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63课CC+笔记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63课CC+笔记



本课重点

  • 邪见定义和种类。

  • 邪见的过患。

  • 邪见产生的原因。

  • 了知佛理避免产生邪见。


本课难点

  • 对没有内证功德的僧人和上师要观清净心。

  • 众生相续中留存的邪见唯有通过佛法才能调服。

  • 以邪见舍弃原来的上师,必定会堕入恶趣。

  • 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


本课脉络

  • 邪见的定义和类型。

  • 邪见的过患。

  • 邪见的对治。


 脉络展开 


.邪见的定义和类型。


1.邪见的定义:对真理的颠倒认识。


2.具邪见者。

①表现:

A.明明不知道所知法的真实性,还认为自己的迷乱分别念是正确的。

B.不相信善恶因果、前后世、三宝的加持力、修行佛法可以获得解脱等。

C.不但不懂真理,反而执持与之相反的见解。

②成因:

A.前世的业力。

B.即生的不良熏染。

C.没有被善知识摄受。


3.大邪见的类型。

①认为业因果不实有、行善作恶都一样、三宝不真实、前后世不存在。

A.表现:

a.认为杀生和供养三宝的功德、过患完全一样。

b.如无神论者和顺世外道认为人的精神从四大种中产生、人死如灯灭。

B.后果:自己秉持邪见,还蛊惑他人产生邪见。

②认为为父母杀害众生是积累善根,宰杀旁生作上供下施是有功德,或者像奉持邪道的宗派那样视损害为正法。

A.表现:

a.儒教认为为了孝养父母可以杀生;

b.基督教认为为了生活可以宰杀旁生;

c.印度大自在天派认为杀生供养可以博得天尊的欢喜。

B.后果:受这些宗派的遍计执著的影响,许多人无法产生因果正见。

③以语言诋毁因果。

A.表现:

a.声称“饮酒、吸烟没有过失”、“杀生、吃肉没有罪过”。

b.没有任何证悟的境界,却喜欢奢谈禅宗和密宗的高深法语,而且以一些相似的理由诋毁业因果。

B.事例:四川某弘扬民族传统文件的会议上,一个僧人认为戒杀是不合理的。

C.后果:佛教徒产生各种邪见,毁坏佛陀教法相当可怕。

④一善未做、唯造恶业的人,认为自己不会堕入恶趣,肯定能获得人身。 

A.成因:属于不信因果的愚痴。

B.喻理:一个世间人天天偷盗、抢劫,迟早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信因果、不惧后世之人也是如此。

C.后果:成为标准的愚者,必定会堕入恶趣。

⑤因为愚蠢说侮辱三宝威望的言论。

A.表现:

a.“僧众无有本尊,本尊无有加持力。“

b.“交钱请僧众念经没有看到效果,三宝没有加持。”

c.“出家人除了剃个光头外,与在家人没有区别。”

B.后果:和外道没有差别。

⑥视僧人为有过失者。

A.后果:

【教证】《赞僧功德经》:“若于僧中起邪见,当来定堕三恶道,世尊亲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诚不妄。”

B.应对出家人观清净心。

a.僧众是人天恭敬之处,见到僧众要以信心合掌顶礼,乃至对僧衣上的红黄补丁以上都应生起真实僧宝想并恭敬顶戴(这是皈依的基本学处)。

b.【公案】:波斯匿王看到三百小沙弥脱下袈裟在水中嬉戏,认为小沙弥与俗人一样,结果看到小沙弥以神通飞回精舍,便对佛教产生强烈的信心,并在佛前忏悔皈依。

c.不可能所有出家人行为都如理如法,但不能因此对出家人产生邪见,应对出家人观清净心。

⑦视自己的上师有过失。

A.【教证】《自生自显续》:把上师看作普通人有非常大的过失,如果认为上师的贪心、嗔心很大,上师的智慧不如自己,上师不通达世间法,等等,产生此类分别念的罪过特别大,在百千万劫中精进忏悔都很难清净。

B.观清净心的必要。

a.凡夫人很难了解他人的相续,如果对方是具功德者,对他生邪见很可能会摧毁自己的善根。

b.仅仅依靠外相来判断他人的相续有一定的困难。

【教证】世尊:“除非我与同我者,无人能量他人心,若量则犯大罪过。”

c.实在无法观清净心,也没必要去毁谤,否则将来必定会感受痛苦的果报。

d.即便僧人、上师确实没有内证的功德,也不应对他们生邪见,要观清净心。

I.一切众生具有如来藏,众生和佛平等无二,慈悲心是如来藏的明分。

事例:最凶残的旁生也没有对自己孩子毫无慈悲心者。

II.只要具足因缘,慈悲心就会逐渐发展、成熟,最终与三世诸佛的大悲心无二无别。

教诫:不能把众生看得太低劣。

C.拓展:

a.对世间人看不惯,总是找过失的人,这种见解也是一种邪见。

b.凡夫人不可能没有过失,应返观自身。

⑧视正法为非法、非法为正法。

A.表现:

a.认为前行、净土、般若、大圆满法没有用。

b.对世间的气功、法术视若珍宝,到处弘扬。

B.后果:与解脱背道而驰。


4.依靠系统闻思调伏相续中的邪见。

①邪见的危害。

A.邪见之多:“邪见无边故,一一难破尽。”

B.邪见之因:没有值遇善知识,缺乏对佛法的系统闻思,相续中存有各种妄想执著分别念。

C.邪见的危害:分别念的推动下造作了各种非法之事。

②以正法对治邪见。

A.浊世众生需要佛法:具相的高僧纷纷圆寂,对佛法和众生有责任心的大德寥若晨星,各种世间的邪见就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众生的相续变得一天比一天下劣。

B.闻思能引生正见。

a.福德深厚的人长期依止善知识,正法会在心中长期存留;

b.福报浅薄的人正法在心中很快被邪见遮蔽;

c.大力弘扬佛教真理尤为重要。

二.邪见的过患。


1.邪见的过患。

①相续中有了不承认因果的大邪见,原有的善根会被摧毁,包括别解脱戒也会从根本上失坏。

【教证】《俱舍论》:“唯以邪见断善根。”

②使善根断绝、无法恢复如初。

A.【教证】“十不善中邪见重。”

B.邪见是一切罪恶的根本,一旦有了邪见,其他不善业都会随之而来。

C.从产生不信因果的邪见开始,到尚未生起诚信因果的正见之前,以往的一切善根不会生起。

③一切所为都和解脱背道而驰。


2.福报浅薄者易产生邪见。

①不知羞耻、愚昧无知、经常转生于无瑕边鄙之处、连三宝的名字也没有听过、为恶友所欺、无有信心、满腹怀疑之人。总而言之,那些福报浅薄的人容易生起邪见。

②【教证】《妙法莲华经》:“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


3.邪见的等起。

①贪欲。

②嗔心。

③愚痴,大多数人都是由于愚痴而生。


4.邪见的果报。

①异熟果。

A.根据意乐强弱不同堕三恶趣。

a.以上品邪见会堕入地狱,尤其是堕入无间地狱感受其余所有地狱的痛苦;

b.以中品邪见会堕入饿鬼;

c.以下品邪见会堕入旁生。

B.【教证】《华严经》:“邪见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

C.【教证】《佛本行集经》:“以邪见故,邪见因缘,命终舍身,堕于饿鬼,受饿鬼苦。”

②同行等流果。

A.侥幸获得人身,也会因为往昔不善业的等流而转为邪见者。

【教证】《华严经》:“(邪见者)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生邪见家,二者其心谄曲。”

B.邪见还会使人的心不堪能。

③邪见者的善根也将是痛苦之因,即便行持善法也将感受恶趣的苦果。

A.【教言】龙树菩萨:“邪见者行善,其果亦难忍。”

B.行善得恶果的现象:有些人表面聪明能讲法,因相续中存有邪见,不以佛法为标准,按自己的分别念肆意妄为,最终让自他误入歧途、堕入恶趣。

三.邪见的对治。


1.通过闻思佛法,真正明白了佛理,自然能遣除内心的怀疑和邪见。

①【公案】《印度佛教史》:月官论师的前世与外道辩论获胜,为调服外道的不服和邪见,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死去并转世。国王和外道亲眼证实真实性,对佛教产生了真实的信心。

②通过理论转变所有的邪见者有一定困难,留给时间去考验真理。

邪见者表现:面对佛教理论根本无法破斥,又不肯放弃坚固邪见,用粗暴手段破坏佛教。


2.在基本正见摄持下修持善法才能趋往善趣获得解脱。

①正见:前后世、业因果、三宝、四谛等。

②【教言】龙树菩萨:“若欲趋善趣,当修习正见。”

③【教诫】修行人嘴巴不会说不要紧,没有钱财、势力也不要紧,关键的就是要具足无伪的正见。


3.注意选择亲近的人。

①亲近了不信因果或者虽信因果却不懂因果道理的人,自己也会染上邪见的过患。

A.【教证】《因缘品》:“若将纯净吉祥草,系于腐烂之鱼上,彼草亦会变腐烂,依止恶友亦复然。”

B.防止相续中的正见被偷走。

C.远离恶人就会远离各种不良思想和行为。

【教证】《大方等大集经》:“若能远离恶知识,亦能无离诸邪见。”

D.初学佛者的正见没有稳固,千万不要跟坏人交往,否则自己也会变成坏人。

②依止诚信业果、喜善警恶、了知因果道理之人,增上相续中的正见。

A.【教证】《因缘品》:“若人将紫梗树叶,置于汉香香囊中,树叶亦发出香气,依止善友亦复然。”

B.【引申】依止善知识也如此。

C.初学佛者特别需要好道友的提携和帮助,这样自己的善根才会不断增长。

③世间的智者也与佛教观念一致。

A.孔子:“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B.傅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4.修行人应遮止的邪见。

①对善知识生邪见。

A.自心不正,反而把过失推到上师身上。

a.表现:

I.对上师无有恭敬诚信之心;

II.未能正确理解教言,只是表面上装模作样;

III.仅修了少许法便自吹自擂,在散漫懈怠中虚度人生;

IV.没有获得功德和成就,便诽谤上师。

b.过患:以邪见死后堕入恶趣。

B.以邪见而舍弃原来的上师,改为依止其他上师。

过患:这种愚痴的想法不可能成功,必定会堕入恶趣。

C.认为上师的法不殊胜,弃法学戒。

过患:见解出问题不可能得到解脱。

【教证】《中观四百论》:“宁毁犯尸罗,不损坏正见,尸罗生善趣,正见得涅槃。”

【教证】《历代法宝记》:“宁毁尸罗,不毁正见,尸罗生天,增诸结缚(即烦恼),正见得涅槃。”

D.佛陀也无法度化邪见深重者。

【公案】:佛陀显示神变度化给孤独长者家的老仆女,老仆女认为遇上了大恶人。后佛陀派遣与老仆女有缘者罗睺罗,才得以度化她。(详见法本P102)

②.怀疑因果生邪见。

A.事与愿违生邪见。

为了幸福安康,消灾延寿而做顶礼转绕等佛事,却屡遭病痛、失败等厄运。看到别人造恶却享受快乐,自己行善却遭苦痛,认为三宝没有加持、因果不真实。

B.大福者临趋善趣,痛苦犹如燃烈火。

a.因果真实不虚。

b.由于三宝的加持力,以行持善法之力使得往昔的恶业在现世提前成熟,感受完此果报后便可尽除此恶业。

c.如今的善法在后世必将成熟果报,绝不会虚耗。



  • 个人分别念整理仅供参考




回向偈

所南德义檀嘉热巴涅  此福已得一切智

托内尼波札南潘协将  摧伏一切过患敌

杰嘎纳齐瓦隆彻巴耶  生老病死犹波涛

哲波措利卓瓦卓瓦效  愿度有海诸有情


明日死谁知 今日当精进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62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61课CC+笔记
《极乐愿文大疏释》60课CC+笔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字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