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益西彭措堪布 >> 观经四帖疏 03 返回

观经四帖疏 03


观经四帖疏 03

善导大师 撰著

益西彭措堪布 讲解


第二、次释名者。

    经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

 

 1.解释“佛” 

【言“佛”者,乃是西国正音,此土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名之为佛。】

佛:自觉、觉他、觉行圆满。

【言自觉者,简异凡夫。

此由声闻狭劣,唯能自利,阙无利他大悲故。言觉他者,简异二乘。

此由菩萨有智故能自利,有悲故能利他,常能悲智双行不著有无也。言觉行穷满者,简异菩萨。

此由如来智行已穷,时劫已满,出过三位,故名为佛。】

 2.解释“说” 

【言“说”者,口音陈唱,故名为说。又如来对机说法,多种不同,渐顿随宜,隐彰有异。或六根通说,相好亦然。应念随缘,皆蒙证益也。】

如来说法的方式:随顺机宜施设顿教、渐教,有隐密说、显了说等各种不同。不仅舌根能说法,眼等六根都能说法,相好也能说法。
如来说法的作用:使众生都能得到利益。

 3.解释“无量寿” 

 ①总释“无量寿” 

【言“无量寿”者,乃是此地汉音。言“南无阿弥陀佛”者,又是西国正音。又“南”者是归,“无”者是命,“阿”者是无,“弥”者是量,“陀”者是寿,“佛”者是觉。故言归命无量寿觉。此乃梵汉相对,其义如此。】


【今言“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②介绍依正二报分二:一、依报;二、正报 

【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即有其二:一者依报,二者正报。】

(1)依报分二:一、总说依报;二、依观法介绍依报。

 1)总说依报 

【就依报中,即有其三:

一者地下庄严,即一切宝幢光明互相映发等是;

二者地上庄严,即一切宝地、池林、宝楼、宫阁等是;

三者虚空庄严,即一切变化宝宫、华、网、宝云、化鸟、  风、光、动发声乐等是。

如前虽有三种差别,皆是弥陀净国无漏真实之胜相。此即总结成依报庄严也。】

 2)依观法介绍依报庄严 

【又言依报者,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就此依报中,即有通有别。言别者,华座一观是其别依,唯属弥陀佛也。余上六观是其通依,即属法界之凡圣,但使得生者共同受用,故言通也。

又就此六中,即有真有假。言假者,即日想、水想、冰想等,是其假依。由是此界中相似可见境相故。言真依者,即从琉璃地下至宝楼观已来,是其真依。由是彼国真实无漏可见境相故。】

(2)正报 

【二、就正报中,亦有其二:一者主庄严,即阿弥陀佛是;二者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又就此正报中,亦有通有别。言别者,即阿弥陀佛是也。即此别中亦有真有假。言假正报者,即第八像观是也。观音势至等亦如是。此由众生障重,染惑处深,佛恐乍想真容,无由显现,故使假立真像以住心,想同彼佛以证境,故言假正报也。

言真正报者,即第九真身观是也。此由前假正,渐以息于乱想,心眼得开,粗见彼方清净二报种种庄严,以除昏惑。由除障故,得见彼真实之境相也。

言通正报者,即观音势至等已下是也。

向来所言通别真假者,正明依正二报也。】

 4.解释“观” 

【言“观”者,照也。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照彼弥陀正依等事。】

照达义。

 5.解释“经” 

【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布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经:有持法、持机等各种含义。
       有摄义、持机、度生的作用。

 6.解释“一卷” 

【言“一卷”者,此《观经》一部,虽言两会正说,总成斯一,故名一卷。

故言“佛说无量寿观经一卷”。此即释其名义竟。】


QUESTIONS

思考题

1、解释经名:佛说无量寿观经

(解“无量寿”时,可尝试画表解释。)



REVIEW
往期 精彩 回顾

观经四帖疏 01

观经四帖疏 02








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