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33 | 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有一个“窟窿”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33 | 一切美好的背后,都有一个“窟窿”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3-31




传讲时间:2014.12.29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丙六(天人之苦)分四:一、死堕之苦;二、投生之苦;三、有漏乐苦;四、当修解脱法之摄义。


下面讲轮回痛苦中天人的痛苦,分四个方面,首先是死堕的痛苦,主要讲欲界天人。


丁一、死堕之苦:






欲天处苦亦无量,放逸欲醉与死堕,
花鬘枯萎不喜垫,为诸亲友所舍弃,
见后生处生畏惧,天界七日难忍受。


前面已经分析了地狱、饿鬼、旁生、人间、非天(阿修罗)的世界,其中都没有任何快乐可言。而我们经常讲“下地狱,上天堂”,那是不是天人就有快乐呢?天人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欲界天人和色界、无色界天人。


“欲天处苦亦无量,放逸欲醉,”欲界有四大天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六种天人。实际上,这些天处也有无量无边的痛苦。具体来说,他们每天都在无义的事情中放逸,享受着世间的快乐,陶醉于色声香味的各种欲妙之中。现在城市里的有些人也是如此,每天都在吃吃喝喝中度日。


“与死堕”虽然尚未感受恶趣之苦,但通过天眼发现,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会堕落地狱、饿鬼、旁生等下界,这时就有死堕的痛苦。就像现在的一些腐败分子,以前特别风光,但后来因为被检举,看到了自己的下场,就会度日如年,特别恐惧、痛苦,也非常可怜。所以人间也有这样的痛苦。


“花鬘枯萎不喜垫,”天人的死堕之苦还包括:他的花鬘原本鲜艳芬芳,但慢慢全部枯萎,不再令人悦意;他原本很愿意坐在自己的天宫宝座中,但最后也不喜欢坐了。


人间也有这样的情况。有些修行人刚开始很愿意坐在自己的“宝座”或坐垫上,好好地闻思修行。但到了一定的时候,可能是出现了“死堕之相”吧,就不愿意再待下去了。其实,有些人修行不稳固也是一种“死相”和衰败之相——不愿继续待在班里面,也不愿意好好闻思修行。


我最近看到个别年轻人,没有发心,也没有好好闻思,不知道在干什么。希望有些出家人下一年不要这样,不然待在学院没有什么意义了。这些人又年轻,智慧也不差,但不知道为什么,任何事都不参加。个别人可能有点发心,但发心也不至于任何考试都不参加。说在修行的话,是不是天天坐禅?也许不是。是不是有个别人在天天玩手机?不会有吧?那样的话也不需要待在这个山沟里。玩游戏、搞世间法,在城市里面资源更丰富、机会更好。


希望大家如理如法地闻思修行,做一些弘法利生的事情,不要整天浑浑噩噩地度日,这样没有必要。这里是什么样的地方呢?是闻思修行的道场。在这样闻思修行的群体中,既不发心,又不闻思修行,连班上的课都不听,那待在这里没有什么必要。


有些人可能不太想待在学院,准备得到一个证书就走,马上去“弘法利生”。下去之后,他可以在别人面前拿出证书说:“我已经得到这个了,谁需要传法啊?我没有问题哦!”


弘法利生的缘起


不过,我们颁发毕业证、学士证、堪布堪姆证都是非常严格的。得到这些证书的人,虽然谁都说不清究竟会怎样,但暂时来讲,确实是被我们认可的。而且在审核颁发的时候,所有的堪布堪姆、法师们都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我们金刚降魔洲最初被班禅大师命名为“喇荣佛教大学”。后来,我在北京见到了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他认为我们这里应该叫“汉学院”。当时赵老给我们的亲笔题字有好几个,包括“国际学经会”、“汉经堂”等。赵老的夫人怕他太累了,就不让他写,或者少写一点。但赵老很慈悲,还是愿意写,因为他觉得,在喇荣有这样求学的人是很好的。


赵老曾给很多书写过书名,也给我的《佛教科学论》写过。那时,他给金刚降魔洲取了“汉学院”的名称——他的那幅题字我们之前也挂在会议室里,所以金刚降魔洲现在就以“汉学院”来命名。


我们这里每年都会有一些取得毕业证的人,而毕业证上面也会盖汉学院的章。这个章上,有一些以前上师如意宝非常细致的作为缘起的设计,传达了和平、全球弘扬教法、利益众生等很多理念。我经过长期思维,依此设计了具有现代感的汉学院标志。在标志的下方,你们可以看到,汉学院的创办时间是1987年——任何一个大学的标志上都有它的起始时间。


虽然汉学院的讲考圆满证上也盖这个章,但这只是像“三好学生”一样的奖励,而获得堪布堪姆证、学士证、毕业证的要求则非常严格。在学制时间等方面,我们汉学院与中国佛学院、江西佛学院、闽南佛学院、五台山佛学院等汉地佛学院有所不同,要求学员真正参加学习至少六年以上,才可以取得相关证书。而且在学习时间和学业成绩的考核上,法师的把关也很严格。


现在的喇荣佛学院,说大一点,可以称为“第二大那烂陀寺”;说小一点,就是一个山沟,聚集着一群天天喊着“阿啾啾”的道友(众笑)。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些获得学院颁发证书的道友们有这样一种缘起,希望以后好好地弘法利生。其实弘法利生需要有一种缘起。虽然学院的证书不是以其他的名义来颁发的,但是佛教有佛教的缘起,学院也有学院的缘起。最近大家比较重视这一点,这也是很好的。


拓展内容

《前行引导文》:“阿啾啾,意为好冷啊。”


今天有很多人听课,一旦我离开人间,圆满了课程、获得证书的法师等人,也有当中弘扬佛法的缘起。我考虑了很多事情,因此,对未来做长远的规划并创造缘起,对每个人来讲都应该是有必要的。


“为诸亲友所舍弃,见后生处生畏惧,”刚才讲到,天人不喜欢坐垫是一种死相。他们接近死亡的时候,对下一世的情况都比较了解。这时,那些天人伴侣会舍弃他,在远远的地方给他散花,说:“你现在应该离开这里了,到南赡部洲去多造一些善业,之后再来这里,我们还可以陪着你。”然后就远远地抛弃他,此时他特别痛苦。


“天界七日难忍受。”虽然他们的痛苦只有七天,却相当于人间七百年,这在其他论典里有阐述,所以非常痛苦。


拓展内容

《前行引导文》:“而且这时天人通过天眼观察,了知自己后世转生何处。当看到转生之处的痛苦时,本来死亡的痛苦还没有消除,现在又加上堕落的痛苦,无形之中痛苦就增长了两三倍,他们禁不住放声哀嚎。这种悲惨的情形要延续七天,三十三天的七天可相当于人间的七百年啊!”


念三皈依免堕恶趣


不管是天人的堕落还是人间的堕落,通过祈祷三宝都可以解除。佛经当中有一个公案,释迦牟尼佛到天界报母恩的时候,有一个天人出现了死相。他通过天眼观察,知道自己很快将转生到人间的一个猪圈里面,变成一只特别脏的猪仔,他很害怕,也很痛苦。


他看到佛陀后,就到佛面前求救。佛陀跟他说:“你好好念诵顶礼三宝的偈颂‘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嘎雅’,就可以免堕。”于是,他在七天当中一直念三皈依。结果他死后转生为婆罗门子,五岁时就见到了舍利子和目犍连等圣尊,并请佛和眷属们应供。


在座的人可能会担心:“将来我会不会转生到地狱、饿鬼当中去?”其实,天人通过念三皈依也可以免堕恶趣,那么我们即生当中有机会念三皈依也是非常好的。


《大解脱经》里面讲,在接近死亡的众生耳边念三皈依,他就不会堕落。因此,以后到杀场等处看到即将被杀的众生,或者看到一些临死之人的时候,哪怕他没有信仰,你也可以多给他们念三皈依“南无布达雅,南无达玛雅,南无桑嘎雅”,或者藏文当中的四皈依“喇嘛拉嘉森且奥,桑杰拉嘉森且奥,却拉嘉森且奥,根登拉嘉森且奥”。因为这样做的话,不仅是天界,包括人间的死堕之苦也可以免受。


丁二、投生之苦:






梵天等处之色界,四禅诸天之众生,
往昔业尽堕下有,感受变苦而苦恼,
无色寂止业已尽,见后投生具行苦,
虽得善趣不可靠,善缘者当修解脱。


前面讲的是欲界天人的死堕之苦,这里讲色界、无色界天人的投生之苦。


“梵天等处之色界,四禅诸天之众生,往昔业尽堕下有,感受变苦而苦恼,”色界四禅天从梵众天到最高的广果天之间,有十七种天界。这里的众生因往昔的业力,暂时可以在色界天中享受快乐,最后死堕时也要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因为色界没有现行的痛苦,但最后会骤然出现痛苦,这是非常严重的变苦。


拓展内容

《俱舍论颂讲记》:“色界总的来说有四禅天,若广分则有十七天,其中第一禅包括三处,即梵众天、梵辅天和大梵天;第二禅有三处,即少光天、无量光天、光明天;第三禅也有三处,少净天、无量净天和广净天。第四禅共有八处,前三处为无云天、福生天、广果天,此三天由凡夫居住;在它的上方为净居五天,即无热天、无烦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这里居住的全部是圣者,小乘也是这样认为的,在密宗《大幻化网》中也说到色究竟天,但与此处所说不同。”


“无色寂止业已尽,见后投生具行苦,”无色界有识无边处、空无边处等四种,那里的众生长时间安住在寂止中。这种业力穷尽时,他会发现将来的转生之处,并生起一些心念,而且如《俱舍论》中所讲的那样,他们最后业力现前时便马上堕落。总之无色界众生入于禅定时具有行苦。


“虽得善趣不可靠,善缘者当修解脱。”所以,不管转生天界还是人间,虽然获得了善趣的快乐,但也是不可靠的。因此,即生遇到了大乘佛法,见到了具相善知识,具足了暇满人身的有缘者,一定要希求解脱道。而不能认为简简单单做一点慈善,念一点佛号就可以了,什么也不观想,也没有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就更不用说了。


我在课堂上说过很多次,大家可能也发现了,现在很多佛教徒只讲人天福报,根本不知道“三界如火宅”的道理,连想要解脱的意念都没有。但是我们一定要有真正希求涅槃的心,这非常重要。


佛经中说,当时难陀贪执妻子,佛陀就带他到天界去。他看到天宫中有五百天女,但没有天子。佛陀告诉他,如果守持清净戒律,就能转生天界。他听了非常欢喜,从此愿意守持戒律。


后来佛陀又带他到地狱去,那里有一口空锅,难陀问旁边的狱卒:“这口锅为什么是空的?”狱卒说:“难陀在天界享受千年快乐以后会堕落在这里。”他听了非常害怕,感叹说:“人生不足贵,天寿尽亦丧,地狱痛酸苦,唯有涅槃乐。”意思是说,人生没有什么可珍贵的,天人的寿命耗尽了也是令人悲伤的,二者都不离痛苦,而地狱的痛苦也很令人酸楚,唯有从三界轮回中解脱,获得无余涅槃才是真正的幸福。


暂时来讲,大家都会希求人间的幸福。但当你真正去依靠它、了解它时,就会发现人间任何美好的背后都有一个“窟窿”,一点也不可靠。名声也好,财富也好,感受也好,人们在没有的时候都很羡慕。比如没钱的人觉得有钱肯定很幸福,欠缺其他世间福报的人,觉得拥有那些肯定是很好的。但真正得到时就会发现,不要说人间的快乐,即使天界的快乐也不可靠。因此,我们最后应该要真正获得解脱,这非常重要。


丁三、有漏乐苦:






贪轮回乐诸众生,如爱火坑受苦已。


总而言之,贪执人天、阿修罗等轮回中的快乐——当然地狱和饿鬼界都没有快乐自然不会有人贪执——实际和爱火坑没有什么差别,最终只有受苦而已。而有些人觉得这个火坑很美好,我还是要跳下去,结果却被焚烧全身。同样,世间任何的有漏法也都没有快乐可言。《贤圣集伽陀一百颂》中说:“勿耽人天乐,须臾不久长。”不要耽著人天的快乐,这种快乐一点都不长久。


有福报也不应傲慢


有些没有真正受过佛教教育的世间人很可怜,他们一谈起自己的微小福报就自认为非常了不起,特别傲慢。十年前,我见过一个南方大老板,他被身边的人称为“某某主席”,他自己也特别傲慢——我这辈子从没见过这么傲慢的人。他要站起来的时候,需要两三个人扶着;他穿鞋的时候,又要两三个人给他穿。我刚开始以为他的腰有问题,结果也不是。(众笑)


所以稍微有一些智慧的人,也不要因为有一点有漏的福报就装模作样,我想我们很多法师都不会这样的。像慈诚罗珠堪布就很随顺别人,我确实很赞叹。那天,在和学院的恰多堪布往返成都的过程中,他就像一个小和尚一样,不需要任何人提供拎包等帮助,什么都是很勤快地自己去做。我真的很随喜这种行为,没有什么架子。


而有些人,内心没有什么功德,却爱摆架子,穿鞋也好,走路也好,看起来都特别傲慢。有些人有一些钱,有一点地位,或者相貌比较庄严——世间有这么几个傲慢的因吧,一看就是不把旁边的人放在眼里,其实这样的人不是很好。如果内在真有超越的智慧的话,是不会这样的。


那些傲慢的人拥有世间的一些有漏福报就自认为很了不起,其实也没有什么。因为最后你死的时候,也不过是一堆人肉一堆骨头,所以没有什么可贪执的。因此,大家以后还是要学得比较谦虚一些,即使别人对你恭敬有加,你自己还是要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听说有些居士也是,稍微有一点福报就特别傲慢。经常有些人跟我讲,“某某特别有福报,因为他有一点钱”,“因为某人是一个副局长,所以他很傲慢”。副局长有什么了不起……不说了,今天本来没有很多时间,因为前两天感冒,上堂课就没有说很多,今天全部积在一起了。


 

颂词背诵打卡


欲天处苦亦无量,放逸欲醉与死堕,

花鬘枯萎不喜垫,为诸亲友所舍弃,

见后生处生畏惧,天界七日难忍受。

梵天等处之色界,四禅诸天之众生,

往昔业尽堕下有,感受变苦而苦恼,

无色寂止业已尽,见后投生具行苦,

虽得善趣不可靠,善缘者当修解脱。

贪轮回乐诸众生,如爱火坑受苦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