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佛法可以带领我们突破世俗思维的界限 返回

佛法可以带领我们突破世俗思维的界限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21-08-30

点击↖关注平台

回复“悟性

获得已连载合集



其实佛教讲的无常只是给我们一种思路,就是思考的一个方向。即使佛教不讲无常,我们自己也应该清楚,大家可以想一想,这种成功、名和利最终给这些人带来了什么?


这些都要思考,然后个人的生活当中也是一样。比如说,即使我们成功了,但是成功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一切都是无常的,真正能够靠得住的,任何时候都不会离开我们的,任何时候我们都能够用得上的,那就是我们自己内在的力量。


内在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有很多。其中一个最关键的就是超越世俗的智慧。拥有超越世俗的智慧的话,那我们人生当中有再多的坎坷、起伏都没问题,只要用智慧去面对,一切都不是问题了。


如果一旦缺少了这种境界,缺少了智慧,外面的这些东西拥有再多,那么这些有可能很快就会失去。即使不失去,也不知道最终给我们带来的烦恼多,还是幸福快乐多,这些都是说不清楚的。


所以,作为一个人,就是要提升自我。我们平时不是也被大家鼓励要积极向上吗?那我们比如说有一点点钱,就是自己的小日子过得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满足了,就不想去追求什么,就停留在吃喝玩乐当中的话,那就是颓废了,没有积极向上的这种心态。所以,在这个时候还要往上走。


那往上走,走到什么地步呢?比如说名、利这些都提升得差不多了,但是内在的智慧没有提升、没有升级的话,最终还是要面对生老病死等等。面对这些痛苦的时候,名利不会给我们带来任何的幸福和快乐。



我们的价值观本来就是世俗的,我们大家都是普通的凡夫,凡夫先天的这种价值观都是非常有局限性的。平时大家都会说:贫穷决定了人的想象力,其实无论我们贫穷不贫穷,我们生来的时候,就已经决定了我们的想象力。


我们的这种思维,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锁定在一个非常非常小的范围当中,再往上面我们就突破不了了。再成功的、再有名的、再怎么样的人,生下来的时候,就划了一个界限,只能在这个界限、这个范围当中,大家去拼命、去奋斗,我们就没有办法突破这个界限。


那么,佛就告诉我们要突破这个界限,突破了以后,你就可以得到智慧。拥有这个智慧的时候,那么是不是全部问题就立即解决了?当然也不是。比如说我们拥有智慧了,但有钱吗?那也不一定。拥有智慧了,那身体会健康吗?也不一定。拥有智慧了,那是不是一切都是很顺利呢?也不一定。但是有一个很确定的东西,拥有智慧绝对是不会有痛苦的。


比如说,身体不健康了,然后很多事情都不顺心,那这个就有很多客观的因素,也不是智慧立即就可以解决的。但是不管生病也好,很多事情不顺心也好,只要拥有智慧的话,痛苦就不会有的。生病,但是不会有病苦;衰老,但是不会有衰老的痛苦。


佛教不是让我们不衰老,这个自然的规律谁都挡不住。但是修行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利益,不是让我们不衰老,但是让我们衰老也不会有衰老的痛苦;不是让我们不生病,会生病的,但是生病没有病苦,这个疾病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学佛也不是为了不死,照样会死亡的,但是不会有死亡的痛苦。所以,特别特别有意义。



不管年龄、性别,什么样的人都需要被提升。因为我们现在就是一种自然人,没有被提升过的一个这样的普通的人。那么这个自然人他是可以修改、提升的,用什么来修改呢?那就是用修行的方法,来提升自己内在的、最核心的东西——智慧。


可以这么讲,超越所有世俗的智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达摩祖师的这些讲得非常到位的论,我们的智慧可以从这当中产生,所以大家要重视,一定要修。


我们现在继续讲论的内容。“若人知六根不实”,六根是什么呢?六根跟六尘是相对应的。六根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作意根。那意根是什么呢?


比如说眼根是什么?眼根就是我们的眼球当中,有一个力量让我们能够感受到外面的光,那么这个力量就叫作眼根,然后耳根这些都是一样。意根也是一样,它也有一个这样的力量,如果这个力量受到了打击,它就不能正常地思维了。


比如说人的肉体没有受到任何的打击,但是他看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东西,受到特别大的惊吓的话,人当下就会昏迷或者是思维错乱,精神不正常,人就会变成这样。他受到了过度的刺激,只是精神受到了刺激,不是肉体。那么是什么东西受到了刺激呢?就是意根。


意根被打击了以后,受到刺激、破坏了以后,它就不能正常地思考。当然,跟大脑的神经还有人体的其他结构,有没有关系呢?当然也会有关系的。但主要就是意根,它受到了这样打击的时候,它就不能正常思考。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来之不易的人身如何让它更有意义!

本质上,佛与成佛皆不存在

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