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藏传佛教论坛 >> 明就仁波切:你的生活改变了吗? 返回

明就仁波切:你的生活改变了吗?


藏传佛教论坛
大德法语 | 显密教言



今天很多人禅修是为了平静、减压,或是陶醉于禅悦,这样的禅修的确会带来正面的效果,尤其是当一个人认同心是困扰或快乐的来源。


但是,这样会导致人们,把禅修归类为一种有开始和结束的活动:“现在我在禅修,等一下我就不在禅修。”


这里的困难点,就在禅修所带来的任何正面效应,都非常短暂,少有人留意让禅修融入日常的活动,而使智慧和慈悲的见解及目的与禅修分离。


禅修的肌理可能增强了,但是目标不明确,所以很难真正达到解脱。切实的检测是要看座下发生了什么,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改变,那么禅修完整的利益并没有体现出来。


如果你遇到邻居的狗在你的草坪上小便,或是服务生送上来的汤是冷的,或是航班被取消,你的反应跟还没禅修时一样暴怒生气,那么你的修持中一定少了点什么。



当我们理解了见地,就知道自己的方向,以及可以把它运用在日常的活动中。这个见地是我们的本质。


觉知的精华本身就是清净、完整而充满所有美好特质的,而我们一般认为这是缺乏的,这个见地如果无法融入我们的活动。


即使是一本正经的座上练习,也难免干涩枯燥、了无生机。我们最终像摆在商店架子上的玩偶,只是端正完美的坐着,看似我们每件事都做对了,但觉醒仍旧遥不可及。


所有前行修持的阶段,都涵盖了禅修觉知的培养,从禅修的觉知,到第三种清净觉知的转变,但是不同的传承也有所不同。


在我的传承中,清净的觉知是根据指导,或由一位已经证悟心性的上师“指出来”,称之为“心性指引的教导”。



尽管我们已经拥有觉醒所需的一切,但仍然没能精准的认识出清净的觉知,因为它是如此的简单和平常,人们总以为开悟的刹那会带来非凡新奇的经验。


所以我们期待着那不可思议的一刻,殊不知每时每刻我们都未曾与清净的觉知分离。指导者、老师或上师,只是让我们见到自己已经具足,却没认识出的本质。


在我的传承中,指引心性的教导,有时在学生开始前行修持时就给予,有时却是在学生已经完成各类修持之后才给予。


如果你已经接受了心性指引,那么前行的修持,将是你用来加深和稳固,认识清净觉知的方式。


不管运用哪一种觉知,每一个前行修持,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去认识过去未曾见到的觉知的某个面向。


佛法充满了众多可贵殊胜的内容,但认识觉知,才能把我们从轮回带向涅槃。




长   按   二   维   码   识   别   关   注

大德教言 | 佛学问答 | 正知正见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愿所有众生都能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