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
返回
“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
.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的唯一身份证实名认证公众平台,旨在分享堪布的教言及最新相关讯息,欢迎关注和转发。
0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以下文章来源于慈诚罗珠堪布 ,作者慈诚罗珠堪布
慈诚罗珠堪布个人的唯一身份证实名认证公众平台,旨在分享堪布的教言及最新相关讯息,欢迎关注和转发。
0
灌顶
01
灌顶到底是什么呢?
“灌顶”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授戒。比如授比丘戒、比丘尼戒时有一个仪轨,授菩萨戒时也有一个仪轨,同样,授灌顶时还是有仪轨。更确切地说,受灌顶就是受密乘戒。如我们去受大幻化网灌顶,幻化网有五条根本戒,十条支分戒。
我们首先要看能否做到这些戒律的要求,如果目前能够做到,就去接受这个灌顶;如果根本无法做到,就不能去受,否则灌顶后会犯戒的。
凡是灌顶都是授密乘戒,只是戒条各不一样,有多有少。这些戒律中有一些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但经过开许,也会有代替的方法;还有一些戒条是一般人能够做到,而我们却做不到的。
所以,首先要了解灌顶的那些戒条,若觉得能够接受,才可以去受灌顶,这样才是如法的。
0
02
若灌顶时根本不知灌顶就是授戒,而且上师们也不讲。这样,在灌顶三、四年后还是不懂。以后看到密乘戒的法本时,才发现两件事:或是根本就没有得到密乘戒,或是密乘戒早就破了。这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没有好好考虑;二是授灌顶的人没有介绍。
律经里讲:如果给某人授比丘戒或比丘尼戒,必须先要清楚地告诉他从今以后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佛说,假如拿一把非常锐利的刀交给屠夫,让他去杀生,这肯定有很大的罪过,但是,这个罪过却不如为一个人传戒,却不给他介绍戒条的罪过大!
有人会提出疑问:授戒不是很好吗?灌顶不是很好吗?为什么会有罪过呢?
因为,如果他真正得到了灌顶,却因上师没有传讲戒律而犯了密乘戒,那么他不是要堕金刚地狱吗?这个灌顶对他到底是利益还是伤害呢?当然,这是上师的责任,不是我们责任。可是现在已经破戒了,即使责任不在我们,而受害者却是我们。
所以,接受灌顶前首先必须懂得灌顶是授密乘戒。虽然得了灌顶后,可以被开许看密乘的书,而且可以逐渐地、间接地增长一些智慧,减少一些罪业,但灌顶主要是授戒。
0
03
灌顶完后,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事——护持密乘戒。
灌顶就是接受密宗的戒律,在灌顶时所发的誓言必须要做到,否则就要犯密乘戒,堕金刚地狱,那是非常非常危险的。
犯戒者很危险,金刚上师们也有危险,除非是佛或很高层次的菩萨,因为他们不受因果的影响。
凡夫有没有灌顶的资格呢?也可能有。凡夫中修到加行道较高层次的人有资格灌顶,但是他也有可能堕地狱。因为凡夫有可能犯戒,如果犯戒,就有可能堕落。既然这样的金刚上师都有堕地狱的可能,那接受灌顶的人当然有堕地狱的可能。
所以,灌顶后的第一个重要学处,就是详详细细地了解密乘戒,然后要好好地护持戒律。这非常重要。
现在很多事已经颠倒了。比如,若首先把居士五戒介绍得清清楚楚,然后要求每个人都要受圆满的居士戒,很多人就会十分害怕地说:“这我做不到,五戒中有的对我不适应。”但是,人们对灌顶的态度不是这样。
凡是有人授灌顶,大家都会去参加。若连居士五戒都不能完全做到,那怎么接受得了密乘的戒律呢?这说明,我们接受灌顶之前根本没有观察。
实际上,居士五戒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对传居士戒的上师的要求也不那么严格,对受戒者的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低,即使是这样,很多人仍会觉得力不能及。
04
而灌顶的时候,人们根本没有这种感觉。
假如有人灌一个大圆满的顶,那么此地凡是听到这个消息的学密居士,肯定都会去接受这个灌顶。可不可以这样做呢?刚才讲了,即便灌顶的法器、灌顶的仪式以及授灌顶者都非常圆满,自己也有可能不能接受此灌顶。
大圆满有很多戒律,你能不能护持这些戒律,这一定要选择!若居士的五条戒都要这么认真选择,那么对密乘戒更要谨慎,不能掉以轻心。
“如法地接受灌顶、如法地护持密乘戒的功德”与“守持别解脱戒的功德”相差天渊,然而,破密乘戒的危险性与破别解脱戒的危险性也相差天渊。
不过,只要能认真护戒,根据密宗的要求如实去做,密乘戒也并非高不可攀。因为,密法不是针对登地菩萨,也不是针对佛,就是针对凡夫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也不要失望,因为佛所制定的密乘戒是凡夫能够做到的,只是方法一定要正确。所以,若能如理如法地做,灌顶还是非常殊胜的。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