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人生】众生平等观,对现实社会有什么价值和作用?怎样看待现实中的不平?
问答堪布/ KHENPO SODARGYE
Q
&
A
01
问:
佛教的众生平等观,对现实社会有什么价值和作用?
答:
现在大家都提倡社会和谐、世界和平,而众生平等观正可以帮助实现这些宏愿。有了这种观念,不仅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可以友好相待,人跟动物也可以和睦相处。
为什么说众生平等?因为我们的感受相同。说人和人平等,不是因为大家都长着一个头、两只手就平等,也不是因为都穿衣服就平等,而是因为我们都想求乐避苦:你希求快乐,我也希求;你不想痛苦,我也不想。人人如此,没有例外。说人和动物平等,也是基于这一点。
这是人人都需要的价值理念,很关键。
佛教在讲授菩提心时,有三大修法:自他平等、自他相换、自轻他重。修习这些,就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并实践这种平等理念,对世界上任何人、民族乃至任何众生都平等相待,进而让对方感受到其自身所具有的尊贵价值。
要知道,世间所有不平等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国家对国家的侵略、人对人的欺凌,都是因为这个。而今天的人们想要实现大大小小的“和平”,最好修修自他平等。
什么时候人们一说“世界和平”,已不再是喊口号,而完全基于这种平等观念,我想,世界和平也就不困难了。
02
问:
佛说众生平等,然而世间有许多不平,这使得我们的心很难平静。佛教怎样看待现实中的不平?面对这些不平,我们怎样才能保持平和的心态?
答:
佛教所谓的平等,不是简单的一刀切——所有人个子一样高、皮肤一种颜色……佛教的平等有甚深内涵:第一,每个众生都具足如来藏,都具足成佛的因;第二,任何众生,包括动物在内,都愿意感受安乐、远离痛苦。
这种平等观是今天的人类迫切需要的。由于缺乏平等心,许多人只管自己,不顾他人死活,最终给自他带来了不幸。
当我们在现实中遇到不平时,要想到这是前世的业力所感,是自己福报、智慧、能力不够所致,不要将过失推在他人身上,要以感恩心看待这个世界。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
愿度有海诸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