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颗钻石的约定(94)
每 日 背 诵
365颗钻石
6月19日 佛历2564年
【第94颗钻石】
དབུ་མ་རྩ་ཤེས་ལས།གང་ལ་སྟོང་པ་ཉིད་རུང་བ།།དེ་ལ་ཐམས་ཅད་རུང་བར་འགྱུར།།གང་ལ་སྟོང་ཉིད་མི་རུང་བ།།དེ་ལ་ཐམས་ཅད་མི་རུང་འགྱུར།།ཞེས་གསུངས།
《中论》:
以有空义故, 一切法得成;
若无空义者, 一切则不成。
消文
因为有空性的缘故,一切法才得以成立;如果无有空性,那么一切法就不能成立。
广释
此颂主要讲,承许万法的本体是空性乃一切功德之源,而承许万法的本体不空则是一切过失之源。
本颂从字面上看似乎很简单,其实它的含义极为深奥。
一切缘起法都是空性,也正因为是空性才可以缘起,所以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间名言,反之则无法安立。
《显句论》云:对方的意思是,有空性则苦集灭道四谛等一切法都无法安立。但实际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了空性,四谛等万法才得以建立,如果万法不空则成了常有,如是则无法建立四谛乃至一切万法。
具体而言,正因为一切万法是空性,所以当各种因缘具足的时候就可感受痛苦,也可以断除痛苦的来源——集谛;也因为是空性,为断除集谛而修持道谛以及最终现前灭谛都是合理的。
同样,四果和四向等僧宝也都可以安立;僧宝相续中的证法以及教法也合理。如果僧宝和法宝能安立,那么最究竟的佛宝也可安立。有佛法僧三宝,则能安立世出世间一切罪业和福业,进而一切世间名言都能得以合理建立。
总之,只有在空性的基础上才能安立一切世俗名言。
《般若灯论释》中引佛经来说明这个道理:“如《文殊道行经》说:“佛告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起,即解苦谛;若见一切诸法无住,即能断集;若见一切诸法毕竟涅槃,即能证灭;文殊师利,若见一切诸法无自体,即是修道。’以是义故,摩诃衍中圣谛道理得成。道理成故,智慧得成,智慧成故,一切皆可。”
相反,如果一切万法不空,那么苦集灭道四谛乃至世间一切名言都不可能成立。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万法若有一成实,诸所知成永不现,万法无一成实故,无边所知了分明。”上师如意宝经常引用这个教证,还举了一个比喻说明这个问题:正因为一切万法的本体不存在,所以在一面小小的镜子中就可以显现山王在内的器情世界;如果万法不空,那这一切就无法在镜中显现,人们也无法见到这些影像。
这一道理通过观察自己的心也可以体会。比如,如果嗔恨心不空,那它就不能有产生、安住乃至消失的机会;正因为嗔恨心的本体是空性,所以当因缘聚散时才有生住灭的显现。
【温故而知新】
4、一直爱,不容易
5、是宝贝,不是包袱
6、不是神话,是智慧
排版 | 一心一意
图片 | 嘉黛
约好一起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