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连载
第114期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
中善经义篇
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应观佛法性,即导师法身,
法性非所识,故彼不能了。[1]
[1] 此偈在藏文中有,汉地玄奘、义净的译本中也有,唯独鸠摩罗没有翻译,可能是梵文中缺漏或整理者疏忽所致。
佛陀的每一种相,都是以无量福德而成就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不?”
须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
“须菩提,你是怎么想的?可否以三十二种清净妙相来观如来?”
须菩提回答:“可以。因为在名言中,佛陀具足了三十二种妙相。”
在名言中,佛陀确实有万德庄严的三十二相。每一种相以何种福德而成就,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均有详细介绍。
《金光明经》说:“世尊百福,相好微妙,功德千数,庄严其身。”了义的大乘经典,如《如来藏经》中也常提及佛的相好。因此,须菩提说以三十二相能见到如来,名言中可以这样承认。
三十二相也有胜劣之别
在这里,佛陀和须菩提作了一个辩论,说他这种回答不是很圆满:
佛言:“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
佛说:“须菩提,若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那转轮圣王也具足三十二相,他也成如来了。”
这是一种文字上的辩论,须菩提说“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陀从词句、意义两方面破了他的观点:
词句上:若认为见三十二相就是见到了如来,则有“转轮王也成如来”之过。《本生传》中讲,释迦牟尼佛刚降生时,净饭王请相士来看相,相士说他如果不出家,就会成为一代转轮王,出家则会成为佛陀。由此可见,转轮王也有三十二相,这里,须菩提在词句上有漏洞。
意义上:三十二相有胜劣之别,不应一概而论。《俱舍论》说:佛陀的三十二种妙相,在庄严、明显、圆满方面,远远胜过了转轮王。比如,佛陀的肉髻生在正中位置上,而转轮王的肉髻偏左或偏右,不是非常庄严;佛陀的三十二相十分明显,而转轮王的若不详察则看不出来;佛陀的相好圆满无缺,而转轮王的相好尚有欠缺。
尽管都是三十二相,但怎能以转轮王略为逊色的三十二相观如来呢?
长按二维码关注
智悲德育
以善存心 以德存世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
版权归属智悲德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