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时间比你以为有的更少
读书会小记
你的时间比你以为有的更少
| 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30 |
2023.08.13 | 星期日 晴朗
苏格拉底让我们“抛弃脑中陈腐的想法”,什么叫陈腐的想法呢?就是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理念以及惯性思维,比如:我要认真读书,事业有成,传宗接代、光宗耀祖等等。从小长到大,我们被灌输了各种各样的观念,这些观念大多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围着这个“我”打转。对于勇士之道而言,这些都是“陈腐的想法”。
然而在这个世界上,恰好就有那么一群人,他们反其道而行之,摒弃小我,一心利他。他们能够放下世界上99%的人所追求的一切,这才是真正最伟大的逆行,才配称之为勇士。实际上,越是心怀苍生,反而越容易成功,爱出者爱返,利他的礼物最终一定会反馈到勇士们身上。
此前我们就分享过,想要成为勇士,仅仅喊喊口号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聚集足够的智慧与福德。要学会放下很多,不仅是放弃玩耍享乐,每天苦哈哈地积累数量,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的心,和内在那些隐蔽的、细微的“陈腐想法”作斗争。
原文
丹说:“苏格拉底,我最好说明一下我平常的作息,你得知道我有多忙。我很乐意常来看你,不过我没有多少时间。”苏格拉底以阴郁的眼神看着丹,说:“你的时间甚至比你以为有的更少。”
彩虹之路上极其重要的四个包子之一,就是无常。我们需要时刻提醒自己:我的时间甚至比我以为拥有的更少。我能看见明天的太阳吗?我能呼吸到下一口新鲜空气吗?
对此,我深有体会。去年和今年,我就经历过这种危机——当时本就在高原上,我坐在密闭的汽车里,还戴着口罩,就在一瞬间,我突然觉得一口气怎么也喘不上来,马上就要嗝屁了。我感觉自己几乎用尽了全力才打开了车窗,随着一口新鲜空气注入,我才慢慢缓了过来。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生命真的就在呼吸之间。缓过来之后我就在想:“哇,生命太珍贵了,我差一点就失去了。我还有那么多承诺没有兑现,那么多心愿没来得及完成,我不配面对死亡。”
总结一下,苏格拉底告诉我们,想要获得更高层级的能量。第一,要重新衡量你所谓的“重要”。第二,要有紧迫感,要知道你的时间比你以为有的更少。第三,必须消除紧绷感,抛弃脑中陈腐的想法,敞开心灵,接受慈爱。
所以,当我们陷入抉择,不知道该不该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妨想一想:这件事有多重要呢?如果今天是我在世界上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吗?当然,我不是要让大家每天苦大仇深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上专业课”。奶奶也是一个特别爱玩的人,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也提醒自己,我们应该意识到生命当中哪些事情才是排在第一梯队的。
此外,每次发愿的时候,都要检视一下,自己有没有“敞开心灵,接受慈悲”,有没有夹杂那些紧绷的、功利的小心思。我们应该抛开那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话,尽量让自己的愿望真实、纯净。平心而论,我真的愿意帮助一切生命吗?可能在工作单位上,就能随随便便数出十来个不想带他玩儿的人,是不是?如果还有谁是自己想要抛弃和割舍的,那我们至少应该惭愧一下。
原文
丹继续说道:“嗯,我设定了一些目标,我想成为蹦床冠军得主,我希望我们的代表队能赢得全美锦标赛。我想以优秀的成绩毕业,这表示我得看书、写报告。而你所提供给我的却像是,在加油站里待上大半夜,听一个——希望你不要觉得我是在侮辱你——非常怪异的人讲话,这个人想要把我拉进他的幻想世界中。这简直太疯狂了!”
第一次看到这里时,立马就想到了那个“国王喝毒水”的故事,没想到接下来,书中果然提到了这个故事:
原文
很久以前,有位受人爱戴的国王。他的城堡在山丘上,居高临下,俯瞰他的领地。他颇得民心,附近城镇的人民天天都进贡礼物,而每逢他的寿诞,全国上下都欢欣庆祝。人民敬爱他,因为他睿智而富有威望,判断事情公正不阿。
有一天,悲剧降临这个城镇。饮水受到污染,全国男女老幼都发疯了。只有国王因为拥有私人泉水而幸免于难。之后不久,发狂的城镇居民开始批评国王举止“怪异”,判断力拙劣,智慧也是假的。很多人甚至说,国王发疯了。他很快失去民心,再也没有民众进贡礼物或庆祝他的寿辰。
孤零零的国王高踞山头,无人做伴。有一天,他决定下山走走。那天天气很热,所以他喝了村里的泉水。当晚,全国热烈庆祝,大伙欢欣鼓舞,因为他们所爱戴的国王终于“恢复正常”了。
这两天一直在追一位SS的传记,今天上午读到一些内容的时候,让我既感动又伤心。因为这个世界上,往往那些真正伟大的人会被普罗大众视为异类。就连他的追随者们都认为他是疯子,甚至对他倒戈,唾弃、诽谤,不屑提起他的名字,想让他从史册上消失……为什么呢?因为这些伟大的人活得非常真实,他不会喂养任何人包括他自己的执着,也很难满足“正常人”的期待。相反,那些伪装高手们却混得风生水起,众星捧月,成为人们心中的英雄。
今天看到这段内容后,伤心之余我也在反思:自己曾经有没有错过这些伟大的灵魂呢?我想应该是有的。特别是在我专业生涯的早期,那时的我内心有太多“必须”……我会用自己那套“衡量标准”去评估他人,觉得这个人“是”,那个人“不是”。
如今想来,真是追悔莫及,因为我们心里的条条框框太多了,是我们自己发了疯,才会把那些真正对自己生命有帮助的人视为“不正常”,有时候真的不是高人们不肯出手,而是我们自己有眼无珠,一再错过。
<未完待续>
如果你想找一群小伙伴和你一起抱团成长,可以加入我们的优秀打卡群哦!这里没有任务,只有陪伴,每个人在群里打卡自己的小目标,所以不要有担心任务完不成的顾虑哟。
心灵乐园
充满烟火气的智慧小水滴
扫码关注
解锁更多智慧生活大礼包
更多智慧与生活内容分享
请移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