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等闲视之的装备
前期回顾
本期
培养出离心修四个外加行,这是下等的修法。下等的意思,是最基础的意思,并不是说出离心是很下等的、不值得修的。出离心是我们走向解脱的第一步,是最基础的修法。
“出离”是要放下世间的一切希求解脱。“出家”中的“出”也是这层含义。“家”是指世间,并不是走出家门、穿上出家僧装就表示出家,而是要对轮回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在家人学佛、修出离心也是要对世间的事物没有任何贪图之心,这叫做“出”。这个“出”外道也有,很多外道的出家人也不愿意在六道中轮回,也希望解脱,但这不叫出离心。真正的出离心,还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见解。正确的见解是什么呢?就是首先要意识到轮回的痛苦,所以不再留恋轮回,并努力去寻求解脱、走向解脱。但是,与此同时必须要有解脱的智慧。如果只是一味盲目地、没有智慧地寻求解脱,并不是完整的出离心。出离心的解脱智慧包括小乘的四谛法门,精通四谛之后,才算具备了完整的出离心。
具备了真实无伪的出离心后,所修的一切善法都将成为出世间的法。《俱舍论》里讲,有了出离心就算是小乘的入道。此处“入道”的意思是指进入小乘次第的第一步。
出离心修完后,中等的修法,是大乘显宗的修法,也就是修菩提心,并在此基础上修无我空性。这个修法为什么是中等的修法呢?因为,这个修法还没有涉及最上等的修法,比如像密宗的生起次第、圆满次第、大圆满、大手印等修法,所以这个修法也不是最高的;又因为这个修法比小乘的无我修法、出离心的修法要高一层,所以属于中等的修法。对我们来说,最关键的还是出离心的修法。没有出离心,修什么样的法都不能成为解脱之因。如果我们有了出离心,行善、念咒、放生之类的善事或者修行才会成为解脱之因。
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轮回是苦、因果不虚这些外加行,对增上出离心有很大的帮助。但现在很多所谓的佛教徒,却不愿意修加行,特别是人身难得、寿命无常这些外加行,直接就想修大圆满、大手印等法。这样的人,在藏地的出家人里也有,但在内地的居士里更多。大圆满、大手印当然是很好的法,但我们现在是不是这样的根器呢?自己现在的心相续调整好了没有?如果没有调整好的话,那么大圆满、大手印是不可能修起来的。
调整的方法又是什么呢?就是修人身难得等修法。对这些修法,我们绝不能等闲视之。阿底峡尊者及以前藏地很多专门修行的高僧大德,他们当中有些人一生只修人身难得和无常,最后还是同样获得了成就。前辈们已经为我们作出了最好的表率,我们就应当追随他们的足迹。那些不愿修加行、第一步就妄想迈得很高的人,他们离解脱的目的地,也就如同被重重关山阻隔一般,永久难以抵达。
上次我们也谈到过,为什么我们要流转轮回,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思考;我们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也要去思考。这两个是很重要的,但很多人都拿不出答案。很多人都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是人,不是牛,不是马,牛马为什么是牛马而不是人;很多人也想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生存的方式和生存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除了佛法以外,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地找到答案。
这两个问题虽然只是一个常识,但这两个常识对我们的修行却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思维这些内容。思维之后就会知道,我们流转轮回的原因不是别的,既不是像基督教所说的是上帝的安排,也不是无因无缘,那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贪心—贪欲的心,它让我们流转于轮回当中,这是第一个问题的答案。
第二个问题,生存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生存的意义只有求解脱,解决生、老、病、死的问题,自利利他。除了这些以外,其他任何一个事物都不值得成为生存的意义。
这样思维好以后,就会生起出离心,这个修法是下等的基础修法。虽然是下等的修法,对我们目前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修法。我们很多人不一定有出离心,虽然自己认为有出离心,但实际上有没有很难说。如果没有出离心,就不可能走上解脱道。
下等修法—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加行修完后,就会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生起后,中等的修法就是菩提心和空性。
什么是菩提心?说起来很简单,每个人都会说:为了度化一切众生而发誓成佛,这就是菩提心。但是要付诸行动却并非易事。即使是修行多年的出家人,并自诩为是大圆满的瑜伽士或密法的修行者,有些人也没有真正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我们在修法的时候要认真地观察自己的相续,并严格地要求自己。如果认真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事情表面上是利益众生,但实际上都是为了自己。修五加行是为了自己,其他的念咒、放生也是为了自己。简单地说,凡是为了自己的解脱而修行,无论所修的法本身多么殊胜,都只能成为小乘的修法。
如果丝毫没有自私自利的念头,在此基础上去修行的话,哪怕念一句佛号、磕一个头,所修的都是大乘的法。我相信,这些道理很多人也明白,今天如果让你讲,你也能讲得头头是道,但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真正能做到的却寥若晨星。
本来出家人修行的进步、收获应当远远超过在家人,因为相对来说(不是绝对的),出家人的烦恼要少一些,他们舍弃了很多容易生起烦恼的对境,不会被很多世间的事情所缠绕与侵扰,但出家人里面修行不尽如人意的也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认为,作为在家人,是很难突破世间重围而专心致志修行的,所以也很难获得解脱。但在如今这个社会里,我们是有办法修行、有办法成就、也有办法解脱的,关键就要看你发心是否真切、正见是否具足。
以上内容节选自:
《慧灯之光》第一册《三个差别》
《慧灯之光》第四册《如何做一个标准的居士(一)》
往期回顾
长按二维码
感恩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