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智悲学子 >>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2课-窍诀&名词 返回

学习笔记|《前行广释》第142课-窍诀&名词

本课窍诀


再来复习一次中阴的诀窍


(一)临终中阴


1、修法时机

当隐没次第出现之后,就可以确定自己即将死亡。此时要抓住临终中阴的诀窍。


2、诀窍


(1)要断除所有对世间的留恋

不论是对亲人、财产或其他世间妙欲的留恋,都要完全断除。因为这些贪恋会牵引我们再入轮回,而且再回来时,也不一定投生到人间,而是在六道中轮转。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断除所有世间的牵连。


(2)要忏悔以往所造的罪业

如果是没有受过戒的人,这一生中所犯的就是一般的罪业;如受过戒,则不论是别解脱戒、菩萨戒还是密乘戒,任何违背戒律的罪业此时都要忏悔。


(3)对一生中所造的罪业不能有后悔心

如果此时对过去的罪业心生后悔,则会畏惧死亡,以致使后来要修的一系列法都受到影响,甚至被破坏。所以,这时对过去所造的罪业不能看得太重,只需在心中轻描淡写地带过就够了,不能因此而后悔,更不能对死亡产生恐惧。


(4)两点发心

A. 提醒自己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得到解脱,对即将面对的死亡心生欢喜。

a. 一般人恐怕难以达到这个境界,但修行人,或修行到一定层次的人,或对中阴解脱有相当把握的人就做得到,因为对这些人来说,死亡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可以得解脱的修行机会,这在平时是不可能有的。既然对死亡无所畏惧,且能欢喜面对,自然就能安心地修接下来的法。

b. 修法的具体内容如下:我们应当思维:自己从无始以来到现在,虽然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但却一直没有利用死亡的机会来提升自己的修行,所以到如今仍没有解脱。但这次却不一样,因为我们现在已经有了临终的诀窍,所以,自己一定要抓住死亡的机会,依靠这个诀窍而得到解脱,这是第一个发心。

B. 二是要极度渴望往生到极乐世界或其他净土

生前发愿要往生莲花生大士的刹土,或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的人,此时就要发起猛厉的渴望心。


(5)修自己平时所修之法

发心之后就修自己平时修的法,然后在这个修法中停止呼吸,能这样做是最好的。

如果平时是修菩提心,此时也不要改变,就修自他相换等法;如果平时是修本尊法,如金刚萨埵或上师瑜伽,此时就照样修,然后在修法中自然停止呼吸。若不能停止呼吸,就要反复地修,直到呼吸停止。


3、归摄

上述内容,是华智仁波切讲的临终中阴诀窍。他认为,在这些要点中,最关键的就是强烈的希求心——一定要往生净土!能在临终中阴获得解脱的,必须是上等根基的人,因为只有在生前将大圆满修得很好,才有这种可能,所以这种人不多。


(二)法性中阴


1、临终中阴到法性中阴的过渡


(1)临终中阴未解脱者的感受

没能在临终中阴获得解脱的人,就要看能否在后面的两个中阴获得解脱。临终中阴过后,就是法性中阴。


(2)不知自己已经死亡

在临终中阴的光明中,又有意识或念头出现,开始时还没有察觉到自己已经死亡,后来因为发现天空中没有太阳和月亮,脚踩在泥地上不见脚印,照镜时不见身影,才晓得自己已经去世。


(3)不见日月

中阴时的天空,像秋天凌晨的天空,只微微地透出一点光,天上没有日月。因为人在脱离肉体以后,就离开了气脉明点,所以也脱离了中脉。中脉的上下两端有红白明点,而日月正是红白菩提(明点)的显现。人活着时能见到日月,就是因为有红白明点;而死后却不再有红白明点,所以就见不到日月。


(4)进入法性中阴

因为此时能看到自己的尸体,看到亲友在哭泣,并看到自己生前住过的房间等等,所以才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已经死了。但有些人仍然会跑到亲友前高喊:“你们不要哭啊!我在这儿!”可是,因为亲友们都听不见,所以也不加理会,死者便会因此而生起瞋恨心。此时,法性中阴的景象就开始显现。


2、法性中阴的现象


(1)现象

在法性中阴时,会出现地水火风四种恐怖的声音。水声像汹涌的海涛声,地声是如同整座山崩塌下来的巨大恐怖声,火声像大森林在燃烧的声音,风声是犹如一连串的巨雷声。然后出现红、黑、白三种悬崖,虽然这三种悬崖实际上是贪瞋痴的现象,但因为不能了知,所以会生起极大的畏惧。继而,又会出现寂静金刚、五方佛,最后是忿怒本尊。


(2)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在活着时,呼吸的气不是在中脉,而是在左右二脉;在死亡以后,气就会自然回到中脉。当气回归到中脉以后,就会现前心的本性。心的本性有显空两方面,空的部分在生死之时都没有什么差别可言,但在显现上,死后就会有这些本尊的出现。


3、法性中阴的诀窍


(1)要克服恐惧心态

如果不是学密的人,此时会极端害怕。就算是将五部大论学得再透彻,戒律再清净,平时闻思再精进,如果只学过显宗经典,而没有学过密宗的临终诀窍,此时仍然会非常惧怕。由于惊恐万分,就四处寻找依处,但始终找不到。法性中阴的过程就会在这样的惊慌中度过,而根本无法在其间掌握任何有用的时机。如果是学密的人,哪怕是最下等的根基,此时至少能认出这些都是常见的本尊,就不会太惊吓,也才有机会修习中阴法。因此,相对来说,修习密宗的人更容易把握在这个阶段获得解脱的机会。


(2)要了知这些都是心的现象

当四个恐怖的声音、三种悬崖、四十二尊寂静本尊、五十八尊忿怒本尊出现时,首先绝不能惧怕,继而要了知这些都是心的现象,并且要知道这些声音和悬崖对自己不会有任何伤害,因为自己已经脱离了肉体,虽说有一个梦幻般的身体,但这个身体不会受到外在的影响,所以无需害怕。就是要这样安慰自己,从而断除恐惧。这是你心的本性现前,不是魔,所以你要放下所有的恐惧。


(3)熟悉忿怒本尊的像容易认识

当本尊出现时,要认清他们只是本尊而已,没什么好怕的,这点极为重要。

经书中讲的诀窍就是生前要多看这些忿怒本尊的像,要认得这些忿怒本尊。譬如忿怒本尊中也有忿怒的五方佛,大幻化网则有一百尊本尊,这些都有唐卡可以请,对每一个忿怒本尊手中的法器、面相、身形都要熟悉。在中阴时,这些本尊一定会出现,因为他们都是自己内心的现象。


(4)获得解脱

中阴时本尊的出现是必然的,而我们当前能做的,就是去认识他们,只有这样,在中阴见到本尊时,才不仅能认出,并且可以知道他们都是自己心的本性,然后祈祷本尊加持自己在中阴时能得到解脱,这是较低层次的诀窍;而高层次的诀窍,是了知本尊是自己心的本性,之后就安住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外在本尊的现象此时会逐渐消失而融入心的本性之中,如同修金刚萨埵时,最后要化光融入空性一样,中阴时也会有这样的次第。以上是法性中阴的诀窍。


(三)有中阴(轮回中阴)


1、有中阴的现象


(1)中阴身的身体相状

A. 按照小乘《俱舍论》的观点

它与来世是同一引业,比如来世转生为天人的业,叫做引业,引业相同的缘故,中阴身与来世的身相相同。

B. 大乘论典和密宗说法

密宗说中阴如果有八天,人死后的前四天是人的形象,来世若转为天人,后四天就是天人形象。但这也不是特别固定的,因为众生的业力不可思议。《俱舍论自释》里,世亲论师也说:佛尊言,众生之业不可思议。所以,有些众生变成中阴身的刹那就变成来世本有的形象,有些中阴身一直是前世的形象。


(2)中阴身的颜色

如果来世转生到地狱,则中有身如同被火焚烧的树干一样;旁生如烟,饿鬼如水,欲界天人与人类的中有身如金色,色界的中有身是白色,无色界不存在中有,因为无色界无有色法的缘故。


(3)中阴身的体积

欲天与人类的中有身如五六岁的孩童,体积比较大,是中阴身五蕴聚合的一种形象。


(4)中阴身的时间

《俱舍论自释》当中世友论师认为:中阴身的时间一般是七天。有部其他论师以及经部宗认为,中阴的时间不能固定,因为因缘未聚集之前,始终不能投生。有些中阴身在中阴界呆了几年,一直没有找到投生的地方。密宗当中也说,个别众生死亡三年了,还没有投生。


2、有中阴的来临

虽然很多人都能在法性中阴时得到解脱,但业障深重的人在这个阶段还是不能解脱,在五方佛及忿怒金刚等等都过去之后,就要开始投生,这就是有中阴或轮回中阴的开始。


3、有中阴的投生前兆

在有中阴时,会出现很多投生的前兆:四周像是在刮风下雨,又感到寒冷,并急于找一个可避雨的地方,这就是快要投生的征兆,而且是要投生到恶趣;或是看到楼阁亭台花园等,并想要进入,这就是投生到善趣的征兆。将要投生时,就会看到父母交合,如果要投生为男人,就会对母亲生贪心;如果要投生为女人,则会对父亲生贪心。


4、有中阴的诀窍


(1)清净观

在有中阴的阶段,最关键的诀窍是持清净观。所谓的清净观,就是在看到他人的不足或短处时,心中不起邪见。譬如,在脸上有污垢时去照镜子,镜中就会显出污垢,但这些污垢不是镜子里有的,而是脸上的。因此,在看到他人有所不足时,也要思维是自心不清净,而不是他人有过失,并将这些人都观想为本尊、上师及大悲观世音菩萨,继而将他们观想在头顶并猛厉祈祷。


(2)利用诀窍防止投生

在看到这些前兆时,就要持清净观,并利用诀窍来防止投生轮回:

A. 要将父母观想为上师佛父佛母,并向他们祈祷、顶礼、做意幻供养、求法。虽然这时已是中阴的后期,马上就要投生,但还是有可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B. 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把上师佛父佛母观想为任何本尊佛父佛母或大悲观世音菩萨,做意幻供养,并猛厉祈求以获得加持和成就;

C. 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坚决断除对父母的上述贪心;

D. 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所有中阴现象都是自己内心的幻觉,都是如梦的假象,所以不能执著;

E. 如果还未能防止投生,就要了知一切现象都是心的显现,心的本性本来清净光明,然后专注于光明的境界之中。依靠这五种诀窍,就一定能防止投生而获得解脱。


参考资料:《俱舍精钥 》《慧灯之光》等

幕布链接:https://mubu.com/doc/3EKat2gL50


编写师兄:定解B11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2-定解B11-008


名词解释


原文:“境为自现了义密严刹”,首先将自己居住的地方,观为自现的密严刹土。

密严刹

解释:指以身语意三密所庄严,为如来所依止之真如法性自受用之净土。又作密严国、密严佛土、密严佛国、密严世界、密严道场。此净土乃修得之果圆满,远离诸过患,具足智慧、神通之观行者所依止之处。又此净土以如来藏无垢净识为体,密教特指为法身大日如来之净土,盖若以九识拟配五佛,则第九阿摩罗无垢识相当于大日如来,故此以无垢识为体性之净土为大日如来之住处。此净土为密严经所说金刚界、胎藏界二部法身之依处,亦相通于华严经所说之华藏世界、净土门所说之极乐世界。

——佛学大词典


    编写师兄:定解B15

审核师兄:定解B01

档案编号B07142-定解B15-004

文章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