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与空性的区别(上)
真正的佛法,就是智慧和慈悲的综合体。其中的慈悲,是指菩提心;而智慧,则是指证悟空性的智慧。
虽然精通世间的医术、工巧技艺等等也称为智慧,但此处所说的智慧,则特指证悟空性之智。除了智慧和慈悲之外,不存在什么真正的佛法。
第一个,就是要闻思。通过听闻佛法,然后自己去思维。
仅仅听闻,而不思维是不行的。
比如说:因为听到龙树菩萨说是空性,所以就认为是空性;因为听到释迦牟尼佛说是空性,就认为是空性。
这样不假思索地照单全收,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虽然龙树菩萨和释迦牟尼佛都说空性,但我们还是应该通过自己的思维去体会、去感悟、去消化,只有这样,空性才能成为我们自己的境界。
在没有证悟之前,空性的境界是不属于我们的,因为哪怕佛经当中讲了空性,但我们却一点都没有体会到。
意识离不开空性,肉体以及周围的一切都离不开空性,但如果不了解、不证悟,仅仅本体是空性,对我们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所以一定要证悟。
空性
不是语言所能如实表达的
如果要证悟,首先就是要去听。为什么要听呢?
因为,证悟的境界是超越一切凡夫思维的智慧,如果不去听闻,任何人也不能自己创造出这样的智慧或思路。
只有听闻之后,知道今后的前进方向,才能静下来自己去思维;思维以后,还要通过修行而证悟。
仅仅思维为什么不够呢?因为我们的语言,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创造的呢?
比如说:如果让一些小孩子根本不与外界联系,一生下来,就关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当中。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会创造出一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理解的语言,屋里所有的一切东西,包括锅、碗、勺、盆等等,都会被他们赋予新的名词。
他们创造语言的来源是什么呢?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他们周围的各种物质。
因为要用碗吃饭,所以就要给碗起一个名字;因为要上床睡觉,所以也要给床起一个名字;因为要用某个东西,所以就要给这个东西起一个名字……这些物质,都是肉眼看得见的、宏观、粗大的物质。
我们的语言,也只能表达、传递宏观、粗大的概念。一旦超越了这个范围,我们的语言就鞭长莫及了。
如果真正要了解空性,则只有通过修行才能解决,因为空性的境界,不是语言所能如实表达的。
在《入中论》、《中论》等大乘经典中反反复复地提到,空性、光明、如来藏等等这些内容,是不可思议的。
既然我们的思维都不能了解,我们的语言就更无法形容。既然如此,那么语言又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譬如,当有人询问月亮在什么地方的时候,其他人就用手指指向天空,并告诉他,月亮在那里。
这个手势只是表示月亮在何处,实际上手指既没有碰到月亮,也不会说什么话,但这个手势却有这样的作用,别人根据手势的指引,就能找到月亮。
同样,虽然我们的语言不能直接表达空性,但通过语言,就可以破除我们的很多执著。
在破除执著以后,通过修行,就能证悟空性。如果不修行,就无法证悟空性,充其量也是在字面上理解了空性而已。
量子力学
量子物理学家也有类似的看法,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海森堡说过:
“关于语言的问题,在此确实很重要。我们想以某种方式讨论原子结构……但是却不能用平常的语言来谈论它。”
既然量子物理学家都有这样的感受,空性的境界就更是超越了这个层面,因为它比量子物理还要深得多。
其实,释迦牟尼佛早就以“不可思议”等等来描述空性,禅宗也说“不可思、不可言”,为什么“不可思、不可言”呢?
因为,空性的境界,并没有什么可以思维、言说的东西。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可说、可思维的呢?
很多人由此而产生了误解,认为既然量子物理与空性的境界都是不可言传的,那么量子物理与空性就应当是一回事。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量子物理只是往空性的方向迈进了小小的一步,离真正的空性还有天地之遥,所以,如果将空性与量子物理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就完全是曲解了空性。
但是,为什么我们这次讲空性的时候,要讲到量子物理呢?因为,量子物理是科学,大多数人是相信科学的。
既然相信科学,那么,当量子物理跟我们的常识完全相反、互相抵触的时候,我们究竟是相信常识,还是相信科学呢?
此时,稍有理智的人会说:“虽然我是这样看见的,但如果科学的立场跟我相反,那肯定相信科学!”
眼见非真实
量子物理的研究成果可以证明,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世界,原来并不是真实的。
这不仅仅是佛菩萨说的,包括爱因斯坦都说过:
“我们的感官,是非常愚蠢的,所以,我们的感官没有发现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很多事情它都无法感受到。”
佛经里面也说了很多这样的话,而且其中所包含的意义更为深刻。
我们每个人以前都认为,在眼睛没有毛病的情况下,所见到的东西不会有错,一直非常信任自己的感官。
但是,在通过量子力学得知微观世界并不是这样的以后,就会思维,为什么我的常识与科学的结论是矛盾的呢?
原来是因为我的眼、耳、鼻、舌有问题,我所感知到的,只是我自己的世界,只有在我的世界当中,它们才会起作用,眼、耳、鼻、舌所感受的,并不是真理。
那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怀疑自己的眼、耳、鼻、舌、身的结论,不但是怀疑,而且也可以进一步知道这些都是错误的。
如果一开始就告诉我们:佛是这样说的;龙树菩萨的逻辑也可以判定出这样的结论,整个世界都是空性。
有些人或许会对此嗤之以鼻:“这是两千多年前的陈词滥调,这种落后观念早就该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了!”我们不一定愿意去思维,即便愿意思维,也不一定能思维出什么结果。
但是,量子物理却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在它的面前,任何人都无话可说。而量子物理告诉我们的结果,就已经接近于佛教的观点了。
当然,佛法不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更不是佛法,它们之间有着很大差别的,但是,利用量子力学,就可以间接地让大家接受一些佛理。
譬如:在宏观世界当中,一个闹钟的分针、秒针的位置和速度都测得准,因此能表示一个精确的时点,可以给我们明确地指出二十四小时的任何一个时间,所以测得准是可以成立的。
然而,在微观世界当中,这些都是测不准的。
例如:时钟秒针的顶端,是由很多粒子组成的,每个粒子的速度和位置又是测不准的。
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能确定出一个准确的时点呢?在微观世界里面,时间是测不准的。
当然,在宏观世界当中,时间还是测得准的。否则我们就无法确定出飞机、轮船的出入港时间,或者是汽车出发的准确时间,这样所有的生活都会乱套的。
同样,如果不观察,则周围的一切都是存在的,因为有这栋楼房,所以我们可以住在这里;如果没有这栋楼房,我们又怎么住在这里,又怎么进入这个房间呢?
在宏观世界当中,很多人既可以聚在一起,也可以各自分散;但在微观世界当中,我们所有人的身体都是量子场,不存在什么你我的分别,都是弥漫在整个空间当中的,互无差别,无法区分的一体。
例如,在沙漠里面,有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沙丘、凹地,但沙漠本身,却是由一粒粒的沙子组成的,没有什么沙丘、沟壑等形状,只是在风力的影响下,才会显示出各式各样的形状。
同样,在微观世界当中,我们每一个人和这个房子,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全部都是一个整体的量子场。
所谓“场”,就是一个波动的、无形的东西,根本没有任何物质实相,只是一种能量。
但是,在我们的眼里,就像风力吹动所形成的沙丘一样,从量子场当中便形成了一堆堆的物质,大家就把它们分别认定为是房子、家具、老年人、年轻人、男人、女人等等。
这些东西是如何形成的呢?这与观察者有关。
——To be continued——
平台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