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远离故乡对个人修行是利还是弊?
译讲 索达吉堪布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
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真正要闻思修行的话,最好是远离故乡,到一个寂静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故乡是一切贪、嗔、痴的来源。
具体而言,修行正法之时,如果住在自己的家乡,
1、贪心:对父母、亲友、家属等,时时生起强烈的贪染之心,犹如滚滚沸水般翻腾不息。这种现象,在城市里感受得尤为明显,今天对这个人贪执,明天对那个人贪执,始终被烦恼缠缚着,想修行也没办法解脱出来。我认识一个居士,她经常给我打电话,也没什么可说的,“我今天跟妹妹过生日”、“明天跟哥哥过生日”、“后天跟姐夫过生日”……每天过生日要花很长时间,世间人彼此贪著特别可怕,根本没有修行的机会。
2、嗔心:对嗔恨自己的人、抢夺自己财产的人、毁谤自己的人、与自己关系不好的人,生起熊熊烈火般炽盛的嗔恨,刹那间焚毁了自己的善根。
3、痴心:丧失如理取舍所行善法、所断恶业的正知正念,取舍因果的智慧逐渐消失,无明愚痴在心的虚空中密布起来。
不说别人,作为我的话,本来在寂静地方受了二十多年的佛法教育,应该有一种定力,但惭愧得很,我不敢在很多人的城市中呆太久,不然的话,除了做些无聊的事以外,每天没有什么修行,悲心慈心都发不起来。所以除非是放生或看病,我平时尽量躲避城市,本来自己的悲心和智慧就很微薄,再这样呆下去的话,一天减一斤,一天减一斤……最后十斤都没了,所以特别害怕,真的有这种感觉。
故乡是贪心、嗔心、痴心的来源,贪嗔痴在烦恼中是最可怕的三大魔军,这些烦恼没有降伏之前,我们一定要抛弃故乡。当然,大城市的有些人要完全抛弃故乡,放弃家庭工作、孩子老婆,背着一个包前往寂静地方,恐怕是不现实的。但有些想离开的人,往往把这句话记得很清楚。去年还是前年,我在杭州讲《佛子行》,一堂课全部讲下来,可能用了两个多小时。当时有个居士特别想出家,我讲完以后在吃饭时,开玩笑地问他:“我今天讲了什么法?”“哦,您今天讲了远离故乡。”他旁边的妻子有点不高兴:“堪布讲了三十七个佛子行,你怎么只记得一个远离故乡?”听说他后来没有出家,也许家人不同意吧。但他当时的感受很深,确实觉得家庭是贪嗔痴的来源,没有意义。有些道友回去后也有同感,前段时间,有个道友非要下去度化家人,结果在家里呆了几天后,贪嗔痴全部感受到了,然后赶快回来了。
修行人住在山里真的很好,但对城市里的多数人来讲,恐怕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给你们一种教言:不一定要远离故乡,应该尽量把时间调整好,断绝一些琐事,有条件的话弄一个佛堂,每天以比较寂静的方式来修持一段时间,或者自己看书,这也是一种远离喧闹。
我看到很多居士,以前特别特别散乱,现在虽然摆脱不了工作和家庭,但是能掌握自己的时间,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能调整自己的工作,每天可以创造出学习佛法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非常殊胜的方便方法。上师如意宝在美国时讲过:“你们所有的人都到山上去,可能很多条件不允许,但自己可以创造一个修行的条件,这也是远离故乡的窍诀,也是依止寂静的教言。”
因此,远离故乡非常重要,《扎嘎山法》里面讲了,住在寂静地方的修行人,不管怎么样都不能回到世俗的家里去,即便听到别人说“你的父母现在危在旦夕,按情理你应当回去”,自己也要暗自思忖:“我不能回去,即使回去也无济于事,我又没有能使他们不死的办法,为他们念经回向在这里也可以做,一定要安心住下来。”
所以,有些道友听别人说“你妈妈死了、爸爸死了,赶快回来啊”,应该这样想:“我现在连头发都没有了,回去也不是特别自在,父母怎么样生病我也没办法,毕竟我又不是医生,干脆在这里给他念一个《普贤行愿品》,不回去了!”按照《扎嘎山法》的教言,就应该这样。但是真正落到自己头上,恐怕有些人也无法面对。其实远离故乡对修行来说是最好的方便法,前辈高僧大德经常这样讲。
(未完待续)
敬摘录《佛子行讲记》
1.婚姻家庭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1
2. 真实因果案例: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2
3.不离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3
4. 心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4
5. 金刚经连载系列:公众号后台回复数字5
温馨提示:公众号后台,不是留言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