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维摩诘经》香积佛品(二) 返回

《维摩诘经》香积佛品(二)

索达吉堪布 求学足迹 2019-05-07



《维摩诘经》

香积佛品第十(二)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  译

索达吉堪布  传讲 

传讲时间:2019年5月7日




仁波切先念藏文传承,然后宣讲。




前  言

只有这么一点点吃的,那么多人怎么吃呢?

今天念的传承在这里啊!

这么多人只有一碗饭,怎么吃呢?


我们继续讲《维摩诘经》,现在讲到什么呢?

昨天讲到,当时维摩诘居士,派一位幻化的菩萨,到那个刹土,香积如来处,迎请菩萨们到来娑婆世界,一起食用午餐和进行加持。

需要人来,如果没有人来,很难维持下去,所以要坚强。

其他的清净刹土,就是非常庄严的清净国土,在佛的很多世界中,包括极乐世界、东方琉璃刹土,《吉祥经》中讲到八种吉祥如来,都有不同的吉祥刹土。

根据佛经的内容,许多佛的刹土清净庄严,正因如此,所以佛教道场,包括藏传、南传、汉传的道场非常寂静美妙,包括我们自己的道场,也是非常庄严,这一点很重要。清净刹土,我们所在的国土要清净庄严。

正因为这样,一般我们的护法神,也是与这种清净有关系。

一般人的命运神、财富神……一个人身上有不同的神,这不是民间的说法,有教证和理证。如果我们常处清净的场合中,天神等也会经常接近你。

当你的一切财富命运不断增上。有的人做什么事情 都不顺利,做什么都容易衰败倒霉。为什么呢?一方面与前世的业力和今世的行为有关,也和白法神的帮助有关。

所以我有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在环境美化方面,种花种树种草,我想春天努力 的话,秋天应该有效果。

我们在喇荣,非常方便。有的道友不在乎,那些树一棵要两三百块钱,如果带走了,没有好好种也不行。

有的人把肥料直接倒在树根上 ,不是很适合的。稍微离远一点,不然容易烧坏。浇水最好在太阳 没有升起和太阳 落山时。旁边 有一些木杆和铁围栏保护一下比较好,因为耗牛非常喜欢吃树叶和树干。

可能对动物有所防范比较好,如果个人卫生创造好的条件,对道场做一些事情 的话,虽然我们与清净刹土相经有点困难,但至少在有些方面,显得比较美妙 。从个人而言,对僧众供养环境、鲜花、树林,僧人得到美妙 的享受,对我们的今生来世有非常大的功德。

所以,闻思不是特别压力大的道友,稍微在这方面发发心。有的道友很好,有的道友就是好奇心,发个照片微博,其实不是自己种的,在树上浇点水……也可以,关键大家都有这颗心。

还有别的道场、寺院、自己的佛殿和道场,大家要一起来维护。不要认为主人是他的,他的房子,既然大家来用,就大家来搞好卫生维护,功德也是非常大的,希望大家重视一下。

今天讲心净国土净。有时候讲到无二法门,可能忘记了清净与不清净。其实不二是修行的一种因,得到的是什么呢?证悟了不二法门的果,就是这样的清净刹土。

如果有了不二境界,就能见到清净的刹土和佛菩萨和清净的境界。


前面讲到这种清净刹土的庄严。继续讲昨天的内容。

维摩诘

居士化了一个菩萨,他慢慢上升到上方的世界中,大家都能看到他去。

但藏文中是说大家都不能看见,也许上去时看不到,但到了那边就看到了。

从那边隐没……

但汉文中说,众人皆见,可能汉文好一点吧。

最后幻化的菩萨到了上方的四十二恒河沙数以外的世界,他开始顶礼香积如来的座下,并且表达他的问候。


就象昨天讲到的一样,维摩诘居士让他无量顶礼,问讯。


第一是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从几个方面问,意思是向佛陀问安。

这是一个表达的方式,所以我上一节课也跟大家讲了,以后不管是熟悉不是不熟悉,最好有这种人与人之间交往,或者点个头。

象西方入了电梯之后,互相都会打个招呼的,亲切的。但我们这边有个别的道友和佛教徒,一见就是特别生气和伤心的样子,有的人又是特别过分的,王体投地象去拉萨磕长头一样,我一般见到就离开,走很远他还在磕,这样没必要。

但人与人之间,不是对领导上师……也要想一想,这种学习每个人应该想一想,学生在路上也会打招呼”老师好“。

幻化菩萨说,愿我们拿剩下的食物拿到娑婆世界做佛事。

得到这种事物的话,原来乐小法的人,得到这种食物和缘起,可以发无上的菩提心,也会看到菩萨到清净刹土,也会有信心觉得大乘菩萨好了不起啊!

有的讲考得了奖品,没有得到的人(今天我有一个念珠,还有一个不空绢索),乐小法者乐于弘大法。

他看到菩萨发愿,自己有了发愿的心。还有香积如来的名声也会传到娑婆世界,意义是,众生听到其名,可以获得暂时和究竟的解脱 。

佛的名号与普通人不同,有这样的意义。有传扬的功德。

以上讲到幻化的菩萨到了上方世界,问安之后。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大士们见到化菩萨,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菩萨,于是问:

“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以前从来没听过娑婆世界。以前有的小喇嘛看到西方的个子高的头发颜色不同的人,他们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有的人说加拿大来的,“加拿大在哪里?”有的人说是非洲来的,“非洲在哪里呀?”


“为什么名为乐小法者?”什么叫做乐小法者?因为他们都是大乘菩萨,这对于他们来说不是特别明白,于是问如来。

唐译:时,彼上方菩萨众会,见化菩萨相好庄严,威德光明微妙殊胜叹未曾有。「今此大士从何处来?堪忍世界为在何所?云何名为下劣欲乐?」寻问最上香台如来,惟愿世尊为说斯事。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

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香积佛回答::“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一个世界名娑婆,佛的名号叫释迦牟尼,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开敷演说正道教法、转法轮,”讲乐小法的……。因为娑婆世界好多不是乐大法的,虽然也有乐大乘的,但大多数人对于怎么赚钱,怎么长寿,怎么观修特别有兴趣,当时佛陀也是这样对五浊恶世众生传法轮。



《佛本性经》中讲到五浊恶世、娑婆世界的状况。有一个佛下有一个转轮王,他发了菩提心,供养如来一千年,妙衣等,后来佛陀圆寂之后,他以七宝供养佛的舍利塔。他后来不断发愿:五浊恶世有很多人不孝父母,有的不恭敬婆罗门,有的不相信因果三宝,有的人对亲人不尊重,有的有强烈的贪嗔痴 ,有的做十不善业。

当时转轮王发大愿,对这样的众生,实现如来的相。

后来他的发愿成功了,在五浊恶世中成为释迦牟尼佛,如同发愿文中所讲,他如白莲花一样发了五百大愿,在《释迦佛广传》中讲到他发了很多大愿,摄 受了这里的众生,唯有释迦牟尼佛摄受,由此可见佛陀非常伟大。

法王如意宝在讲大慈大悲的佛陀传《白莲花论》时,经常流下眼泪,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摄受,我们还在沉睡,所以要对之生起信心,经常祈祷。



“当时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于不可思议的解脱之中,为诸菩萨说法,而且他派了幻化的菩萨,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派菩萨来和我们进行交流。

从世间角度,中间派考察团,进行对接之后,合作就开始展开。

当时维摩诘派化菩萨的目的,就是如此,让娑婆世界的众生也能见到得到。


问了一堆问题之后,佛陀基本回答了,乐小法没怎么说,应该是根据众生讲的,他所传的法就是吧,他们也明白了。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



那些菩萨说:“其人何如,乃作是化?“维摩诘居士好了不起啊!是他幻化出来的吗?那么他的威德力无畏力应该很不可思议。”大家以惊讶的语气告诉如来。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佛说:“是啊,他的威德力甚大!他很厉害的,他不仅是我们上方,是个小世界,他可以幻化一切十方都能派出自己的幻化,前往去佛的刹土中结缘做佛事,饶益无边的众生。”


香积如来知道维摩诘居士的威德力。

窥基大师也说了,一地菩萨以上等,有这样的能力。这样(可以幻化一切十方)的话,至少是十地以上的境界,如是分析。


其实同一个时间中,能度化很多众生,显现很多神变。就象

智能入起百三昧 能动能照百世界
神通教化百有情 复能往游百佛土
             ——《入中论》

一地到十地,层层递进,以不可思议的境界来表示 。一般我们的数目是有限的,就象我昨天讲的宇宙的不可思议是一样的。

大家要有信心,如果实在生不起来,先不要诽谤。不断学习研究之后,你才有这方面的能力,不然有的人只是看一两部经典,啊,佛教中怎么说……这就是坐井观天,不是很好的态度。即使按学术的态度,也应该更客观,没必要驳斥佛教的观点。

现在很多科学家,认为佛教甚深的哲理深奥难测,所以应该以公正的态度,不要建立 在自己的信仰和感情上,应该建立 在客观事实上,辩证的,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好一点。

依靠分别念得出结论可能有一些困难,最好是依靠自己修行的境界得出结论。当然不同的人修行的结果 不同,根据前世的业力和今生的因缘,人们会有不同的差别,不管怎么样,应该有一种比较不是特别草率的说法。

网上有的人下的结论特别粗暴,这样不太合理,应该细心研究。

上面讲到菩萨的功德。


唐译:彼佛告言:「诸善男子!是大菩萨成就殊胜大功德法,一剎那顷,化作无量无边菩萨,遍于十方一切国土,皆遣其往施作佛事,利益安乐无量有情。」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已经知道了维摩诘居士派的菩萨,因为已经吃好饭了,是用香做的,就象印度好多东西是白檀香,这里盛了香饭,交给了幻化菩萨。

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来要饭的,可以这么说吧~





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当时有九百万菩萨,他们一同发愿说道:“我们想到娑婆世界去供养释迦牟尼佛,“藏文中有供养和顶礼。

他们内心觉得特别有缘,想见一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刚才这位菩萨是维摩诘居士幻化的,那么根本的维摩诘居士应该更大家吧?

幻化菩萨得到了饭,应该吃完了吧,其他九百万的菩萨也想来娑婆世界。

吉藏大师说,有的菩萨的功德可能没有圆满,来到娑婆世界见到释迦佛和维摩诘居士的话,他们的功德也可能圆满,并且依之来到娑婆世界,对娑婆世界的菩萨也有利益,互惠互利。


所以,有的菩萨到其他世界也是有意义的。


这是一方面,娑婆世界还是有这种缘起和意义。幻化菩萨也得到了加持的法,其他的菩萨也准备来娑婆世界。很有意思的。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著心。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

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

所以者何?

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佛发现因缘成熟 ,所以说:“可以前往。”

但有要求。第一个要求“摄汝身香,”

因为每个人身上都是香香的,要洗掉,不要让那些众生产生惑著心——耽著的烦恼的心。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都是臭臭的……

鸠摩罗什说:

大怒则狂 大喜亦迷

宜摄汝香 防其惑因

        

从历史 和佛经中,有的众生耽著香味,失坏了修学,并且造了很大的恶业。

我看到《法苑诸林》中有一个阿罗汉,他常以神通力到龙宫接受供养和传法,他和床榻等一起飞过去。有一个沙弥洗钵时,发现有几粒龙宫的米,吃了特别香,想一个计谋,悄悄抓 着师父的床角,依师父的神变到了龙宫,龙王们发现一个沙弥也出现了,问为什么来到这里来?师父不好马上开除,说我不知道。

小沙弥和是师父一起吃了,非常开心,又看到了龙女觉得特别漂亮 而生贪心,于是发了恶愿:我一定要龙宫里享受,杀掉所有的人。

回来后开始修行,布施持戒等,有一次转绕寺院时,下面出现了一个大的水池,认为因缘已经成熟 ,于是以袈裟蒙头,结果 成为恶龙,杀掉了龙的众生,所有的师父来劝他,但他说心已经定完了,因为心修了很长时间,事情 已经成形了。

最后师父们没有办法改变,原因就是耽著了相。


有的道友说:这个花好香啊!特别耽著香,不是很好的。有些对吃饭特别挑剔,这个人做得不好,那个人做得不好,说明修行境界比较差。

也许以后变成什么样不好说,不要特别耽著,尤其修行人,有了这样的食物,也是很好的,不要特别的……作为修行人,耽著一点点,也是有罪过的。

有一个比丘到莲花池,看到莲花香,他耽著香味,池中神的呵斥他,后来来了一个恶人,将花采了,却没有说他。

比丘不高兴,问为什么如此不公平。他说这不同,恶人做恶事习经为常,但修行人不行。黑布上有黑点是正常的,白布上有黑点就明显 。所以你是修行人,对你的要求要高一些。


有的人心中的好人、偶像,如果出轨或者什么,大家不能接受,因为当作了神一样佛一样对待,一旦出现了黑点,就会指指点点。


佛陀告诉菩萨们要舍香。


唐译:汝等皆应自摄身香入堪忍界,勿令彼诸有情醉闷放逸。

第二要求舍身体。因为那里的菩萨可能高大庄严,

不要让娑婆世界的人不好意思 。所以炫耀很不好,在别人面前显示自己用的是苹果七呀……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有漏的财产。

所以要求菩萨们不要以身体的庄严、高大,来炫耀。因为娑婆世界的人大多长得不好看,你们九百人那么一站,他们会不好意思 ,所以要随众顺生。


第三个要求,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

人和人之间,也许他学问不如你,也许他长相不如你,也许地位不如你,也许财产不如你。你不应该在表相和内心中轻毁。

今天我可以随意轻毁,但来世可能成为被轻毁的对象,会有修行的障碍。


“为什么呢?

十方国土,都象虚空一般。没有高下丑美,所有二元的法,都是一样的,如虚空。


另外,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因为大多数众生乐于小法,展现一个清净刹土的话,接受不了。

虽然本体是空性清净的,但不适合显现庄严刹土。但乐大法者,佛陀也不仅显现不清净的佛陀。这二者是有差别的。


对于乐小法的众生,佛陀不方便显现,可以这样理解。


唐译:所以者何?诸善男子!一切国土皆如虚空,诸佛世尊为欲成熟诸有情故,随诸有情所乐示现种种佛土,或染或净无决定相,而诸佛土实皆清净无有差别。」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



当时,化菩萨既然已经接受了钵饭,于是和那九百万菩萨一起,承佛的威神力以及维摩诘居士的威德力量,从众香世界中隐没,忽然不现。

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包括九百万菩萨和幻化菩萨。




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



当时,维摩诘居士着急了,一下子来了九百万菩萨,所以幻化了九百万师子之座。有些人来了客人特别着急,我也是……(开玩笑)

九百万的狮子座通过神通力做好准备,其庄严圆满如前面一样。所有的菩萨皆坐其上。



是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饭香普熏毘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时毘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



那个化菩萨以满钵香饭给与维摩诘,饭的美妙香气弥漫了整个毘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香饭特别香,菩萨们等了好长时间,来了一钵饭。


那时毘耶离的婆罗门和居士等,都闻到了香气,身体和心都非常快乐,还没有得到饭,就已经吃饱了。






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于是有一个长者主叫作月盖——当时此城没有国王,有五百婆罗门护持本城,其中的头是月盖长者,他带了八万四千人来到了维摩诘居士的家。


他看见室中菩萨那么多,本身有三万两千菩萨大比丘八千这么多,还有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他们礼众菩萨以及大弟子,顶礼之后住在一面。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也都来到了维摩诘家里。色界应该没有鼻识,但以其他识了知其香。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当时维摩诘居士对舍利弗等诸大声闻说道:“仁者们可以吃了,是如来的甘露味饭。”


大悲所熏,是佛的大悲加持的。

什曰:熏义有三,一大悲果报,二悲心所念,三以慈眼视之。


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不是以有限的意识吃的,不然不好消化,应该以大乘的空性见解摄持,食用的话能消化。如果不是这样,以声闻有限的意识来吃,可能身体不太好……

声闻乘,没有清净戒律,没有好好闻思的话,施主供养的饭食不能好好消化。


有一个婆罗门,虽然各方面不错,但不信佛教。他常听到出家人戒律不清净,不能消化,反而做牛做马。他特别吝啬,他想,如果我供养五百僧人,以后我就可以得到五百牛马,以这样的心来供养僧众。于是做了美食供养。


僧人中有一个长老有神通,他特意对大家说,今天接受供养,一定要念诵来回向,不然就变成牛马,即使以须弥山的饭来吃也不会变成牛马。于是婆罗门知道是对自己说的,开始忏悔。


如果有大乘的菩提心,声闻也好,菩萨也能享用如来的食物。


这里的食物,在智者大师的注释中,比喻道:

《涅槃经》中有一个毒药(还是什么),吃了之后,不管愿意不愿意,会起效果的。同样的道理,如来所加持的悲心熏染的食物,不管你想不想得到,一旦得到了,就是一个缘起力,可以得利……有这样的缘起力。


如来所加持的食物,已经是甘露妙昧,这是佛的大悲心加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众生,吃了之后一定会得到利益的。

当然以小乘的心食物,暂时不能消化,一旦发了菩提心,就能消化,对身体也会有利。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有一些声闻就想:“饭这么少,而此大众人这么多,那么怎么吃呢?”

正在这样想,下节课来回答。



法讯预告

明天(5月8日)19:30

教您各种相处之道之《善生经》

咱们不见不散哦~



注:黄色的小字,供参考,非仁波切金刚语。


文字:一意

配图:网络,阿源


祝您



法喜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