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盲目的贪欲?
比如六祖惠能大师,他没有学太多佛教的理论,但就依靠《金刚经》的这么一两句话,一下子就点燃了他智慧的火。我们普通人是不可以这样子。那为什么人跟人之间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这就要看我们上一世的基础和修行的程度,我们这一次的修行程度会决定我们下一世的出离心和菩提心。
只要我们这一生当中稍微有一点用功,到下一世完全会有这些痕迹,而且会有比较清楚、明显的痕迹,至少是这样子。世俗的这些知识都带不走,但是世俗的东西也会对下一世有些影响,但因为这些都没有专门地去修,所以不一定有很大的影响。那菩提心、出离心,我们学了以后又去修,反复反复地去训练,这样对下一世会有很大的影响。那再下一世的时候,更容易自然就有出离心、菩提心。再下一世就更容易了。这样到了一定的时候,最后可以训练达到中间的中阴身不会受到任何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修这些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这真的是非常重要的。
那是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一定要修出离心、菩提心、证悟空性呢?也不是。为什么?我们刚才讲过。佛教有三种: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人天佛教。那大乘佛教需要证悟空性、菩提心、出离心,三个都需要;小乘佛教只需要两个,需要出离心和空性见,不需要菩提心;人天佛教这三个都不需要,只需要相信轮回,相信善恶因果,只要这一点见解。
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地行善断恶,就可以了。“可以”的意思就是能够让他下一世再次做人或者是天人,就只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没有出离心、菩提心,也没有证悟空性,这些都没有的情况下,相信因果、相信轮回,尽量地去行善断恶,那他下一世可以再一次去享受人和天人的福报。他追求的目标就这一点,比较容易达到。
那我们今天到底学什么佛教是我们自己决定,我是学人天佛教、小乘佛教,或者学大乘佛教,这个主动权都在自己手里,不是某个人给我们安排的,是自己决定的。如果自己不决定,其他人也没有办法给我们做人生的计划。但希望大家要往高处走,从出离心,再走菩提心,最后再走证悟空性。如果我们稍微努力一点,今天在座的所有的人都有机会证悟空性,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但如果我们自己不努力,也是不会从天而降的。
我们先讲了什么是道,这三个就是道。
道断除迷,我们刚才讲过道是用来断除迷的,那迷是什么?首先,就是盲目的贪欲、欲望。盲目的贪欲是什么?就是我们对金钱、名声、权力、社会地位的追求的欲望。为什么叫盲目呢?因为我们虽然特别喜欢金钱,但我们还不太清楚钱财真正给我们带来的这些结果。
比如,一个人他很贫穷的时候会想:如果有一天,我发财了,我想有多少钱就有多少钱的话,从此以后,我的人生一定会非常的幸福快乐,我没有理由不快乐、不幸福。这是所有贫穷人的想法。
但这种想法,有一天一定会发生一个变化。是什么时候呢?当他发财的那一天还没有变化,但过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是半年、一年,反正三年之内,他的想法就会有变化。他现在拥有的庞大的物质财富,不是他以前想象的这样。以前,他认为这一定会带来幸福,但现在它没有带来幸福。
当然,在某种程度上,金钱给我们带来一些幸福感、安全感,但不是长远的,因为还有很多其他问题没有解决。当我们离金钱有一定的距离的时候,这就是我们想象当中的物质财富。当我们跟物质财富近距离和零距离接触的时候,这个现实当中的物质财富和我们想象当中的物质财富完全不一样。
如果在这之前,我们就知道物质财富是这样的话,就不会这么拼命、不择手段地去追求。虽然物质财富是我们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没有。但是如果他早一点知道这些,那他可能不会花这么多的时间去追求,一定会把一部分的时间安排在其他上面。但因为不了解物质财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所以就拼命地去追求,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这个上面,这样的追求叫作盲目的追求。
在慈诚罗珠堪布慧灯之光系列后台,
回复“慧灯之光”领取,全套《慧灯之光》电子书
回复“有声书”获得,全套《慧灯之光》有声书
平台导读
点击下图二维码,即可请购法宝。↓
(图片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与平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