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声读物|《八万四千问》二十六 | 我们怎样积累这样的福报?
关注·
点击蓝字,关注我吧
微信:athenatang1001
公众号: 動物樂傳心
《八万四千问》
作者: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
什么是传承?什么样的传承是无染的和真实的?为什么无染的、真实的传承对于修行者如此关键?
这是个重要的大问题。事实上,我正在写一本单独讨论这个话题的书。有些书籍,比如一位美国人写的《当下的力量》,作者似乎声称自己所写的内容是神为他显现的启示录,但我们却能清楚地看到,书中很多内容是从佛教经典中摘录的。当然,比起传统的教授,作者的当地成语应用得好很多,所以更加适合当地的文化。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有一种倾向,也许在亚洲还没那么明显,就是人们不喜欢组织化的宗教。而在这个过程中,又发展出另一种不同的态度,人们开始对传统和古老的传承心生厌恶。
这是我自己的观察,或许完全是错的。在西方,人们在教会体制下受过苦,因为教会及其相关人员滥用权力。事实上这不仅发生在西方,也发生在东方,寺庙、传道者、僧侣、仁波切、住持以及其他人等滥用权力。至少西方比较好的一点是,如果教会错了,人们能够真的讲出来,反对教会及其决定。但对于组织化的宗教的不信任助长了当代的这种现象:换几个不同的词句和比喻,人们基本上就可以教授佛陀的教法,并宣称那是他们自创的。
听众和读者们会认为:“哇,这个人好伟大,好渊博,好高明。”这些人当然不会提及传授他们这些教法的学术机构或传统,他们会说“我就是个加州的生意人”,诸如此类。这听起来不那么吓人,事实上,对很多现代人还更有吸引力。
但这类人可能正在毁掉教法,因为现在有那么多自我认定的精神导师出现。这可能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没有办法判断谁是真的,而谁不是。我自己也无法判断。我真的不能说《当下的力量》的作者不是一个大成就者。他可能是一个大成就者。只有一个大成就者才能判断另外一个人是否是大成就者。但我们必须谨慎,因为这种示现可能毁掉教法。
修行者和知识分子之间永远有很多争论。很多学生被告知不要只是在读书和理性研究上花太多时间,他们被强烈要求去实修。修行的人会说,“如果只是把饭做好但永远不去吃,有什么意义呢?”
但另一方面,知识分子们说,如果你不学习,将会是很危险的。如果只是跟随自己盲目的动机,对所修持的内容没有任何理解,那不仅是幼稚的,也可能很危险。
举个例子,你可能会突然丧失对佛法的虔诚和信心,却缺乏把虔诚找回来的理性。但如果你参加过一些分析性和批判性的学习,那么即使你的上师或者金刚师兄们行为欠妥,你总是可以回到那个理性的信心上:“是的,我的上师行为欠妥,我的金刚兄弟们行为也欠妥,但是空性是好的,缘起是真理。”
所以,在任何人都可以宣称自己很伟大的今天,组织化的宗教与成熟的学术机构作为一种检验与平衡而变得非常重要。当然,宣称自己伟大的人可能很伟大,但也可能不是那样,由谁来判断呢?最好的、事实上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基于某些成熟的组织和学术机构的分析来进行判断。我们无法摆脱这个问题,这就是学术机构和传承成为重要因素的原因。
此外,我们都是因缘的受害者。无论如何,因缘是我们逃不开的事情。上师和传承碰巧是灵性道路上最为重要的因缘之一。这就是为什么,不仅在金刚乘,而且在一切乘中,师父都如此重要。在金刚乘里,上师就是路径本身,所以,不想有位上师却想修行是自相矛盾的。
为什么我们很少在自己身边看到证悟了的圣人?我们怎样才能相信证悟是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菩萨发愿在地球上居住、游历和长寿是如此重要。但是最终,当他或她来到你家门口你需要有相应的福报,才能认出这位圣人。如果你真的很有福报,当一位圣人在你眼前出现,你就能看得到。
我们怎样积累这样的福报?
渴望遇见已经证悟的人,渴望和他们在一起,渴望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功德与加持,这些始终是关键所在。一旦你有这样的渴望并为之努力,你就不会把挑战视为痛苦,并且你为此所做的一切都会成为积累福德的方法。
从根本上,有了不仅为自己、也是为一切众生而出离世俗轮回、追求证悟之道的愿望,然后在此基础上,忆念三宝、持戒布施、精进闻思修以生起智慧,所有这些都将增长你的福德。
有那么多众生要度化,而伟大的上师这么少,怎么办呢?未来这种情况会好转吗,还是会更加糟糕?
如佛陀所说,只要有众生,就有佛。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么多的众生,我们应该满怀信心、放宽心并确信无疑有成千上万的佛菩萨在为他们的解脱而辛勤工作着。
金刚上师有哪些类型?
有和善的上师、博学的上师、戒律清净的上师,有以上三者都具备的上师有隐藏着的上师、爱炫耀的上师、事业广大的上师,也有传统的学院派的上师,等等。
但是,从严格的精神性立场来讲,上师是件绝对个人的事情。你必须找到自己的上师,这与他的学历、级别、肤色、身材无关,只是一个教给你解脱之道的人,他关心你的解脱,有勇气告诉你你需要听到的,而不只是告诉你你想听到的。
- 未完待续 -
—— 动物乐传心 ——
随喜大家转发
图文|网络
编辑|七筒
以上内容以公益分享为主,文中内容、图片、音乐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起阅读
请输入
学习内容:《你在忙什么》、《八万四千问》、《修行百颂》等著作
我们的希望:每位参加学习的小伙伴在学完一本书后,能够发表200字以上的心得体会
我们的奖励:参加阅读3本书及以上者,奖励精美佛像一尊。参加阅读1-2本书者,奖励平安结或金刚结一个。以上加持品均会请高僧大德进行加持
大家可邀朋友一起参加,加持品有限,请快快行动哟
每天学习一点点,为自己的心灵充充电、减减压。
參與的朋友可以聯繫紫瑩老師
随喜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