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演讲】汉藏佛教交流的见证——觉沃佛像
大学演讲
除了《大藏经》,还有一尊佛像也与汉藏佛教有甚深的渊源——这就是拉萨大昭寺闻名遐迩的觉沃佛像。
大家可能也听说过这尊佛像。他在整个藏地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这尊佛像具体的来龙去脉,在座的年轻人不一定知道,所以我今天简单地介绍一下。以后你们如果有机会去拉萨,最好去朝拜一下这尊佛像。不管你是出于研究的目的,还是好奇,或者内在有信仰而外面不暴露,无论以什么方式都可以去朝拜。因为这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见证。
在藏族人心目中,一个人临终之前如果朝拜过拉萨大昭寺的觉沃佛像,他就是非常幸运的。孝顺的子女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的父母,在有生之年前往拉萨朝拜觉沃佛。此事若能完成,父母也会觉得一生中所有美好的愿望已经如愿以偿。
为什么这尊佛像在藏族人心中如是尊贵呢?一方面因为他的历史非常久远,另一方面也因为他非常稀有珍贵。这尊佛像最初来源于汉地,是唐代的文成公主带过来的。文成公主在藏地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相关的纪念活动从来没有间断。前些天,大概在 8月 1日 ,拉萨上演了一个很大型的《文成公主》实景剧。据说制作费用高达7.5亿元,演得如何倒不是很清楚。
据有关历史记载,2500多年前,有一次,释迦牟尼佛正在说法时,忽然放光、微笑,显现出种种瑞相。文殊菩萨等眷属向佛祈请。佛陀对一个非常著名的天匠特意加持,让他制造佛像。后来这位天匠把天界人间各种各样的宝物积聚起来,做成了几尊释迦牟尼佛的等身像,包括8岁、12岁、16岁和25岁的等身像。12岁的等身像,就是现在大昭寺的觉沃佛像;8岁的等身像,后来被尼泊尔公主带到藏地,就是现在小昭寺的觉沃佛像;25岁的等身像,是现在印度金刚座正觉塔的释迦牟尼佛像,不过在《大唐西域记》里,对这尊佛像的说法稍有不同;16岁的等身像,据说后来在印度消失了。
12岁等身像是怎样来到汉地的呢?在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印度国王达玛巴拉跟其他宗教进行了一场大战,结果印度著名的那烂陀寺被夷为平地,形势非常危急。于是,他向中国祈求支援,秦王苻坚对他提供了很大帮助,达玛巴拉因此而克敌制胜,保护了佛教。后来秦王希望印度国王把12岁的等身像送给他,以便在中国振兴佛法。达玛巴拉一方面非常感谢苻坚,另一方面考虑到佛像在中国可以利益很多众生,于是就把佛像送给了秦王。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据藏地著名史书——达仓巴的《汉藏史集》记载,当时秦王苻坚请求了三件事:第一件是12岁等身像,第二件是四部经典,第三件是四位比丘僧。达玛巴拉全都答应了。刘立千翻译的《西藏王统记》里说,当时秦王祈求这个佛像的时候,达玛巴拉国王本来不想给,但他后来看到这个佛像的面部已经转向中国,而其他佛像都没有转。达玛巴拉认为此像与汉地有缘,就把佛像送给了秦王。这是12岁等身像来到汉地的因缘。
几百年后,到了唐朝,松赞干布想要迎娶文成公主。公主在出嫁前要求唐太宗把释迦佛12岁等身像送给她。一方面唐太宗非常疼爱这位公主,另一方面藏地王臣也特别请求,所以唐太宗便答应了他们。同时还派了两个大力士,一个叫拉嘎,一个叫鲁嘎,用车子将佛像从长安推到了拉萨。当时的交通非常不方便,据说从长安到拉萨用了3年时间,可以说历尽艰辛。这期间还发生了很多稀有的传说。
佛像到了藏地以后,文成公主专门修建了小昭寺进行供奉。之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觉沃佛像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文成公主在离开人间之前说,这尊佛像将来很有可能被汉地的国王要回去,因此要用泥土把佛像封起来,表面还要画上文殊师利菩萨的像。
果然,在芒松芒赞时期,武则天认为这是汉地的宝物,发动军队要把佛像抢回去。藏人想起文成公主的遗嘱,就按照她的要求,把觉沃佛像封在大昭寺的墙壁里面,又在表面画了文殊菩萨的像。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到了赤德祖赞时,国王迎娶了唐朝的金城公主。金城公主后来生下了赤松德赞。那时,金城公主很想看自己祖奶奶从汉地带来的佛像。经过调查发现,原来佛像藏在大昭寺的墙壁中。于是她把佛像请了出来,从此将其作为大昭寺的主尊佛来供奉。
赤松德赞刚继位,年龄太小,他的舅舅不但把持朝政,排斥佛教,还派遣三百个藏族大力士,想把佛像送到汉地去。结果他们推不动,便把佛像埋到了泥沙里。过了一段时间,那些参与反佛的大臣,有好几个暴毙而亡,整个藏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灾祸。占卜说这是由于把觉沃佛埋入地下而导致的,于是他们又把佛像挖了出来。他们想,这个佛像原来的家乡不是汉地而是印度,应该将其送到印度去。当送到芒域的时候,去印度的路不通,只好把佛像留在了那里。这样,觉沃佛像在芒域待了十四年,直到赤松德赞亲政以后,才把佛像迎请回来。
朗达玛灭佛时,觉沃佛像又遭受到一次灾难。朗达玛要求把佛像送回汉地。很多大臣认为觉沃佛是藏人的福祉,不能送走,就把觉沃佛像藏在另一个地方,然后把一块很大的石头扔到湖里,发出了巨大的声响。当时朗达玛问是什么声音,他们说是觉沃佛像被扔在湖里的巨响。觉沃佛像因此躲过了这场灾难。
后弘时期,印度的阿底峡尊者来到藏地。他一方面在大昭寺的柱子下面,以伏藏的方式取出了一部著名的藏族历史经典——《松赞干布遗教》;另一方面使朗达玛时期隐藏的觉沃佛像再度重见天日。从此,千年以来,觉沃佛像一直是藏族人祈祷和依止的殊胜对境。“文化大革命”时,觉沃佛像虽然受到一点危害,但是在一些人的保护下,终能完好无损。
小昭寺8岁等身像的遭遇却有些令人伤心。据有些史书记载,在“文革”期间,这尊佛像里面所有装藏的经书和珍宝都被掏了出来,身体也被切成了两半。后来班禅大师分别在天津和拉萨的仓库里找到了佛像的上半身和下半身,并在重新修复装藏后,将其继续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的觉沃佛像历经沧桑劫难,现在依然不间断地给予众生无偏而巨大的加持。这种加持,有些人可能不相信。但无论你相不相信,佛的加持和信仰所蕴涵的力量,其实都是一种客观事实。就像药的力量一样,除非不服用,如果服下去,一定会对疾病有效果。同样的道理,佛的威力和加持一直都存在,就看你用不用。2500多年后,现在信仰佛教的人仍然不断地获得各种殊胜的心理品质和快乐,这就是信仰的加持。当然,没有信仰的人,确实很难理解和体会。正如庄子所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很多人没办法感受,除了排斥以外,也别无他法。
今天是一个很开放的交流,所以我毫无保留地把信仰的事实告诉大家。如今地球的轨道已经旋转到21世纪。21世纪是包容和开放的世纪,不仅商业开放,文化思想也是开放的,全世界东西方文化都在不断地交融。此时,每个人都应从狭隘、固执以及自私的束缚中走出来,主动接受文化的剖析,寻找思想的碰撞,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时代趋势。
摘自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华南农业大学演讲
本月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