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写春秋
春风化雨育桃李
致
谢
教
师
节
三尺讲台,三寸粉笔
腾蛟起凤,绽李开桃
吐丝成锦的春蚕
润物无声的春雨
护养百花的春泥
他们始终与“春”相连
满园春色中
那盛放着的名字
叫老师
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
一个属于老师们的节日。
思念上师
虽然上师如意宝离开我们已经十六年了——到今年冬天就整整十六个年头了,现在我们每年都不断地在学习上师的有些法,原因是什么呢?其实如今我们传承当中的大多数——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人,应该是与上师如意宝的慈悲摄受力分不开的,所以我想我们每一位最好有一种感恩之心。即便跟法王的传承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能跟这些大成就者、大菩萨的智慧、慈悲结上善缘,对你而言也许有非常大的利益。
我们可能有些人是跟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见过面,也拜过师,也听过他的传承,也得过他的智慧加持;但有些人可能只不过是听过这个名称而已,实际上对他没有任何感觉,也不认识,那这种人要怎么样呢?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另一种方式来跟上师或者菩萨相应。
那有些人可能想:“为什么通过视频能跟上师连接呢?上师已经圆寂很多年了,这只是个视频,并没有一个真实的人。”实际上也是可以的,为什么这么讲呢?我们从历史上看,很多上师并没有见过他的上师,但是他上师的智慧加持一直没有间断。
上师经常讲,托嘎如意宝实际上不仅仅是他这一世的上师,应该是跟他生生世世有缘的。十六岁的时候,他听到托嘎如意宝的名称,就像米拉日巴尊者听到玛尔巴上师的名字一样,特别的欢喜,生起极大的信心。他当时就想,一定要放弃所有的一切去依止。但因为当时上师如意宝的母亲正在生重病,他就没有去。到了第二年,他母亲圆寂了。料理完母亲的后事,他跟一个道友土巴一起去依止托嘎如意宝。刚开始的时候遇到很多违缘,家里不让去,其他人也不让去。后来他在寺院里面留下一个纸条,写了一句偈颂就离开了色达前往石渠。当时不像现在这样交通方便,他们遇到了包括借宿等等很多很多情况。十七岁的时候他依止了托嘎如意宝。
我们世间当中的有些感情,跟一个真正具有信心的弟子对他上师的感情,完全是不相同的。世间当中不管是父母之情、兄弟之情或者夫妻之情,暂时可能互相特别执著,但到了一定时候,可能会变质或者慢慢淡化,有这种情况。而上师跟弟子之间,尤其是上师的加持真正融入弟子的心之后,那这个弟子生生世世都会依止这位上师,他不会只是暂时依止。暂时依止的人,说明上师的加持没有融入他的心,这一点很清楚的。
就像我们世间当中所说的孩子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一样,上师在世的时候尽量不要离开,因为不离开的原因,自己的言行举止慢慢会受到上师的影响,自己的闻思修行也会越来越进步。如果早早离开上师的话,到一定的时候自己的修行没办法增上,对此《扎嘎山法》里面也讲了很多吧。以前博朵瓦的教言集中写到两个人,一个人智慧也不错、信心也不错,但是早早离开了上师,后来修行没有成功,变成了一个商人,后来遇到一些违缘而横死;另外一个人本身信心和智慧都不是特别足,但是他唯一的一个特点就是一直长期地依止善知识,后来他就变成一个特别成功的修行人。
希望得到上师如意宝的密意、得到上师如意宝的意传加持、得到上师如意宝的慈悲与智慧,那这样的话还是需要付出的。付出什么呢?用真诚的心来经常祈祷,这样的话,你会得到真正的加持。
——2017年3月7日第104次UC开示
happy
teachers&apos
day
谨遵师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传记
我没有什么传记可写的。但有一点,凡是我依止过的上师,我从未做过让他们不欢喜的事。对任何一位上师都是恭恭敬敬、谨遵师教,这是我一生中唯一的传记。
——法王如意宝
《功德藏》云:“精进大铠慧极坚,不惜身命作承侍,谨遵师命不护己,唯以敬信得解脱。” 依止上师最主要的,其实就是倾听上师教言,依教奉行。
——《不忘》
在一切修行中,对上师依教奉行的功德最大。
——《前行广释》
闻思修行
大家应该清楚,在无边无垠的轮回中,获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得了人身之后,最有意义、价值的事就是听闻佛法。因为这对我们的今生来世有非常深远的利益,所以大家平时应将听闻佛法放在首位。 以前,有一位天子问佛:如何了知诸法,如何遮止诸恶,如何断除无义,如何获得涅槃?当时佛陀以偈回答:“由闻知诸法,由闻遮诸恶,由闻断无义,由闻得涅槃。”可见,依靠闻法能了知一切万法,依靠闻法能遮止诸多恶业,依靠闻法能断除无意义的琐事,依靠闻法能获得涅槃。
——《藏传净土法》
全知无垢光尊者于《胜乘宝藏论》中云:“末法时代,只有闻思已达究竟的人才能证悟大圆满的殊胜果位。”
——《格言宝藏论释》
闻思修行并不是今天闻、明天思、后天修,而是要像《扎嘎山法》所说的那样:“闻思修行三者必须结合起来而身体力行,就像骏马吃草、嚼草、咽草同时进行一样。”这是很殊胜的窍诀。一边听佛法,一边思维它,思维的同时尽力去行持,这就是闻思修行不脱离。
——《佛子行讲记》
续部中云:“何人俱胝劫,修十万本尊,不如一刹那,忆念上师胜。” 上师仁波切曾经开示过:“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像感恩父母那样感恩上师,像思念恋人那样思念上师,对上师念念不忘,说明你得到了一定的加持,以后信心也不容易改变,可以真正利益众生。” 祈祷上师的习惯很重要。若能经常祈祷上师,到了一定时候,许多境界会纷然呈现,修任何本尊都没有困难。但如果你这一关没有开通,想修成其他的法,确实很不容易。这是诸持明上师所传下的窍诀,上师如意宝也在不同场合中,讲过这方面的许多教言。
——《莲师七句祈祷文》
自古以来的高僧大德,都是依靠对上师的恭敬心、虔诚心、欢喜心,最终得到了心心相印的加持,令上师的智慧与自己的分别念融为一体。一旦获得了这样的境界,你所说的语言就会如理如法,哪怕只有一句,对无量众生也有不可思议的加持。
愿我们佛弟子
每一天都能忆念自己过去的老师,
把修学的功德
一一回向给老师。
更希望大家通过自己的深入学习,
有朝一日
能以佛法的智慧来反哺
老师曾经辛勤哺育的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