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依此原因,他们将很快获得佛果!
菩萨先前行持时,行此般若无疑知,
闻即彼起本师想,依此速证寂菩提。
这里讲对般若法门有信心、有信仰,有特别大的功德。
有些菩萨在先前的生生世世中,已行持这样的般若法门:他们首先在有缘的善知识前听受,然后在实际行动中思维、修行。因为生前就创造了这么好的因缘,所以来到这个世间,就会因种种因缘而听受般若,此时也不会有任何怀疑,里面的内容也很容易了解。
从我个人来讲,我对般若法门、往生极乐世界等大乘法没有任何怀疑。只不过自己很惭愧,因为有时候智慧跟不上。但有些人并不是这样,一讲到般若空性,要么特别害怕、要么不愿接受,有各种各样的疑惑,或者以蔑视的态度来对待。讲极乐世界时,也有种种怀疑。正是为了遣除对往生极乐世界的怀疑,智者大师才造了《净土十疑论》,麦彭仁波切也写了《净土教言》。但很多人对诸如此类的大乘法始终抱有怀疑。虽然我不敢说自己前生闻思了多少,但在即生中,对这些法门确实信心十足。
接着前面讲:而且,在听闻到般若法门时,他们还会对般若生起本师想。《耳饰经》云:“末法五百年,我现文字相。”佛陀亲自说:末法五百年时,我以文字相来度化众生。《中观四百论》也说:依靠这样的空性法来获得解脱。正因为如此,大家对般若法门,不管是法本还是内容,皆应本着佛陀想。
依此原因,他们在很快的时间中,必将获得寂灭的菩提正果。当然,这也是我最近要求,有智慧的人对般若法门一定要反反复复闻思修行,且要通达般若法义的原因。的确,我们在学院呆多长时间也很难说,外面有缘的佛友依靠光盘或书本来学习的机会也很难得,所以在有机会时,大家一定要将般若领悟于心。比如上世间的培训班,若没掌握应该了解的技术,那以后也不会有这个机会;读大学时也应精通所有学习的课程,如果把时间浪费掉,后来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机会。在学院很多人很精进,把时间、精力全都利用起来,废寝忘食地学习;但有些人并不是这样,可以说得过且过、虚度光阴,这就不太好。总之,大家一定要把般若法门当作真正的佛陀那样来对待。
而这样的般若法,也被无数天龙八部及白法方面的护法神保护着。以前唐玄奘受众人劝请,决定翻译《大般若经》,但因当时年龄比较大,京师事务又多,觉得自己不一定能翻译完,于是请求朝廷迁往玉华寺翻译。当时参与翻译的人给他建议:能不能像鸠摩罗什大师那样,删繁去重、着重意译?后来他也答应了。但答应的当天晚上,就做了非常可怕的恶梦,或老虎追赶,或身处悬崖,感受了极难忍受的痛苦。在特别恐惧的状态中惊醒后,他全身出汗,特别害怕。后来他再三思维:觉得以略译的方式完成《大般若经》的翻译,护法神和诸佛菩萨不开许。于是第二天在大众中宣布:《大般若经》要广译,一个字也不能漏,字字句句都要按照梵本来译(当时有三种梵本)。宣布的当天晚上他就做了非常稀有的梦:诸佛菩萨的眉间发光照在自己身上,自己用各种各样的灯、花供养诸佛菩萨,以及自己坐在高座上为众生宣说妙法,受到众人赞叹、恭敬、承事等。经过四年时间,《大般若经》终于一字不漏地全部翻译完毕,大师也认为诸佛菩萨一直在保护着。当然,在翻译的过程中,其他参与者也有非常吉祥的梦兆。另外,在本来不是花开的季节,殿侧的两棵树数数开花,而且每一次都开六朵,象征六度到彼岸。
通过一些故事或历史就可了知,我们对般若法门真的应该本着佛陀想。如果有信心,般若绝对是佛陀;如果没有信心,即使佛陀或高僧大德亲自来到面前,你也不一定认可,就像善星比丘和提婆达多一样。所以只要有信心,我们平时携带般若法本,就和佛陀在一起没有任何差别。而我们即生能遇到这样的般若法,肯定是多生累劫积累善资粮的果报,所以大家皆应以欢喜心来恭敬般若,这样也就创造了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