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只是想到“轮回中的众生太痛苦了”也有无量功德
如果谁能真正生起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救拔出来的悲无量心,那他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没能这样,哪怕只是想一想:轮回中的众生太痛苦了,他们好可怜啊!其功德也唯有佛陀才能衡量。之所以很多大乘经典都说,一切大乘修法归纳起来就是修大悲心,其原因也在于此。如果一个人精通三藏十二部,但他对众生一点悲心都没有,那他的智慧可能是外道的智慧,因为佛教的大悲与智慧是并存的,也就是说,谁的相续中有证悟空性的境界,那他决定会有大悲心。
为什么生起这样的大悲心,就有如是广大的功德呢?因为,它的对境、时间等都无有穷尽。正如《普贤行愿品》所说的那样:“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意思是:如同虚空、世界无边无际那样,众生也无边无际;如众生无边无际那样,每一众生相续中的业和烦恼也无边无际;如是,我们跟随文殊普贤二位大菩萨的发愿也无边无际。所以,发愿时不能仅缘今生父母亲人等少数众生,而一定要发度化天下一切众生的大愿,这样的话,其功德也不可思议。龙猛菩萨在《中观宝鬘论》中也说:“有情界无量,利彼亦复然。”意思是,由于有情界无量无边,那想饶益他们所获得的福德也无量无边。正因为发心的对境是无量无边的众生,发心的时间是乃至虚空世界尽,再加上让众生所获得的安乐与所发的誓愿都永无穷尽,所以我们所修的乘才叫大乘。如果我们只为自己的利益而发愿,那功德就非常渺小,可能修行的乘最多只能叫小乘。
话说回来,仅仅有了这样的悲心还不够,一定要报答他们的恩德。有些教言中说,父母对我们有赐予身体、生命以及世间知识等恩德,但光知恩还不够,一定要报恩。那怎样才能报恩呢?要想报恩,就一定要使自己具有智慧和能力,否则毫无办法。有些人说:“我很想报答父母的恩德,但我既没有钱也没有地位,所以我一定要打工赚钱,这样以后才能给父母买房子。”这是世间人的报恩方法。从出世间来看,我们现在对无量无边的众生还没办法报恩,因为我们自己尚是业力深重的凡夫,而真正能回报恩德者唯有圆满的佛陀,因为他才能让一切有情得到安乐,所以我们一定要先成佛,这样才有能力报恩。
以前上师如意宝也这样讲过:虽然我曾多次在麦彭仁波切等传承上师面前发愿,要报答一切老母有情的恩德,但以现在的身份的确很难实现,尤其在末法时代更为困难,所以我首先选择往生极乐世界,在依靠阿弥陀佛的加持而获得出世间的功德之后,再来娑婆世界利益众生,这样就非常容易。
——恭摘自索达吉堪布《藏传净土法》
回向偈
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
-普贤菩萨行愿品
每日箴言
若想菩提心誓言十分坚固,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面对什么样的人群,永远都不会舍弃,首先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而若要有这种坚定的信心,前提必须进行长期的闻思。
——索达吉堪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