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竟然可以如此优秀|《从拖延到自律》打造远离拖延的环境(下)
《从拖延到自律》
第二期
我们要分享的第一本书,书名为《从拖延到自律》。为什么选择它呢?因为现如今包括乐园宝宝在内的许多人,都存在拖延的问题,明明内心很想精进努力,可就是无力摆脱“一听就会,一练就废”,“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的丧循环。
●●●
如果你想找一群小伙伴和你一起抱团成长,可以加入我们的优秀打卡群:
这里面没有任务,只有陪伴,每个人在群里打卡自己的小目标,所以不要有担心任务完不成的顾虑哟。
▏▎▍▌▋▊ 星期一
打造远离拖延的环境
训练03:远离假装努力的积极废人
“积极废人”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总喜欢给自己立flag,但却永远不去做的人。这些人通常在心态上积极向上,行动上却宛如废物,总是假装努力,时常为自己的懒惰感到自责,日子就在一天一天的消磨中过去了。对于“积极废人”,网友的总结 很到位:间断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
这类人常常深受拖延症之苦却不愿意做出改变,总是把过多的热情消耗在树立目标上,却极度缺乏执行力。努力都是在口头上,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却只想着逃避。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如果我们总是和爱拖沓、不自律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被同化。一方面我们要远离“积极废人”,另一方面我们要避免自己成为这种人。
如何避免成为积极废人呢?有以下几点建议:
1、少立flag。正所谓“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我们在定目标的时候要客观、慎重,这一点十分重要。我经常看到有一些人,经常打着“为了变成彩虹”的旗号做这做那,却没有一件事情能够一门深入,这样是很难达成所愿的。
2、不要用战略上的勤奋掩盖战术上的懒惰。积极废人通常有这样的特点:他们一面喊着要加油努力,同时埋头工作或学习,却从不想着改变一下策略。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努力固然重要,但方法也很重要。正确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但“积极废人”们通常懒得思考,自以为自己努力了,其实只是下蛮力罢了 。比如说你每天做很多正能量堆积瑜伽,但为什么收效甚微呢?要知道,最好的给予不是一定要擦多少遍盘子,虽然擦盘子很殊胜,但最好的给予是放下对一切自己认为珍贵物品的执念,倘若内心始终放不下,或是目的不纯粹,那么擦多少盘子都是无济于事的。心的出发点是最重要的,而不仅仅在于行动。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没有达成目标,问题可能就出在心上——方向搞错了,再多努力都是白费。
3、主动远离懒惰、不自律者。远离一样事物就是避免成为他的最好办法,要想避免成为积极废人,首先要远离这样的人。情绪是会传染的,不良的习惯也是一样。网上流传一段话:“你把性格交给星座,把努力交给鸡汤,把运气交给锦鲤。然后对自己说:‘听过那么多大道理,却仍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积极废人”们的真实写照。有一些专业人员经常说:“哎,我怎么学了这么多年,还是烦恼深重、一无所成啊……”如果不是过分谦虚,那就真的应该反思自己为什么原地踏步了。是不是应该工作的时候用来娱乐,应该专注的时候在网上撒欢?那些我们偷过的懒,挥霍掉的时间,浸泡在垃圾娱乐里的时光,总是会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壁垒,以另一种方式惩罚不努力的人。
训练04:让自己的生活尽量规律化
缺少计划、生活不规律甚至黑白颠倒,成了很多拖延症患者的“心头恨”,纵然内心十分痛恨这样的自己,仍然控制不住。原本应该工作的时间去逛街,应该好好休息的时间拼命赶工作,白天能做的事情偏要拖到晚上做……时间分配不到位,久而久之身体也是支撑不住的。人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工作效率自然高,如果你颓废、疲惫、恐慌,怎么能充满激情地工作呢?
真正规律化的生活是,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事情,不要让一件事情上的焦虑影响另外一件事情的进行。此外,睡眠也同样重要。《庄子》有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揭示的正是这样的自然规律。在千万年的演化中,人类逐渐找到了最佳生存方案,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有规律地运转,各个人体器官也是如此。规律的作息才能带来良好的精神状态,人在精神状态好的时候,效率自然会高。如果总是半夜刷手机、玩游戏,睡眠不足肯定会影响状态,拖延也就不可避免。让自己的生活规律化,在愉悦的状态下做事,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下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的生活更加规律:
1、制订计划、合理分配时间。我会为自己的一天做一个大体的规划,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合理分配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先念清洗瑜伽,并在固定时间内完成洗漱、吃早饭,之后做一些八段锦、艾灸等,再开始日拜式、打扫卫生、看书学习等等。大家可以尝试给自己列一个日程清单,对应时间和事项,每天按部就班地进行。
2、给自己留出独立的工作空间,减少干扰因素。尽量给自己创造一个不被打扰的环境,哪怕是阳台上的小角落,也有助于提升专注力。
3、将休闲娱乐与工作明确划分开。书中的这一点建议我并不是完全认可。在时间规划上,我们可以将专业训练与娱乐的时间区分开,但作为专业行者,我们更要学会将智慧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事实上,在任何时候都应当训练自己保持觉知。
4、设置自我奖励机制,按时作息就奖励自己一个小礼物。我一直就是这样做的,在一段时间内如果完成了既定的功课,我就会给自己发一个小奖励,比如昨天我就给自己买了一件衬衣,让自己高兴一下。
5、让家人或朋友帮忙监督。如果你找不到结对子的伙伴或集体,非常欢迎加入我们的打卡圈哦。
6、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处理未完成任务。我一般会利用饭前饭后,或是两个任务的间隙看看手机,回复和处理一些微信消息,其他时间我都会尽量把手机扔的远一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消息,包括朋友圈,我可能会选择不看、不回复了,我知道这样可能显得我朋友圈道德不太好,但想要实现最远大的彩虹目标,每一寸光阴都必须善加利用。
7、睡前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关机并收纳到抽屉里。这一条我正在尝试,有时候因为看时间或想听课等原因,还是难免要拿起手机。其实关机睡觉有助于提供睡眠质量,也能防止“鬼扯手”般的熬夜现象。按时睡觉、准时起床,睡前远离手机,让我们一起努力尝试吧。
其实,规律化的生活并没有那么难,坚持一阵子就会成为习惯,人体的肌肉记忆是非常强的,同样你每天在什么时候入睡什么时候醒来也很容易养成习惯。很多人怀揣着“一步登天”式的想法,想要在短期内完全摆脱拖延,这未免操之过急。而停下脚步来,多关注生活本身,让作息规律带动我们工作、专业修炼上的规律,进而走出拖延。
训练05:及时疏解内在的消极情绪
情绪会影响人的工作状态,也是导致很多人拖延的原因。我们总是会关注一些“干货”,一些教我们快速提升自我的方法,却很少着眼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人在积极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可以将能力发挥到极致。同样,如果一个人沮丧、失落、忧郁,那么他的能力必然会折损。我认识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他能常年如一日的完成每天既定的功课,但内心却总是郁郁寡欢,于是他问我:“你怎么每天那么高兴呢?”我说:“我没有你那么自律,甚至经常贪玩,但是我会时刻观察自己的心,如果有负面情绪,我会用专业的方法立即化解它。”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这并非他的谦逊之词,控制情绪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当我们陷入消极情绪中,要如何快速走出呢?
1、倾诉,给压抑的心情一个出口。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容易悲伤,只是一直被压抑的情绪需要一个出口。这时,我们不妨向自己的好友或伴侣倾诉一番,当然如果你不喜欢向身边的人诉说不快的话,你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
2、进行自我审视,找出消极情绪的根源。这里所说的自我审视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叩问自己的内心:是因为什么而沮丧,因为什么心生不快,也就是说“丧”的源头是什么。这个问题搞清楚之后有助于对症下药。
3、积极寻求帮助,切实解决问题。明白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而情绪消极的时候,就要想解决的办法,在自己无力解决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向身边人寻求帮助。其实作为专业人士,我们有太多法宝可以使用了,比如“沟通水库”、“消除烦恼四部曲”等等,关键时刻都应该用起来。
4、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来打退消极情绪。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这种激素可以让我们更加快乐。感到沮丧的时候就暂且停下脚步,去做一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爱运动的就去健身房,“吃货”们就去街头巷尾寻找美食。“做自己喜欢的事”能够在短期内改善我们的情绪,但也只是暂时的“止疼片”;如果从长期角度而言,我们还是要从专业入手,有的放矢,把精力更多的放在实现彩虹计划上。
弗农·霍华德曾说:“对消极的情绪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就可以消除它。”了解我们的情绪,坦然承认自己受到了情绪的影响,然后理性分析原因,找出变得开心的方法。当你能够及时疏解内在的消极情绪,就证明你离告别拖延症又近了一步。
训练06:多跟优秀自律的人在一起
网上曾经流传着一个说法:你周围最亲密的5个朋友的水平基本上决定了你的水平。这里的“水平”不仅指的是收入水平,还有学历水平、与人沟通的能力。虽然这句话的描述不一定精确,但表达的观点大致客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自己是条咸鱼,那么经常跟你在一起的也只能是带鱼。前面我们说到,要远离假装努力的积极废人,同时我们也应当向优秀自律的人靠近。优秀自律者像一道光,照亮我们的世界,让我们也变得动力满满。
多跟优秀自律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我们也会变得更加优秀和自律。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人给人施加了一定的压力,为了和优秀的人齐头并进,我们只好更加努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优秀自律的人能起到榜样作用,健康的人会教我们保重身体积极锻炼、快乐的人会教我们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奶奶最近和精进的宝宝们在一起就受益匪浅。
前阿里巴巴首席CEO马云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我的对手不在我身边,在我身边的都是朋友。”有些人会把身边优秀的人视为对手、视为用力超越的对象,但马云这句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和优秀的人做朋友,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或经验,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跟弱者在一起确实零压力,并且能让我们感到自信,但这种自信是摇摇欲坠的,它的本质是对强势力量的恐惧,是不利于我们提升的。如果总是选择和比自己弱的人打交道,而不主动向优秀的人靠近,我们就会永远在原地打转。当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我们不能抛弃弱者,如果是为了帮助他们,让对方走出困境,那是有必要的。但如果只是大家在一起抱怨八卦、混吃等死,那这样的“圈”不进也罢。
自律的人不一定优秀,但优秀的人通常都很自律。自律的朋友、自律的伴侣,都会对我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优秀又自律的人就像一道光,吸引着我们靠近。这不是向强者的谄媚,而是向榜样的学习。而真正优秀的人通常不会吝啬自己的才华,反而会很乐于跟我们分享经验、传授方法。
向优秀的人学习——我们会变得更加优秀——当我们变得更加优秀之后会有更多的人主动结识我们,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的不止是人际关系,还有实实在在的提升。法国作家哈伯特说:“对于一只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的方向都是逆风。”因此,在前行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航向,而优秀又自律的人就是我们的罗盘,引导着我们找到新大陆。
你或许会问:优秀的人凭什么愿意帮助你?其实,向优秀的人靠近并不一定是为了寻求帮助,优秀的人拥有自律的品质,这种品质本身就足以感染身边的人。那你或许会说:“可是周围都是跟自己差不多水平的人啊。”这里就涉及一个问题:如何找到优秀且自律的人呢?
1、跳出原本的惰性生活状态,主动向优秀的同事、朋友请教。
2、利用互联网及时了解行业信息。
3、关注行业中的佼佼者,通过互联网平台汲取经验。
4、适当参加一些业内成功人士的分享活动。
5、大胆迈出第一步,主动结识优秀者。
其实,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是:努力把自己分内的工作做到极致。当你的表现足够优秀的时候,自然会有很多人注意到你,那些优秀且自律的人也不例外。“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律,就从此刻开始吧!
<未完待续>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