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红史》(14) 返回

《红史》(14)

求学足迹 2021-12-12



蔡巴.贡噶多吉 著
东噶.洛桑赤列 校注
陈庆英 周润年
西藏人民出版社

 

十四教法传承戒师传承

因明传承


班钦戒律传承,有教法传承(299)、戒师传承(300)、因明传承(301)。西藏持律者的不同分法有:


一、释迦牟尼传给迦叶波尊者,迦叶波尊者传给庆喜,庆喜传给麻衣,麻衣传给小护,小护传给黑色,黑色传给有愧,有愧传给善见,这是《杂事律》中的说法。《楞伽经》(302)中说,释迦传给迦叶,迦叶传给庆喜,庆喜传给麻农,麻衣传给乌巴古跋达,乌巴古跋达传给有愧,有愧传给斯杂迦,斯杂迦传给布达辛底,布达辛底传给布达玛底,布达玛底传给洛玛格隆孜布,洛玛格隆放布传给苏那夏底,苏拉夏底传给马鸣,马鸣传给夏布,夏布传给龙树,龙树传给阿扎雅提婆,提婆传给罗眼罗、罗喉罗传给山迥南底,山迪南底传给比丘阿罗汉,比丘阿罗汉传给拉噶雅夏,拉噶雅复传给古玛热,古玛热传给夏雅达,夏雅达传给巴苏班达,巴苏班达传给阿南达,阿南达传给什里那雅夏,什里那雅夏传给格隆僧格,此后,教法传承不再用由一人传给另一人的办法。


二、西藏的戒师传承是,正觉佛陀、舍利子、罗睺罗、仙人罗睺罗、龙树、清辨、意希宁布、喜瓦措(静命)、喜瓦措传“七试人”中的巴·然达(桑希),巴然达传李·桑结意希,桑结意市布传迦·沃乔扎,迦·沃乔扎传约·格迥、藏·饶色、玛·释迦牟尼三人。


有的人说是喜瓦措的弟子噶玛拉锡拉,他传约·格迥,约格迥传喇钦,喇钦传卢梅。又有的人说是巴·然达传拉隆·热觉央,拉隆·热觉央传喇钦。约·格迥的受戒弟子是喇钦,喇钦传给巴贡·意希雍仲、仲·阿扎雅意希坚赞,意希坚赞传给卫藏五人(或说是六人、十人)。


有的人说是喇钦传给雅贡和沃哇尼丹扎巴二人,他们二人传给努扎·贝吉旺秋和属庐·协迥乃二人,贝吉旺秋和协迥乃二人传给尔穷协扎和琮二人,琮传给卫藏来求法的人。卫藏五人的说法是卢梅·喜饶楚臣、松巴意希洛追、章·意希云丹、加上洛、冲二人、卫藏六人的说法是以上五人再加巴热。卫藏十人的说法是卢梅·喜饶楚臣,章·意希云丹兰·喜饶扎拔、巴·楚臣宁波、热论楚臣迥乃,这是卫地五人,洛敦·多吉旺秋、冲喀·喜饶僧格、乌巴德噶热、沃杰兄弟二人,这是藏地五人,总计为十人。


有的人说,卢梅、章、巴、热、洛、冲这六人是随从喇钦受戒,其余的人是后来随从琮·意希坚赞受戒,有这样前后之别。还说松巴·意希洛追、噶米·云丹雍仲、玛·释迦绎曲等是琮的受戒弟子,在卢梅之后从琮那里受戒。其他人先动身返卫藏,他们在垄塘地方追及,一起回到卫藏。卢梅的受戒弟子有尚那囊·多吉旺秋、俄绛曲调乃、兰·意希喜饶、朱美·喜饶扎,他们被称为四大弟子,此外还有隋等许多人。朱美的受戒弟子有云徐·嘉哇沃,云徐·嘉哇沃传博硕果,博硕果传扎巴恩喜,扎巴恩喜传穹·仁钦扎,穹·仁钦扎传嘉都、大师恰巴等人,嘉都传孜巴·宣努僧格,孜巴·宣努僧格传贝丹卓,此后又有许多传承。


还有卢梅、兰·意希喜饶、兰·楚臣强、兰·索宣、兰·迥乃拔、释迦叉扑、意希扎、康巴佐钦、洛追扎巴等传承,以后有乃巴、嘉色岗巴等继承者。洛敦的受戒弟子为吉·意希旺波、玛塞哇喜饶,他们二人传甲·尼瑛居巴、巴德觉色、巴德盆、细波协僧等人,以后有觉摩隆巴等继承者。


上部戒律传承(303),达那希拉和遮那弥扎二人的弟子是尼泊尔班智达释迦塞那,他传法给达玛巴拉,达玛巴拉传给扎祁普龙译师,普龙译师传给“达”的觉都增,觉都增传给象雄都哇增,都哇增传给兴摩且绛曲僧格等人,后来分裂,只有少数僧人继承其传承。


戒律典籍的传承(304)是,佛陀、优婆离、庆喜、麻农、小护、有愧、黑色、善见、心无降、功德光、释迪沃、却吉喜年,释迦沃与却吉喜年二人传给僧格东巾,僧格东巾传给达那希拉与遮那弥扎二人,他传给属庐·鲁易坚赞,鲁易坚赞传给约格迥、藏饶色、玛·释迦牟尼三人,这三人携带戒律经典前往北方胡人地方,因语言不通未能传布。又到多康地方的丹底寺,有衮先塞拔跟随他们出家,起名为格哇塞,并向他们学习戒律,又传给琮等人。卢梅从琮那里得到律典,传给隋·多杰坚赞,隋·多赞杰坚传给四位弟子,即:绒卡浦地方的乃波.扎巴坚赞、噶曲的波琼·楚臣迥乃、郑巴·喜饶沃、甲地方的兰·楚臣绛曲。除郑巴以外的三人传承兴盛。特别是乃波的弟子。乃波的弟子索巴楚臣喇嘛,波琼的弟子娘.参巴仁钦喇嘛,郑巴的弟子郭青巴意希喇嘛,三人听受的经论甚多,被称为甲地的三位喇嘛。


上都传承为,达那希拉和遮那弥扎的弟子为尼泊尔人释迦塞那,释迦塞那传达玛巴拉,达玛巴拉传扎祁普龙泽师,普龙泽师传“达”地方的觉都增,觉都增传隋喜协。甲都传给弟子吉波楚帕、察绒巴都增、玛措强多、恰都、夏米闷朗沃等,难以数计。巴恰哇、散次哇等是从甲地传受。夏米是察绒巴的再传弟子,是恰都玛措的弟子。从恰都传出的弟子有仔巴宣努僧格,从娘堆喀龙传出伯各支、桑结雄巴、阿尔多哇、那瑛、日散朵巴、扎喜岗巴,从觉丹多吉贝传出的各支等。恰都的弟子还有贝钦意希雍仲,他的弟子为堪布熏巴,堪布熏巴的弟子细波协意等,噶哇东巴都是恰都的传承(305)。吉波楚帕的弟子为达尔都哇增巴,他的弟子是东都哇增巴等人以及乃巴教法的继承人等。夏米的四位著名弟子为甲都尔地方的鲁噶都增、羊湿地方的觉丹巴楚、巴底觉色、特玛朵宣等。从特玛的弟子南交强森传出的有觉波新寺的桑结觉色、扎紫哇敦南、拉根敦贡巴等人。鲁噶是甲都尔地方的人,夏米住在玉泽地方,察绒巴活动在察绒和布古多地方。黑如等持雅隆戒律传承的人和仔噶哇桑钦巴、错那哇等都是由察绒巴传出的。此外,特玛朵宣又是特玛噶哇钦波达玛僧格的再传弟子。



重要名词解释:

299)教法传承:按佛教说法,自释牟尼任命的他弟子叶为教主后,历任教主都从自己的弟子中择优秀者继承教主职位,称为教法传承。

300)戒师传承:(1)授出丘戒的堪市传承,西藏后宏期最早的传承是从喇嘛贡巴饶色到卫藏的十位贤者,他们的传喇钦传承2)藏历第饶迥鸡年(公无1204年),喀且班钦释室利到西藏后,给报多人授比丘戒,此后分成了四部传承,称为“班钦传承”。(3)有时也指掌管西藏各个寺庙政教大权的堪布的传承,此处系指前二者.

  (301)因明传承:一般指《根本续》和《注释续》,此处应理解为教授佛经五部大论中的因明论的传承.


302)《楞伽经注释》:《楞伽经》是在公元八世纪由西藏译师桂·却祖从汉文和梵文本翻译成藏文的,《楞伽经注释》是由印度的桑波大师写的,《楞伽经》收入丹珠尔显宗部的〔42〕函中。《楞伽经注释》由桂·却祖翻译,收入丹珠尔显宗部的〔43〕函中。


(303)上部戒律传承:十世纪末,阿里古格王天喇嘛意希沃迎请东印度班智达达玛巴拉,在阿里建立僧伽和戒律讲习院,由其弟子三巴拉等人发展为“上部戒律传承”。


(304)戒律典籍传承:十世纪中叶,西藏佛教“后宏”时,由喇钦贡巴饶色的弟子卢梅楚臣喜饶和松巴意希洛追等人在西藏建立多部僧伽,大大发展了戒律的讲习。参见《青史》〔2)函和《贤者喜宴》(8)函。


305)恰都传承:格西恰都哇贞巴尊追拔的戒律口头传承,见《青史》[2]函85行——97行。《贤者喜宴》(8127行——136行。




(本文资料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掉!)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