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今日当精进 >> 《极乐愿文大疏释》05* 阅读参考 返回

《极乐愿文大疏释》05* 阅读参考


1


善根不为他缘所坏正行无缘殊胜

①正行无缘的意义

如果闻法时心思外散,根本没有专注在应专注的法义上,或是被一些贪嗔痴的分别妄念所干扰,导致心相续沾染了一些世间八法,善根就会被他缘所失坏。在做任何一件善法乃至任何一件事的时候,一心专注;另外,心一直在所缘的对境上面不失毁,这就叫做正行无缘殊胜。

②闻法时要像野兽闻声一般

A.野兽的心被琵琶声吸引后它的警觉性就会大幅度减低,这个时候猎人就有机会抓住它。这个比喻主要说明野兽听闻琵琶声的时候一心专注心无旁骛,不会被外缘的动静、环境所吸引、干扰,我们闻法的时候也要有这样的状态——心思完全系念在听闻的法义上面,不为外境所动,这就具备了正行无缘殊胜的特色。

B.听闻佛法时,要停止念咒、放下转经轮的目的就是让闻者像野兽听琵琶声一样一心专注,心思全部系念在法义上。念咒和转转经轮等法行并不是过失,但是在专心致志闻法的时候,这样的法行并不一定会有顺缘的作用,所以从专心闻法的角度来讲,这些法行都应该暂时放下。

③修行时应如饥牛吃草一样

牛如果很饿,它的心思就完全系念在所吃的这一片草上,吃饱之前一直不停顿。我们修行的时候也不能像蜻蜓点水一样漂浮在上面,应该脚踏实地,把自己所修的内容修得明明白白,让自相续完完全全融入法义。


2


舍弃闻法时不如法的行为

①外散

A.如果一个人在闻法时一直东张西望,他肯定没有专注在闻法上面,心态一定是散乱的,以这种心态闻法或修行都不可取。还有一些人不光心里散乱,还会偷偷地讲话,这也是有过失的,依此因缘,后世可能堕为旁生。

一个人必须具足十八种暇满(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才有福报可以听闻佛法。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闻法的因缘,说明往昔千百万劫培积的福报现前了,如果自已心不专注,相当于不在听法的行列,还是处在一种无睱的状态,跟世间不知道佛法为何物的人差不多,这样丝毫得不到闻法的功德。这就像“覆器”——一直给它灌水,因为杯子是盖着的,一滴水都进不去,这就等同于水没有被灌进杯子。

B.闻法时,还在讲工作、生活或者跟所讲之法无关的内容,这就属于绮语。

具足听闻佛法的因缘相当不容易,有闻法因缘的时候心思不在法上,而在其他与法无关的琐事上,选择了琐事而没有选择法,从缘取的角度讲,那时候的心态就是舍弃了正法。而且这种行为不仅导致自已没有听清佛法的内容,他人也会因为我们的缘故而听不清楚上师在讲什么,所以无意中还障碍了他人闻法,这样的罪业相当于舍法罪。

C.我们除了上正课之外,在家里做家务,或者在上班下班的车上,可以戴着耳机听上师的课或者法师辅导,这样抓住稍许空歇时间去缘法,可以不让我们的心处在一种散乱或者贪嗔状态。

②内收

A.魔王波旬制造障碍

有些道友准备听课时就会遇到事情让他听不到这堂课,这种情况有时候是魔王波旬对听法者制造违缘的显现。因为佛法的殊胜不可思议,佛法一定可以改变有情众生的相续,帮助众生从轮回中解脱,所以魔王波旬才会来干扰。闻法时间长了,反而像久处兰室不闻其香一样,根本意识不到自已这一世能够闻法是多劫培积福报得来的因缘,也觉察不到闻法的殊胜。

B.恶业之风扰乱

很多佛教徒都知道重罪轻报,就是强大的善业力可以使得自己往昔所造的罪业加快成熟,可能这一世就会显示果报。比如往昔阻碍别人听法、对法不恭敬,听法的时候说话、心思外散、睡觉,这种因也有它相应的果,等流习气可能导致来世一听法就想睡觉,这就是受恶业之风扰乱使得听正法的时候违缘重重。

C.昏昏沉沉、恹恹欲睡的现象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一天的工作特别辛苦,下班后不要说听法,就算是看连续剧或者看书,不到两分钟肯定睡过去了。这种情况不是恶业之风,而是身体四大确实需要休息的自然反应;如果不是因为身体很累,单纯是一听法就瞌睡,这就属于我们这里讲的内收。


3


对治昏沉

①精进忏悔

往昔自己不恭敬法、没有好好听法、障碍别人听法的行为,全部发自内心地励力忏悔,生起对法真正的恭敬心、珍惜难得的心、信心这种忏悔要坚持一段时间,因为一个果法的成熟需要时间,不能说五分钟前忏悔了,马上就希望它出结果。忏悔也是一样,在罪业一点一点清净之后,闻法就不太会出现这种状况。

②采取其他的调整方法

一般情况下,听法要好好听,应该规规矩矩地坐在屏幕前接传承,如果一听法就困得不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就可以站起来,这种情况站着听法不是不恭敬,而是为了对治昏沉,为了避免断传承,这是缘于对法珍惜难得之心,可以用的一些方便法。


4


断除法器三过

①耳不注如覆器之过

人虽然在听法的行列,但是因为心不专注的缘故,实际上一点儿法义都没有得到。

②意不持如漏器之过

闻法时左耳进右耳出,耳朵倒是听了,但心里面没有留下一点法义。如同杯子底下漏了个洞,灌多少水,杯子最后都是空空的。

③杂烦恼如毒器之过

“杂”就是混杂,“杂烦恼”就是带着希求名闻利养或者贪嗔之心听闻佛法,虽然是专心听,但是发心状态不对,也会变成堕落的因缘。本来牛奶可以滋养人身,但如果杯子的内壁抹了毒,再好的牛奶进去,也只会起到毒药的作用。


5


做一个合格的闻法法器

①恭敬听闻传承

在接上师传承的过程当中,最好是放下其它的琐事专心听闻,听闻过程中发心要清净、心也要专注,这样闻法肯定能改变我们的相续,而且不管在哪个对境面前闻法都要这样。我们经常说“老狗吐金”,在功德上面,讲法者确实有殊胜与不殊胜的区别,但只要对方在讲法,不管对方的身份如何,出于对法的恭敬心,我们都应该要认真听闻,这才是一个好的闻法态度。

②对治习气,以欢喜心闻法

无始劫轮回当中,我们的精力已经习惯落在轮回的琐事上面,道理上知道听法有甚深的功德,轮回很痛苦,解脱了才不会有痛苦,但是自已的习惯和道理不太相合,在趋入解脱道和轮回中习惯性的散乱放逸比较起来,趋入解脱道会更为困难,因为我们更容易屈从于多生累劫的习气。以正知正念摄持行持正法趋入正道,时间长了可能会有厌烦心,经常需要做一些调整,令自己法喜充满。

习气需要一点一点去对治,关键是慢慢对法发自内心地生起一种欢喜心。随着习气的转变,自己就会想往佛法上靠,以后听法的时候就不会有厌烦,在闻思修行过程中,适当的调整自己不好的习气,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正面的效果。



生生世世不离师 恒时享用胜法乐

圆满地道功德已 唯愿速得金刚持



往期推荐

《极乐愿文大疏释》04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03 * 阅读参考

《极乐愿文大疏释》02 * 阅读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