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散收录 >> 高士劣者之行为,此二皆依串习力~
返回
SPRING
格
言
宝
藏
高士劣者之行为,
此二皆依串习力,
如蜂寻花鸭喜水,
此等不学亦自知。
高尚的人和卑劣的人,在行为作风方面之巨大差异,都是二者无始以来的串习力形成的。正如蜜蜂寻花采蜜、鸭子凫水一样,不学也自然会懂得。
每一个众生现世的行为都与其前世有很大关系,不管是人还是动物都受自己的业力和串习的支配。形成高士和劣者天壤之别的主要原因即是无始以来的串习力所感。比如,有些人从小就敬信佛法,自然而然地慈悲一切众生,恭敬三宝,而有的人天生就喜欢杀生、偷盗、说妄语等非法罪行。同性等流果即是这个道理,前世喜好什么,今生于这方面就会有浓厚的兴趣。某些人在孩提时代即显露出非凡的才气和智慧。他们学习各类知识都很容易掌握,往往是一点就通或无师自通,于是世人将之冠以“天才”或“神童”的美称。其实这一切都是往昔的串习所致。
《因果经》中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今生有什么习惯,前世肯定有类似的习气,今世的一些习气又必定会带到后世去。有些人总想了知自己的前世,按佛法的教义和因明的推理,不需要去问瑜伽士或空行母,不需求神通,观察今生就能明了。如果一个人对宁玛巴的教法生起信心,说明他前世学过宁玛巴教法,或多或少有些因缘。有些人一见到某位大德便会汗毛竖立,激动得泪流满面,仿佛找到了自己失散已久的父母,即已说明这位高僧往昔对你的恩德很大,你也曾做过他的弟子。
如同蜜蜂生来即对寻找鲜花、采集花蜜有兴趣,而水鸭从小就会凫水,也对水有深厚的感情,所谓寻花觅水即是蜂与鸭的天性。劣者不求善法和学问与正士追求善法、不造恶业的反差,正如蜜蜂不喜欢水,鸭子不喜欢花一样。了知此理后即应培养良好的习惯,使自己生生世世成为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