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愿文大疏释》19课 * 甘露丸
有必要学那么多佛理吗?
作为学净土法门的人,平时的闻思非常重要;若没有闻思,很多佛教的道理就不会懂。可能有些人会想:没有必要懂这么多。当然对修行人来讲,世间的杂念、邪见以及各种分别妄想越少越好;而佛教方面的智慧、悲心、慈心、信心等善心,却应多多益善。因为我们居住在娑婆世界时,必须要面对很多问题。在这个时候,如果你对佛理一窍不通,那想面对也很困难。
大家也知道,在这个世界,所有学佛人的心并不是非常清净,很多人的心中都有无始以来的习气、杂念和恶习,对于这些我们必须及时以智慧来摧毁。而摧毁,要么是他力摧毁,要么是自力摧毁。他力摧毁则必须随时随地安住在善知识面前,但这对很多人来讲都很困难;而自力摧毁,不管是念佛的人还是参禅的人,如果你对佛理一点都不了解,那也不可能。所以学佛的人一定要懂佛理。如果懂得佛法的道理,或者说若能通过理性思维来观察,相信他们一定能生起定解,这样就能断除烦恼。
如何面对修学过程中的杂念?
如果认为只需要一心一意念佛,其他任何杂念都不需要,这也需要分析。因为在修学过程中,对修行有害的杂念确实应该放弃,而对修学有帮助的对治法,在未达究竟彼岸之前,却不能放舍。很多大德都以船只来比喻,说:到了彼岸的时候船只确实不需要使用,但在这之前,如果没有它,那就没办法越过汹涌澎湃的大海。当今时代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他们心中有许多乱七八糟的邪分别,虽然一心念佛的加持不可思议,但要完全摧毁它们也很困难。
你是在学佛还是名相是的皈依?
现在很多人,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学佛只是一种形象,表面上看来这个人很虔诚,不管是供养三宝也好,还是自己念佛、参禅也好,都还不错。但若跟他交谈一段时间,在真正了解之后,很多漏洞就会出现。因为他对佛教的基本道理都不懂,许多邪念分别都未根除,而且对佛法还有很多误解。现在很多表面学佛的人,都把佛当作神仙来对待。问他:你凭什么说自己在学佛?他说:因为我家里摆的有观音像。有些开车的司机,因为自己在车上挂了一尊阿弥陀佛,或黄财神的像,就认为自己在学佛。由此可见,他们根本不懂佛神之间的差别,那他们叫不叫真正皈依佛门的人呢?按大乘的要求来看,这只是名相上的皈依,因为他们并未对三宝不可思议的超胜功德生起信解。可见若没有好好学习,我们也很容易堕入这样的深渊。
通过闻思生起对三宝的正信
现在很多佛教寺院、居士林以及其他佛教团体,首先应对佛法僧三宝生起坚定不移的信解,但这样的信解也来自闻思。虽然极个别人依靠佛力或自力,从小都对三宝有坚信不疑的信心,但这毕竟只有百分之一二左右的人。对绝大多数人来讲,如果没有通过闻思断除疑惑,那他们的信心也只是迷信。而要生起正信,没有定解的智慧则很难办到,所以一定要闻思。
而在闻思的时候,如果每天都是马马虎虎、迷迷糊糊,那自相续也不可能产生定解。但麦彭仁波切却在《定解宝灯论》中,再三再四地强调一定要生起定解。所以我觉得,不管是学汉传佛教还是学藏传佛教,所有佛教徒都要反观自心,看自己对佛法到底有没有发自内心的、从骨髓深处生起来的坚定信心。若没有这样的信心,而只是表面上的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也根本靠不住。到一定的时候,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随着外境摇摆不定。所以在闻思期间,大家要再三观察:看自己对佛陀生起了什么样的定解,对佛法生起了什么样的信心,这非常重要。
所以学佛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要注重外在的形象,而一定要有内在的智慧、悲心和戒律。因此在见解上,每一位佛教徒都应跟外道及未学佛的世间人完全不相同,这样自己才有把握。纵然很多人都说学佛如何如何,但自己却坚信不疑:我选择的道路千真万确。如果一千位智者或成就者,来到我们面前示现种种神变,我们的心也绝不为之有微尘许的动摇的话,那就说明你的见解比较稳固。而这样的见解又非常重要,否则在遇到各种各样的折磨、坎坷之时,就经不起风吹雨打。所以我想很多人一定要闻思,也即必须通过思维观察的方式来磨炼自己的相续。
阿弥陀佛示现不同化身
一切诸佛在智慧法界中无离无合,阿弥陀佛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体、释迦牟尼佛就是东方不动佛的本体。所以阿弥陀佛的智慧法身乃一切佛化身的根本,因此他的色身是诸部之主尊,尤其阿弥陀佛是语莲花部主。
在化身世界里,阿弥陀佛又显现无量无边的化身相:为了调伏男性士夫,阿弥陀佛右手放射白光化现为圣者观世音菩萨(故在藏传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像大多都是男性形象),观音菩萨又化现出百俱胝(百千万)观世音,每一殊胜化身的所化世界有百俱胝刹土。
为了调化所有女性者,阿弥陀佛左手发出绿光化现为圣者至尊度母,度母又幻化出百俱胝的度母,于无量无边的世界中度化众生。
为了降伏以寂静方式无法调伏的凶神恶煞,以及在边地藏土弘扬显密圆融的佛法,阿弥陀佛心间发出五彩光芒,照射到西南具乳海中的莲花花蕊,进而化现出邬金莲花生大士,莲师又幻化出百俱胝的莲花生大士。
那佛陀为什么要示现不同的化身呢?这是因为众生的意乐和因缘并不相同:有些众生需要以阿弥陀佛度化,有些需要以观世音菩萨和度母度化,有些则应以莲花生大士度化。就像一座工厂里面生产出来的气球,虽然它们的质量都相同,但有些孩子只喜欢白色,有些则喜欢蓝色,等等。如果所有气球都是一种颜色,可能很多孩子都不愿意买,这样销售就成了问题。而它虽然显现各种各样的相,但本质并无差别。所以,我们皆应以三门最大的恭敬顶礼诸如此类一切化身的根本——法身阿弥陀佛。
应对一切众生普遍观清净心
诸佛以及大菩萨们的行境是不可思议的,可化现为善知识、国王,甚至包括旁生在内的各种形象。
在《普门品》中,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之说,即:佛陀、辟支佛、声闻、梵王、帝释、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将军、毘沙门、小王、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本品还有偈云:“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意即:在十方国土中,观世音菩萨皆显现种种不同的身相来度化众生。故观世音菩萨的化现无量无边。
所以,人们平时特别讨厌的坏人、乞丐,以及其他低劣众生当中,有没有观世音菩萨的化现也很难说。据相关史传记载,有些众生表面上看起来很低劣,他们精神、思想都有问题,行为也非常不如法,经常颠颠倒倒,但实际上他们就是诸佛菩萨的化现。所以在密宗当中,为什么特别强调观清净心,其原因就在这里。
的确凡夫人根本无法照见其他众生的相续,表面上看起来,这个人很老实,他的威仪也很如法,讲经说法也滔滔不绝,于是很多人就认为他是佛菩萨的化身,实际上他却是个假修行人;而对牦牛、老猪等愚笨众生,我们则很难认同他们是佛菩萨的化身,但说不一定它们就是观世音菩萨的化现。而观世音菩萨示现无量化身的原因,就是为了度化众生,因此他也不可能在没有众生的地方示现,故他的化身就在众生当中。而谁是凡夫谁是圣者又不好判断,所以大家皆应对一切众生普遍观清净心。对修行好的人来讲,他们根本不会看不惯任何人,有些汉地的大德无论见到任何众生,都把他们看作阿弥陀佛的化身,今后大家也应向他们学习。
度母具有不共加持
度母在遣除违缘、增上智慧方面有不共能力。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在男性本尊中,文殊菩萨的加持最快;在女性本尊里,度母和具光佛母的加持最迅速。佛经也说,祈祷度母可遣除八难和十六难等灾难。在藏地,如果身体不好或卦象中显现违缘,一般都会请喇嘛念《度母赞颂文》。从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度母的加持确实不可思议。因此,今后大家要遣除自己和他人的违缘,都应诚心祈祷度母,如果没时间念《度母赞颂文》,也可以念度母心咒“嗡达瑞度达瑞度瑞所哈”。只要自己有信心,依靠度母的强大加持,一切违缘都会遣除。所以今后,我们应翻印度母的画像和赞颂文,大家也应经常念修度母。总之,大家一定要了解度母的功德,并对她生起信心。
莲师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
佛在《涅槃经》(藏文版)中说:“我已灭度后,汝等莫哀伤,无垢彩湖中,较我胜士夫。”这说得非常清楚,在佛灭度之后,在一个无垢的彩湖中会降生比他更殊胜的士夫——莲花生大士。《莲花生大士传记》中记载,阿弥陀佛心间的“舍”字射出一支金刚杵,正中具乳海中的莲花上,结果莲花中出现一位八岁的童子,他具足相好庄严,手持金刚杵和莲花。当时邬金国王恩扎布德没有太子,他和大臣们在大海取宝回来的路上遇到了小童子,于是就将他带回王宫认作太子,并起名莲花生,又名海生金刚。后来莲师来到藏地弘扬显密圆融的妙法,他还到过汉地五台山取过医药方面的经典和伏藏品。此外,一个伏藏品中说:“昔日极乐阿弥陀,普陀怙主观世音,达纳郭夏莲花生,纵然示现三化身,实则无二也无别。”意思是,虽然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和莲花生大士表面上看来是三化身,但实际上却无二无别。
从这些教证来看,莲花生大士确实是真正的佛陀,尤其他是阿弥陀佛的化现,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所以净土宗和密宗并不相违。如果一定要排斥密宗,只承认阿弥陀佛右手放光化现的观世音菩萨;左手放光化现的度母半承认半不承认:因为汉地也有度母经典,所以不敢不承认,又因为藏地盛行度母法,所以不太愿意承认;而心间发光的莲师则彻底不承认,那就会造下严重的谤法罪业。我从小就对莲师非常有信心,始终觉得他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每当听到有人诽谤莲花生大士,我就会对他们生起悲心,当时的感受就像虔诚的佛教徒听到有人诽谤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样。
诸佛菩萨化身之本体无差别
现在的上师善知识,大多数是观世音菩萨、度母、莲花生大士等的化身;而化身与化身之根本在本体上并无差别,也即上师善知识与观世音菩萨等并无差别,或者说观世间菩萨、度母、莲花生大士与阿弥陀佛并无二致。所以我们绝不能生起上师、本尊、诸佛菩萨本体有差别的恶分别念,而应将上师善知识、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莲花生大士等看作一体。
的确很多善知识都是诸佛菩萨的化身,藏地历史上就有许多佛菩萨化现的高僧大德。当然,无论在藏地还是汉地,诸佛菩萨化现的善知识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少。
供佛时先供哪尊?
既然诸佛菩萨在法界中一味一体,从来都没有分开过,那部分居士就不应有这样的疑问:将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供在同一个佛堂当中,他们会不会不高兴?听说有些居士在拜佛的时候,先给释迦牟尼佛磕三个头,再给阿弥陀佛磕三个头,然后给观世音菩萨磕两个头,最后给地藏菩萨磕一个头;在供水果的时候也是:这是供释迦牟尼佛的,这是供阿弥陀佛的,剩下的你们自己分吧……他们以分别念认为,诸佛菩萨的相续完全是分开的,实际上诸佛菩萨在法界中无二无别,他们绝对没有这样的分别念。
“一摄一切”的修法
如若能观想在一尊阿弥陀佛的本体中,已完全包括所有上师本尊佛菩萨,而唯一对阿弥陀佛作顶礼供养等,那么这就是自己获得上师三宝一切加持的方便法。法王如意宝曾说:“念修本尊仪轨时,应观想所有得过灌顶的本尊,或一切所修的本尊都融入其中”。比如念修阿弥陀佛,就可观想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等一切佛菩萨都融入阿弥陀佛。在念修法王如意宝的上师瑜伽时,也可观想浩瀚如海的寂猛本尊与法王无二无别。在念咒语时,也可观想一个咒语含摄一切咒语。当然,先修观音法,再修文殊法,这样也未尝不可。但若有“一摄一切”的见解,那是最好的。
打个比方来说,一百个河谷的水,我们要一一饮用是极为困难的,但如果喝了百川汇于一处的水,那么就相当于饮用了所有的水。同样,要一一修持所有本尊,这很困难;若能观想在一个本尊中含摄一切本尊,这就相当于修了所有本尊。如若不然,修行则很难成功。
总之,不管修什么法,若能这样修持,这就是很好的方便。《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所以,如果带着一尊阿弥陀佛是一切皈依境总集的理念进行修持,并对此深信不疑,那么必定能成就。倘若成就了这一修法,也就成就了一切。如颂云:“修成一佛,未修皆成。”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