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变成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了 |《楞严经》48导读
精彩摘录
1
阿难认为因地的这种发心跟果地是肯定不相同的,因地是有分别心的,果地的时候没有分别心的,他心里想的是这个。
佛陀不同意。如果你因地的心是无常的,果地的心是常有的,那这两个是肯定不相符的。我们众生在因地的时候,如来藏是已经有了,果地的时候,只不过它现前而已,没有什么新的佛出现,主要给他讲这样的道理。
2
佛陀直接给他讲得很清楚,如果你认为就像现在你正在想的,在因地的时候,以有生有灭的一个心来修,然后你这样求佛以后,到了果地的时候,有不生不灭的一种觉悟,或者是不生不灭的一种智慧要现前的话,那这是无有是处的,这是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3
包括我们的身体也好,四大也好,所有的器情世界是有为法的,它是可生可灭的。然后我们的心性如来藏,像虚空一样的,它是从来都是不生不灭的,谁也没有听过,没有见过虚空被破坏了,虚空已经死了,虚空已经生病了,虚空已经现在不开心了。有没有这样?绝对不可能有的吧。那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真正如来藏的本性实际上就是这样的。
4
从我们的身体来讲,大家都知道我们身体里面的骨骼,包括比较坚硬的这些部分,都可以说是地大;然后我们身体里面的各种什么血呀、脓啊,黄水啊、液体啊这些方面,湿润的地方就是水大;然后身体的这种温暖、温度、热度,这些方面是火大;然后身体的包括呼吸也好,动摇也好,这些所有的动摇和运动就是风大。这是身体而言,它是以地水火风四大组成的。
这样的四大所缠绕以后,也就是说我们这个身体由这样的四大组成的,因为这个因缘,实际上它已经分开了阿难你为主的,你们相续当中的“湛圆”,湛然、清净、圆满的“妙觉明心”,也就是说光明如来藏这个明心。
其实四大的这种外在的因缘,这种四大的扰乱介入到我们的相续之后,我们本身都是有这种圆满的、湛然的、清净的,恒常的、不变的如来藏,但是这个如来藏就开始动摇了,就开始分开了。
分开为什么呢?“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比如说眼睛看到的外面的色法、耳朵听到外面的声音、鼻子嗅到的外面的味道、舌头品尝到的味道,(是吧?鼻子是嗅气,是吧?)然后身体感受到外面的触觉,意识觉察到外面的法等等。这些就出现了,我们六入,或者是各种色声香味触的这种现象。
我们众生,其实本来是自己菩提妙觉是很清净的,但是依靠四大,我们每个人的这种情况都不同的,就出现了五浊。
5
什么叫做是“浊”?下面讲一个浊的比喻。
如果把尘土放在干净的水里面的话,那这种土石的本性已经失了,因为水本来是干净的嘛,土马上可能融化了,原来有质碍的已经失去了,然后“水亡清洁”,水的清净也消失了。
这样以后,“容貌汩然,明之为浊”,“容貌汩然”,因为刚才这两个化学物搭配一样,这个时候可能它的颜色、形状,全部都是“汩然”,这里说这两个物质混在一起的时候,原来清净的水现在就变成浊染了,原来那个有质碍的土粉,现在都是跟水融入一起,所以说已经就成了一个浑浊物,浑浊液体。
这样的话,他想说的是,我们身体跟如来藏,两个都混合在一起的话,最后就变成一个不伦不类的东西了。所以我们现在好像似懂非懂的话,也是这个原因。
讲解全集,请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