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 证悟空性的前提条件(1) 前瞻性的两个目标 返回

证悟空性的前提条件(1) 前瞻性的两个目标

慈诚罗珠堪布平台 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 2016-09-10

前瞻性的两个目标

   今天的题目是什么呢?《证悟空性的前提条件》。

证悟空性的前提条件是什么?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为什么学佛?就是为了证悟空性而学佛。为什么要证悟空性呢?如果不能证悟空性的话,那我们最终的问题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通过禅定,比如说小乘佛教讲的一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的四禅八定的修法,我们可以把烦恼控制下来。但是,只是控制而已,要把烦恼从根本上断除的话,那是很难的。


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刚才讲过了,我们最终极的目标就是成佛。这一生当中,我们也许能够成佛,也许不能成佛。但是,认认真真地去学佛的人,必须要有个计划:这一生当中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平时有法会的时候,我们参加一下法会,然后念念经、烧烧香、拜拜佛,就是没有太多的目标,也没有什么计划。


现在,我们学佛、学大乘佛教。首先,我们要给自己做一个学佛的计划,计划当中必须有一些目标,最终的目标就是成佛。成佛之前,我们做一个下一世的计划有点难。所以,我们就是要做一个这一生的计划:我这一生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很多都是数量上的目标:这一年要念多少多少的心咒、佛号,下一年要念多少多少的咒。当然,念佛念得越多越好,但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什么?最起码、最低的要求是什么?目标是什么?要给自己定一个任务或目标。两个要求:第一个,我一定争取在这一生中发出菩提心来,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说,像成佛这些,还是有一点点远。但是,发菩提心,我们稍微努力一下是可以的。今天在座的所有人,菩提心是完全没问题的,都可以发菩提心。不管是男女老少、出家、在家,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发菩提心。另外一个目标,就是要证悟空性,要给自己设定:这一辈子,我无论如何一定要在临终之前证悟空性。


这两个是我们这一生学佛的目标,我们就是要有这样的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不管做生意还是工作,都需要有方法、计划、目标,才能够成功。同样,学佛也需要有计划、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要奋斗,这样才叫学佛。


首先,大家一定要证悟空性。如果不证悟空性,我们的无明、我执还是不能断掉。如果不断掉的话,那随时都有可能产生很多很多的烦恼。有了这些烦恼,控制不住的情况下,我们会去杀盗淫妄、造业,造了业,那我们随时都有可能堕地狱、堕恶鬼。所以,我们普通人叫凡夫,因为我们的心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它随时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动摇。凡夫前面的路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要努力给自己创造这样的条件和目的,这是相当地重要。


刚才讲了,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一定要有标准的菩提心,第二个是要证悟空性。如果我们达到这两个目标,就已经是很不错了,学佛已经有结果了。有了这两个目标,比如说有了菩提心后,我们会更加有慈悲心。从此以后,我们的嗔恨心、嫉妒、傲慢、攀比、攀缘这些负面情绪、烦恼就会逐渐下降,慈悲心和对因果、三宝的信心会增加,这是我们这一生学佛就看得见的结果。很多人觉得学佛了有很大的改变、很大的收获。这些收获是自己能够看得见的,不需要等到下一世或再下一世。我们必须要有一个能够看得见的学佛的收获。


这是第一个,设定一个这样子的目标。那怎么样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呢?今天讲的就是这个:证悟空性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样的情况下能证悟空性?什么样的情况下就不能证悟空性?我们要明确。


首先,我们看看像禅宗的六祖惠能大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印度佛教过去的成就者。佛教2500多年的历史当中,有成千上万这样子的成就者。大多数成就者的成就或者开悟的方法是什么样的呢?一个很特殊的情况下,很突然地就证悟了。就像六祖惠能大师,很多人说六祖惠能大师连字都不识,没有经过太多的学习,开悟之前也没有太多的打坐和修行。但是,《金刚经》的一句话就让他恍然大悟,点燃了他的智慧,然后他就开悟了。


未完待续


慈诚罗珠堪布

喜玛拉雅电台

http://m.ximalaya.com/zhubo/16703261

平台导读  

如何走解脱道(11) 如理思维 勤修出离

如何走解脱道(10) 夫物芸芸,何为难得?

如何走解脱道(9) 井底之蛙也终会重见天日

慈诚罗珠堪布官方法宝平台法宝请购指南

“慧灯育苗“ 赠书长期开放(点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