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各种各样的知识、学问,广闻博学,智慧非常广大。但当我们广闻博学、知识非常广大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我慢——我是法师啊,我精通什么什么经论,我在世间当中是博士生、研究生,我是某个大学来的、某个佛学院来的……我们很多人都有这种傲慢心。如果傲慢心大的话,你的智慧实际上不一定能融入这个世间当中。
《优婆塞戒经》中云“虽得通达,心无骄慢”,虽然通达一切智慧,心没有傲慢;那么“以己所知,勤用化人”,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调化众生,那是最好的选择。有通达的智慧,但是没有傲慢的心,这个很重要。
现在有些人的傲慢心各种各样,前面我们也讲过:有些人长得比较好看一点,在别人面前就产生傲慢心;有些人学的知识比较多一点,也产生傲慢心;有些人因为家庭啊、财富啊,产生傲慢心……傲慢心越来越多,利益众生方面就有一定的困难。
有时候可能看到一些不同宗教的故事、世间人的故事,我们认为尤其是大人物的话,有傲慢心可能好一点。但实际上即使你将来变成一个大人物,没有傲慢心是最好的。尤其现在这个时代,我认为跟以往完全不同,不管是政界也好、宗教界也好,有很大的差别。古代社会中,比如各个国家的皇帝、国王,包括总统,全国上上下下的人都要尊重他们,即使下面的人不太服,也可以说是万人之上吧,用权力可以压制别人。但到了二十一世纪,各个国家的领导一定要随顺民众,如果没有民众的认可和爱戴,那他的位置就很容易被推翻。这可以从世间各个国家的一些状况看出来,跟以往的历史完全不同。
宗教也一样,以前像西方政教合一的时候,很多宗教领袖说什么下面的人都会接受。但现在和以往也不同了,在这个网络时代,如果下面的信徒都对他有尊重心,那不管是什么层次的宗教人物,他可能待的时间长一点;如果他说话做事有特别大的傲慢心,下面的人没有得到任何利益的话,也许他不一定能获得大家的认可。
所以从现状看,将来想弘法利生的话,法师也好、居士也好,都最好有一种为他人服务的心、帮助他人的心。有些人认为,“我现在有了名声就应该摆架子,这样才好。我看以前故事片里他们都是摆架子的,我也应该摆架子。”——那可能你还来不及摆架子就已经下台了,有这个可能性。
每个组织当中都有一些领导,当然作为领导该说的话要说,该做的事要做。领导有领导的威望,领导有领导的身份,语言要有说服力,这个很重要;但真正要为民众、为眷属做一些事情,服务大家,这个是最重要的!以傲慢心来镇压下属,从个人的角度来讲不一定能够长久。所以智慧广大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什么呢?是谦卑,这个很重要。
以前印度著名的哲学家泰戈尔说过:“我们最谦卑时,才最接近伟大。”很多历史上最伟大的人都是这样,包括释迦牟尼佛。戒律里有一个公案:有一个盲人老和尚大声地在僧众里面喊:“谁想积累资粮福报,就给我补一下衣服。”后来释迦牟尼佛就过来给他补了衣服。老和尚发现以后吓坏了:“佛陀您怎么来了?您不是早就福德圆满了?”佛陀说:“我虽然福德圆满了,但是我要让大家懂得积福,所以我过来为你做事。”在佛陀的故事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已经是觉悟者了,但在看到僧众生病的时候,他会去帮助治疗;看到众生痛苦的时候,他会亲自去帮助他们。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大乘佛教徒,在以后弘法利生的日子当中,大家应该把相续中所有的傲慢卸下来。表面上看跟普普通通的人一样,跟别人完全相合,这样大家都看得惯,人们会认为你是好人。如果你内心当中虽然有很多智慧,但外在显得特别特别傲慢,即使你的智慧很了不起,可是你的形象很多人都会感觉不舒服,大家对你的所作所为可能也会不满。
所以大多数人对你的看法,跟你的行为应该有一定关系。大家都觉得很了不起的,那这个人肯定有很多的魅力和吸引力;大家都认为这个人是坏人的话,那他肯定有很多的破坏性,给别人带来了负面的影响。这是一个自然规律。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要考虑自己的未来,一方面要有利他的精神,另一方面也要有善巧方便,要有随顺别人的心态。如果这个你都不懂,那在这个社会上是很难的。
除非你像美国总统川普,他在自传里面说:“别人赞叹我也好、不赞叹我也好,只要出名就可以。”(有些说他的自传是记者写的。)所以有时候别人对他嘲笑、诽谤,他特别高兴,“哦,我出名了!很好!”如果不出名他就觉得不太好,他觉得还是要有名声。针对川普,世间上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些觉得非常好,有些觉得不好。
我本人对政治家等人物一般都不会去评价。不过一个人出名的话,大家议论纷纷的话,实际上说明他跟其他人是有点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作各种各样的秀;有些是和前世的业力有关,虽然今生当中非常谦虚,但人人都看不惯,绯闻或者说负面消息一直不断,这也有一定原因。
不管怎么样,以后要尽量地“智慧越来越广大,傲慢越来越减少”,而不要“傲慢越来越大,智慧越来越小”,否则不太好,对吧?
——《胜道宝鬘论》第12课
所有图片均为原创,版权归属智悲德育公众号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