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修金刚萨埵法门 清净自己的罪业
2018年5月22日,藏历萨嘎月四月初八。
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汉)
释迦牟尼佛心咒:
嗡 牟尼牟尼玛哈牟尼耶梭哈
(汉)
顶礼供养皈依本师释迦牟尼佛!
一、忏悔的必要:
《地藏十轮经》中说,佛陀的教法中有两种人没有所犯的罪,一种人从来也不造恶业,称为树立佛幢者;另一种人虽然造过恶业,但以惭愧心已经发露忏悔了,这叫摧毁魔幢者,此二者均可以说是行持佛法的人,也叫做勇健得清净者。
上师如意宝再三地讲过,作为一个修行人,最好是从小就不造任何恶业,但这在末法时代非常困难。在家人于皈依之前、皈依之后,身体上杀生、邪淫、偷盗,语言上说妄语、恶语、绮语、离间语,心里面生贪心、嗔恨心、邪见,还有诽谤佛法、摧毁三宝,犯很多别解脱戒、菩萨戒、密乘戒。包括我们出家人,也是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所致,故意或无意中犯了戒律,自己想得起和想不起的罪业相当多。要成为没有造过业的第一种人,恐怕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应希望变成第二种人——虽然造了罪业,但愿意在金刚萨埵面前发露忏悔。这就是忏悔的必要。
那么我们需不需要忏悔呢?肯定要忏悔。尤其在城市里的人,造业的确相当多,现在没有忏悔的话,罪业就会一直跟着自己,来世很可能堕入地狱、饿鬼、旁生,没有解脱的机会。所以大家一定要忏悔,懂得忏悔的必要性。
二、忏悔的因缘:
我们即生能遇到金刚萨埵法门,这是非常殊胜的缘分。学过《百业经》、《贤愚经》的道友都知道,那里面的人造了罪业以后,尽管一生中精进忏悔,但却没有得以清净,来世还是要成熟果报,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没有遇到殊胜的对境。
而金刚萨埵的修法极为殊胜,《集密意续》中云:“三时诸佛之本体具德金刚萨埵六字心咒,何者耳闻此咒语名,证明曾于众多佛尊前行事,将来必定生于金刚萨埵佛刹,蒙诸佛加持,于大乘获得定解,具备神通,拥有胜观慧眼,必定成为佛子。”所以,大家能遇到如此清净的法门,缘分的的确确非常殊胜。
在忏悔的过程中,希望你们把金刚萨埵像放在面前,一边观想一边诵心咒。金刚萨埵心咒的力量非常大,纵然不会观想,光念诵也有很大功德。但如果能观想得非常清楚,那个功德会更大。
三、能清净业障的原因:
此心咒为什么能清净业障呢?《金刚萨埵威猛三调伏续》中云:“若持诵此心咒十万遍,则破根本誓言亦得清净。”法-王如意宝在解释这个教证时说:“以前念诵十万遍的话,现在是末法时代,必须要乘以四倍,即念诵四十万遍。”在密宗当中,最严重的罪是破誓言,既然这种罪业都能清净,其他罪业就更不用说了。佛经中亦云:“何人千劫中,若造严重罪,一次极力忏,诸罪得清净。”
所以大家若以强烈的忏悔心来念诵,什么样的罪业都可以清净,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还有一个原因,金刚萨埵是一尊佛陀,他在因地时曾发过宏愿:“愿我住于罪业深重者面前,若有众生持诵我的心咒而无法净除一切罪障,我决不成佛。”后来金刚萨埵的愿力已经实现了,因此他成佛现前清净刹土。
可见,金刚萨埵心咒与其他如来名号不同,虽然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的名号都很殊胜,但每尊佛陀的发愿有别,就像同样是大学毕业,各自的专业不同一样。消除业障最殊胜的佛陀,非金刚萨埵莫属,因此我们要祈祷金刚萨埵,原因也在这里。
四、忏悔的方法:
通过四种对治力来忏悔。《宣说四法经》云:“菩萨若具四法,则能胜伏所造所积之一切罪业。何为四法?即厌患对治力、现行对治力、返回对治力、所依对治力。”
依靠金刚萨埵的加持力,再加上自己的发露忏悔,这几天大家一定要好好念诵。那怎么样忏悔呢?首先要知道自己错了,过去不管是杀生也好,犯戒也好,要深深感到十分惭愧,就像吃了毒药一样特别后悔(厌患对治力)。从此以后,哪怕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造这样的罪业,若有了这种决心,罪业肯定会清净,假如实在做不到,也要尽心尽力地改邪归正(返回对治力)。然后依靠金刚萨埵,全心全意地忏悔(所依对治力)。忏悔时,最好把金刚萨埵像摆在前面,观想在其前诚心忏悔:“我某某时候造过什么罪业,某某时候做过什么恶事……”一个一个地发露出来,依靠金刚萨埵的加持,令所有罪业彻底清净(现行对治力)。
五、具体观想: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法-王如意宝的《金刚萨埵修法仪轨?如意宝珠》。鉴于很多人都是初学者,所以最好是这样观想:
在自己前方的虚空中,云雾缭绕或者白云飘荡,观想出一朵白莲花,莲花上有一月轮坐垫,坐垫上有金刚萨埵的单身像:身色洁白,金刚跏趺坐,手持铃杵,以十三种报身服饰严饰全身。这样的金刚萨埵闪闪发光、非常庄严。
以前有些人觉得金刚萨埵的修法太复杂,一直观想不来,今天我就给你们一个简单的修法——法王如意宝的《如意宝珠》。开始时要皈依、发心,然后在前方观想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发光遍布十方,接着全部融入自己,所有众生也都变成金刚萨埵的形象,在这样的境界中回向。
嗡班匝儿萨埵吽,嗡班匝儿萨埵吽……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2017年金刚萨埵法会开示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藏族有句俗话:从多康到拉萨,要经过一座一座山,不管上山还是下山,都在接近拉萨的路上。修行也是一样,若能努力修行、坚持不懈,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在通往觉悟的路上。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