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前世爱说离间语的人,今生将感得眷属不和睦
离间语:前世爱说离间语的人,今生将感得眷属、仆人之间格格不入,或者主人遭到攻击等。《华严经》云:“两舌之罪……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得弊恶眷属;二者得不和眷属。”
比如说,有些上师的弟子、官员的随从、公司的下属、家里的佣人等内部之间相互不和,经常吵架、打架,上师或主人再怎样费尽口舌,也始终没办法平息,他们不但不听从,反而还强词夺理,进行辩驳。我就看到有些寺院和集体中,当住持或领导特别苦恼,因为下面的人根本不听,这样你当了也没什么用,就算说一百遍,他们也不会听,甚至闹得更厉害。这种集体还不如早点散了好,但却一直散也散不了,合又合不了,成天吵吵闹闹的,特别痛苦。
还有些家庭里的雇佣,主人指派做一件简单的小事,但说了两三次,他们还是充耳不闻。直到主人勃然大怒,声色俱厉地加以呵责,这些人才慢吞吞地开始行动,极不情愿地勉勉强强把事情完成。做完之后也不向主人汇报结果,敷衍了事,性格一贯恶劣。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主人前世挑拨离间的业报成熟于身,因为此种恶业所感,自己所生之处,环境非常不好,周围始终不和合。如《正法念处经》中云:“何人两舌说,善人所不赞,生处常凡鄙,在于恶处生。”
我们不管是学院、还是外面的学会,由于法王如意宝的加持,从大的方面来看,四众道友还是比较团结。当然,这里并不是极乐世界,每个人也不都是一地以上的菩萨,因此一些小的冲突也在所难免。但总体来讲,这么多年来,我们解决不了的大矛盾,从来也没有碰到过。
所以,在座很多法师和居士,今后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与人和睦相处很重要。作为学习大乘佛法的人,若连跟人沟通的能力都没有,那么修安忍恐怕只是句空话了。在这个社会上,宽容和谅解非常需要,假如我们能摆脱自私自利,经常体谅别人、理解别人,即便别人做错了也能原谅他,那这样的大乘理念,就会给当今社会带来一种新气象。
最近我遇到了一些韩国人,其国内正在筹划举办佛教文化节,以庆祝《高丽大藏经》出版1000周年。他们很想了解《大藏经》对人类社会到底起到什么作用,于是便对我进行了采访。我由衷地告诉他们:“佛陀的《大藏经》,确实是世间上唯一的如意宝。为什么这么讲呢?你们想一想,汉传佛教极个别的经典,如《金刚经》、《阿弥陀经》、《心经》、《楞严经》,影响了多少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寥寥几部经就有这么大力量,那么《大藏经》的所有内容如果有人去研究、去领会、去修持,这个意义将是什么样的?大家可想而知。拿如今的藏地来说,不管是西方人、东方人,纷纷都来这里探求,原因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它在《大藏经》方面,有着完整的研究和传授,无数人从中得到了真实的利益。
现在这个社会,各种各样的书籍琳琅满目、数不胜数,但即便如此,人类唯一的珍宝,我认为就是佛陀的语言。佛陀在2500多年前所传授的教义,尽管没有音频、也没有视频,只有文字完好无损地存留于世,但它的内容只要你懂得一点点,不管是什么样的社会、团体、家庭,即会得到真实的快乐。
我们都知道,快乐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然而它并非安立于物质上,而是心灵上的一种满足。若想得到这种快乐,几部佛经便已足够,正如《水木格言》中所言 ,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并不需要喝光所有的江河,只要喝了江河里的一部分水,就足以解渴。因此,《大藏经》对当前人类来讲特别重要!”
总之,刚才也讲了,离间语的过失非常大,我们造过这种恶业的话,一方面应该对此生起追悔心,另一方面,以后要尽量化解自他之间的怨恨,哪怕看见两个人在吵架、关系不和,也应当尽心尽力去劝解。否则,据说现在个别学校的老师,见学生打架就非常兴奋,觉得特别好看,不但不去劝架,反而在一旁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这种行为就非常不好,将来的果报也会相当可怕,大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