很长;但是幸福的时候、顺利的时候,这个时间一会儿就会过去的,所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我们就找不到什么正确的答案。人的真正的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生活的目标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家都找不到一个合理的答案。为什么找不到? 就是因为没有。


刚才我们讲了,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子的人,没有这种一辈子都顺利的人,没有这样子的人。即使是有,这个时间也是很短暂的,所以就是没有太大的意义。那么我们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呢?就是我们学习,提升自己生命的级别,净化我们的心灵,这样子以后呢?就增长我们心灵的力量,这样子以后我们就能够超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生老病死的痛苦,所以就是很有意义。如果没有这些东西的话,其实我们很多人就觉得人生有意义,然后总是希望在人生当中,希望出现一个奇迹,或者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等待,希望在自己的生命当中会出现一个奇迹,或者是所谓精彩的人生,但是不会有什么,过去了以后什么都不会发生,不会有什么奇迹,不会有什么精彩的发生,就是这样子,一生就过去了,过了以后最终不会得到什么!一生又一生,都是这样子。在这个轮回当中,我们这一生应该是算很不错很不错了,以后像这样子的机会都不一定有的,所以轮回当中,这个轮回当中如果我们不超越,超越不了的话,在这个轮回当中能够找到一个真正比较满意的生活,或者是比较满意的结果,这个是很难的。


所以佛就告诉我们:大家尽量超越,眼前的幸福、快乐是因为我们过去的福报,人是因为我们过去有福报,所以我们今天有机会做人,那么或多或少还是会有一些相对的幸福、快乐,尤其是跟其它的动物、其它的生物比较,人还是会有一些幸福、快乐,但是佛告诉我们,不要沉迷在这个眼前的快乐幸福,如果沉迷在这里,那么我们就是为了眼前的这一点点幸福和快乐,不做任何准备,不做任何修行,那么我们眼前的幸福就把我们长远的幸福和快乐都给牺牲掉了,那就是非常地不划算,所以佛就告诉我们,大家要修行才能够在生命当中找到生命的意义,在修行当中才能够找到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目标。就是这样子,所以我们要修行,这是今天刚才讲的第一点,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流通推广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微信号:cichengluozhu2015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随喜分享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