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师开示】怎样能够升起菩萨戒的戒体
外面有些人经常这样讲:“我们特别想找一个好上师,但是来的这些上师,我们不知道他到底好不好,所以有点害怕。如果在他们面前没有灌顶、没有接受法要的话,一旦错过了真正的善知识,以后不一定有这个机会。”很多人都比较担心自己遇不到好的上师。我想,其他的有些法要不好说,但是作为菩萨戒,如果你实在找不到上师,在三宝所依面前得受也是可以的。
阿底峡尊者的弟子曾问:入显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样?尊者回答说:完全不同。入显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宝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萨戒,在一个佛像面前受也可以,(虽然佛像不一定给你马上发戒牒,但如果我对寺院里的和尚全都不能起信心,在大雄宝殿的释迦牟尼佛像面前发愿也可以。发了菩提心以后,虽然没有戒牒,和尚也不一定给你补办,但我觉得这个不是很重要。你自己取个法名就可以了,开玩笑!)但密宗一定要依靠上师而趋入,因为入密宗的坛城,必须要有上师的灌顶,没有灌顶是不行的。
我希望凡是听受《入菩萨行论》的人,大家最好受一个菩萨戒。如果其他戒条实在不能守持,只守持“不舍愿菩提心”这条,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的。我们的寿命很短暂,什么时候再遇到这样的如意宝谁也把握不了,所以我在这里合掌祈祷大家,这是特别难得的一个机会啊!世间上的人没有参加一项工作或者没有得一种奖励,就认为失去了一个机会,但我觉得这不算什么,如果大乘菩萨戒本来你可以接受,但因为担忧这个、担忧那个而没有受的话,确实有点遗憾,也很可惜。因此,最好大家还是受一个菩萨戒。
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升起菩萨戒体。第一个是要有悲心,没有悲心,大乘佛法很难建立在我们心中,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看自己的悲心具不具足、爱心具不具足,这一点相当重要。作为一个佛教徒,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一定要用佛教观或者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尤其看到可怜的众生,不管是什么样的身份,我们都要尽量帮助。
世间当中有些可怜人,我们不一定看得到,看不到是我们的过失,有些人对可怜众生不管在哪个地方都看得很准。今天有个佛教图书馆举行开业仪式,我去参加讲座,有个人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有一句话令我很感动,他当时说:“今天参加这个知识分子的聚会,本来我是没有资格的,因为我的家庭非常贫穷,我的学历也不好,能来到这个场合我很高兴,这确实来之不易,与这里的一些善良人士和老师对我的帮助是离不开的,我很希望世界上有更多善良的人,使像我一样痛苦的人能得以救护。”虽然我不是特别清楚帮助他的人是谁,但不管怎么样,世间上只要有苦难的众生、痛苦的众生,我们就应该无条件地尽量帮助,如果佛教徒能够帮助他们,我想他对佛法或佛陀的感恩之情是永远不会失坏的,即使长大以后,在他一生中对佛陀的慈悲也会有一种非常难忘的心情。
以佛法来帮助众生有方方面面的途径,最近我们准备安排一些法师到西藏的阿里地区弘法。以前法王如意宝去印度经过那里时,感触很深,那里的物质条件特别差,虽然对佛陀有一点信仰,但根本不知道怎样学佛、怎样念佛、怎样观想,所以我们准备派一些法师到那里。当地的生活条件非常困难,但我们要求不收任何供养,法师们的吃住全部由我们这边想办法提供,尽量在不同的地方传讲一些佛法帮助他们,毕竟学院培养出来的一些法师水平比较高,到了那里以后,相信能逐渐帮助一部分人。以前,我们学院也派过一些人到特别偏僻的地方,本来那里连佛法的名字都听不到,最后也逐渐建立了一些道场、一些团体,让人们开始念佛,这种行为在当前来讲是非常需要的!
在座的各位,大家应该想一想自己的悲心、信心、想受戒的心有没有,如果有了这三条,受菩萨戒是完全可以的。也就是说,对可怜的众生有悲心,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自己也愿意守持菩萨戒,那么,这种人不管怎么样都是可以生起菩萨戒的。〖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体。〗
——恭摘自《入菩萨行论广释》
今日开示提醒
北京时间2018年4月12日(周四)19点30分-21点30分,索达吉堪布将传讲《大乘经庄严论》第95课。
平台直播:
新浪show房间号:491755,491338, 491337
YY:78569736 ; 72383501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若想获得出世间成就,需要长期依止善知识,不能呆一两天,什么东西都没学到,生起烦恼就离开了。一定要得到善知识的摄受和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对佛法产生定解,从而活到老修到老。
-索达吉堪布
每日在线供佛
在网上供养如幻的佛,同时发愿、回向,也能产生如幻的福德。
- 索达吉堪布
请长按二维码,进入在线供佛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