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真善美的足迹 | 写在端午前 返回

真善美的足迹 | 写在端午前

阿程 求学足迹 2023-07-03

关于端午

文/阿  程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只是还没得想好是回老家过还是在工作的地方过。如果回老家,可以再次看望父母,顺便体验一下老家的挂艾挂菖蒲、包粽粑、煮新蒜煮鸡蛋、喝雄黄酒、赶花场等端午风俗;如果在工作地,等几个数年未见的高中同学一到,就带他们到周边风景宜人的景点转转,再粽子下酒话当年。管它的,预约的同学最后来不来还不一定,在哪点过端午到时候再说吧。


近几年因为各种事情多和忙等原因,都没得回老家过端午了。不过细细回味一下,老家的端午节还是蛮有意思的……


端阳 ,   即午月第一个午日。  午日为"阳辰",午月第一个午日,故称端阳。亦称天中、端午、重午等。午,中夏之位,后天八卦离卦正南。端阳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流行于中国及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


在老家,端午又叫端阳,粽子叫粽粑。以前还没出来在家的时候,端午的前一天,母亲总会在白天把包粽粑要用的糯米用锅或盆泡好、粽粑叶放在水里发好、捆粽粑的棕叶或麻线准备好,到了晚上就把泡涨的白花花的糯米用粽粑叶包成三角型再用翠绿色的棕叶丝或麻线捆好。端午节当天凌晨四五点钟,天还没得亮或麻沙沙亮,一家人尚在熟睡或美梦中,母亲就早早起来,把头天晚上包好的粽粑放在一个大钢(方言发音,实为铝)锅里,把前几天从地头拔来的新蒜个(不一瓣一瓣掰开的蒜颗整体)、鸡蛋放进去,再用水瓢从水缸往锅里舀满水,端在火上煮起来,如果火力不够,就添点炭颗或凑(意:加)点包谷核或木柴,四五十分钟就煮熟了。



也许是被煮粽粑的香味熏醒的,也许是饿醒的,一大早起来,年龄小一点的我和弟弟顾不得矜持就迫不及待地从锅里捞起一个粽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这时母亲总会笑着说:“慢点吃慢点吃,嫑吃哽到。”随后,父亲、哥哥、姐姐也陆续起来,为驱邪避害,父亲、母亲把从县城街上买来的菖蒲、门口地里采来的艾挂在大门边后,一家人把粽粑拨好放在碗里,倒点白糖拌起就吃起来。当中,大家随手再吃点清香的蒜瓣和鸡蛋,父亲还喝两小杯雄黄酒,并叫我们也喝一小口,说是喝了一哈爬坡老蛇都不敢沾边、看见人绕起从旁边走。


吃完粽粑,大人们就背起箩箩、扛起锄头去地里干铲包谷(松土、除草、追肥、垒土)等农活或别起镰刀、提起小点锄、端起撮箕或提起提篮上坡上挖药去了,据说,端午这天挖的药治病特别灵、也好得快。年轻一点的,三三两两就约起去坡上赶花场。



有的穿着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节日盛装,有的穿着普通的衣服,大家不约而同来到某个山坡的一块平点宽点的草地上后,中年的年轻的男男女女就对起当地的山歌来,对的山歌有原来背好的、也有即兴发挥的,有含蓄的正规的,也有泼辣的诙谐的,不时惹得周围听的人哈哈大笑;穿着时尚的小伙子们也不甘落后,将带去的录音机把当年流行的流行歌曲或猛士等音乐放起,一帮年轻人就跳起霹雳舞来,吸引了一大群人围观;也有大人、小孩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等游戏和放风筝的,乐此不疲、其乐融融;还有的干脆一帮人席地而坐,轻轻松松聊天、喝啤酒或饮料、吃零食,释放心情,大快朵颐;或者几个熟悉的人约起,在周围无拘无束走走,或爬爬附近的小山坡,吹一下凉风,看一下美丽的大自然风景。


等唱够了、跳累了、玩乏了、吃饱了、逛酸(脚酸痛)了,时间也差不多一大下午了,赶花场的人们陆陆续续开始回家。宣告过端午基本结束。


想想有二十多年没得在老家端午节赶花场了,不晓得现在的花场还是不是像当年那样热闹好玩,内容有没得变化。真想回去看看和感受一下,如果今年端午同学没得来的话…… 


END

《真善美的足迹》期待着大家来分享关于真善美的一切,欢迎大家积极分享来自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难忘的美好,有壮阔的,有柔美的,有勇猛的,有悲悯的,我们希望这些曾给我们带来力量的这些真、善、美可以让生命中的爱和美好传递得更远,让更多生命能体会到生命的美好和温暖。


来稿可以是生活中的随手一拍,可以是关于某段文或者某句话的触动感受,可以是听到一首歌的美好回忆,可以是看见一朵花开的喜悦,可以是走完一段旅程的见闻,可以是日常所见的一个温暖画面,可以是听闻的一个感人故事,总之,真善美可以是一切,可以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的一切......


什么都可以,分享出来吧!,您的每一次分享,一定会有读者能够因你的分享而又一次被感动、温暖.....


让我们一起感恩遇见,体会生命带给我们的喜悦.....


您可以将您的故事发至邮箱qiuxuezuji2022@163.com,对于选定的投稿内容,我们将送出一份特别的礼物,期待着大家的分享!

注: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