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not load image 海量资源下载
注册 登录 联系Buli
求学足迹 >> 大圆满心性休息57 | 想依止殊胜善知识?要注意看这九种法相 返回

大圆满心性休息57 | 想依止殊胜善知识?要注意看这九种法相

求学之足迹 求学足迹 2021-04-24


传讲时间:2015. 5 .4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祈祷遍知无垢光尊者:
刚热托噶仁钦年布格    托嘎雪山宝藏颈
云丹根作嘎威杰察德    圆诸功德喜乐园
多尼酿波威比纳玖瓦    二义精藏瑜伽士
龙钦饶将桑波所瓦得    祈祷龙钦绕绛贤
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
玛威桑给钦热酿拉夏    心显文殊师利智
根德桑布门蓝纳巴央    勤学普贤行愿义
这吉嘉威春蕾怎匝巴    持佛佛子事业者
将央拉弥雅拉所瓦得    祈祷文殊上师足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者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劝众听法偈:
拉耶嘎当勒当诺因嘎    天龙夜叉鸠槃荼
哲温达当摩耶嘎南当    乃至人与非人等
卓瓦根杰扎南杰赞巴    所有一切众生语
檀嘉嘎德达给丘丹多    悉以诸音而说法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我们继续讲上师的法相,以及依止上师的过程。其实对修行来讲,依止上师非常重要。因为在求学或修行的旅途当中,依止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善知识确实也非常难得。

我经常想,包括最近也在想,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从我自身的经验或者体会来讲,上师在世的时候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方面,根据各个论典来讲,这是非常难得的一件事情,但是另一方面,好像也没有想起很多突然的事情,所以说,一旦上师离开了人间、离开了自己的时候,感觉就比较强烈,但是好像也没办法吧。以前上师也说过:“我离开之后,你们可能更加对我产生信心。”确实,到后来也有这种感觉。

就我个人而言,对依止过的以法王如意宝为主的所有上师都有一种非常难得的心——视师如佛的话,有时候确实有,有时候没有。但是一想到这些上师们的恩德,自己确实有不同的感受和情绪。我刚来学院的时候,德巴堪布还很年轻,他一直引领我,刚开始也是说让我到这边来,第一次拜见法王也是他带我去的。所以有时候,一想起来这些情景,还是有很多的难得之心吧!

在依止法王如意宝的整个过程中,自己也确实是尽心尽力,没有遗憾!不仅仅是法王如意宝,凡是对我赐过法恩的人,我在这方面应该是没有留下什么遗憾。我总觉得依止上师是整个人生当中、整个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我还有一种感受:在依止上师和发心的过程中,都不会被诸魔外道摧毁,自己的修行会非常顺利。我看到《大宝积经》当中也说:“勤事善知识,能破诸魔众,舍离恶知识,能住于正道。”将佛经里面讲的这个道理与自己的人生经验、体会相对照的时候会发现:如果很认真地依教奉行、依止善知识的话,修行过程当中的很多障碍、违缘确实都会自然而然消除,甚至天魔、人魔等各种外魔都不能摧毁自己。当然,舍离恶知识能住于正法,这一点大家都应该非常清楚的。

所以我觉得,在座的各位需要有一种难得之心吧!否则到一定的时候,有些人可能会有种遗憾。

今天讲的殊胜法相,主要是密宗上师的法相。

丁三、殊胜法相:





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尤其密宗上师相,这里面主要讲到了殊胜上师,也就是密宗上师的法相。前面已经根据《大乘经庄严论》的教义给大家介绍了。你要依止一个上师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你要求什么法。如果是求显宗的法,那么上师要具足显宗上师的法相;如果你求的是密宗的法,那么上师要具有密宗上师的法相。

不仅仅是求出世间的法,求世间法也是如此。比如说,你要学厨艺的话,也要依止一个懂炒菜的人,如果依止一个根本不懂的人也是没办法的;你去学监理或者工程的话,就要依止懂工程的老师,这是世间的一个基本规律;你要学电脑的话,至少也是找一个会教电脑的或者是懂这个技术的人。

那么求密法的话,密法上师也要具有相应的资格,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现在,确实像我前一节课讲的一样,一方面,很多上师拿着佛教的“牌”开始欺骗一些人,另一方面,有些弟子也根本不会观察上师。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对佛教不负责任。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星云法师接受采访,他说他有两个遗憾:一个是,他还是在家人的时候,亲眼看到日本人杀了很多中国人,惨不忍睹,觉得特别遗憾;另一个是他出家以后,看到很多佛教徒以佛教的名义,不度化众生,反而利用这个平台为自己做事情。他觉得这是一生当中出家和在家时候的两种遗憾吧。

星云法师还在另外一本书上写到,在度化众生的过程当中,他个人也受到了一些女人的诽谤。有一次,一个女的带着两个孩子,她跟他们说:“你们的爸爸就是他,要叫爸爸。”然后两个孩子就开始给他磕头,他当时觉得很尴尬,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个女的精神有问题。

本来出家人是很清净的,但是在他一生当中,关于情的方面,有很多正常和不正常的女人对他诽谤。有一个年轻人,每次在法师讲课的时候都供花,后来又到处说她跟法师有什么关系。还有一次,一个女的拿着花,法师说了一句:“你很漂亮。”她就到处去说:“法师说我很漂亮……”

有时候确实也像他说的那样,佛教徒当中,不管是所谓的上师还是弟子,都经常利用佛教的平台自欺欺人。这种现象我们如今看来也是比较可怕的,也很遗憾。

我希望你们以后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当中,如果要求密法的灌顶、教言、引导文,在这之前应该去观察,这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完了再去依止,依止以后也没有必要经常说一些是非。

现在进行密宗灌顶、传法的人也比较多,但实际上,自他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有些人根本不具足这方面的法相,但是呢……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于密宗上师的法相,无垢光尊者讲得非常清楚。尊者在这里先按照布玛莫扎的《幻化网如镜疏》,讲密宗上师有八种法相,哪八种法相呢?

戒誓言净”,第一个条件,作为密宗上师,他的戒律和誓言,即菩萨戒、别解脱戒和密宗的誓言要清净。如果上师自己的相续当中没有约束、没有清净的戒律、无恶不作的话,那他根本没有密宗上师的法相。

具灌顶”,第二个,如果你要给其他人传授密法,至少自己要在具德上师面前得过密宗四灌顶为主的所有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第三个,作为一个密宗上师,你一定要精通如海续部和窍诀当中的道理。

密宗当中有很多窍诀和论典,不懂这些的话,根本没有办法当密宗上师——连一部论典都不会解释的密宗上师确实是非常可笑的。所以第三个是,一定要精通密宗如海的窍诀、续部和诸论典。

今天有点晕,有种种原因,主要是最近想到了很多上师的功德……

第四个是“念修事业皆自如”“念修事业”就是密宗当中修本尊、念咒语,还有息增怀诛的事业,最好是运用自如,如果没有这样的验相和成就,至少也要……

拓展内容

《前行引导文》:“尤其是宣说密宗金刚乘甚深窍诀要点的上师,必须具备一切续部宝典中所讲的下列条件:......五、面见本尊等依修之相都已尽善尽美——依修圆满;”《前行广释》(5):“五、依修圆满:最好是亲自见过本尊;即使没有亲自见,梦境、验相中也要见过本尊。而且,所修本尊心咒为主的咒语和验相,都已尽善尽美。"


现在有些密宗上师自己都根本不修,还给别人灌顶、传授,这也是非常遗憾的。

见修行果获证相,第五个是密宗的见解,对于像《大幻化网》讲的等净无二的见解,至少也是有一些验相或初步的证悟。

第六个,修行要有证相。对密宗生起次第、圆满次第的修行,要有自己相应的证相。

第七个,密宗的行为。大圆满二十一种行为为主的取舍,要跟自己的见解和修行相结合,要能有所取舍。

这就叫“见修行果获证相”。

以慈善巧之方便,令所化众成熟解,最后一个,是能以慈悲心和善巧方便度化众生,能令别人的相续得以成熟和解脱——通过灌顶来加以成熟,通过传授窍诀使之得以解脱。这是布玛莫扎讲的第八个法相。

所以你要求密法的话,上师一定要具足这八种相。

传承加持云不散,在这个基础上,无垢光尊者的根本上师格玛燃匝说,还要加上传承加持的云没有消失,即要具有传承和加持。就像我们很多传承上师祈祷文中的上师一样,其加持根本没有消失,有非常新鲜的加持。

以上是密宗上师的九种法相。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具足这样的成就和功德的上师,我们应该以三种欢喜去依止。这个大家一定要记住。

以前已经依止完了的话,那就不管是具足法相还是不具足法相,你现在去观察也来不及了。很多人是先去依止,然后去观察,最后后悔、去诽谤或者到处说是非,这就是现在很多人依止善知识的方法。这样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此我们将来求密法的话,上师一定要具足布玛莫扎所说的八种法相,然后再加上格玛燃匝说的一点。上师如意宝也经常这样讲:“我所有的法相其实集聚于没有做过令上师不欢喜的事情”,也就是说,“上师非常欢喜地摄受了我,从我到你们之间根本没有被破誓言的锈染污。”所以我想,一个人具足这样的法相以后,才可以依止。

以上讲了密宗上师的法相,下面讲以比喻来赞颂上师的功德。

丁四、以比喻赞颂:

这里通过很多很多的比喻来赞叹上师的功德。就像有些人想赞叹母亲,就说母亲像什么像什么;如果赞叹自己所喜欢的人,又会对他做各种各样的比喻;如果你喜欢一位老师,也会通过你所喜爱的很多世间比喻来赞叹。那么无垢光尊者特别喜欢他的上师,就以世间当中很多具有功德的人或事物来赞叹。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大舵手,
令入正道大商主,遣除衰败如意宝,
熄业惑火甘露水,清凉法雨妙雨云,
令众生喜大天鼓,除三毒疾大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
遣愚痴暗大明灯,自成众愿妙宝瓶,
大慈日光无有量,除恼利乐皓月光。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具足无量无边功德的上师,实际上是所有众生的至亲——是与我们最亲、最近的佛陀,不是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而是对自己最亲的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大舵手,在这里以比较简略的语言来赞叹善知识,首先他会令一切有情非常顺利地渡过三有的大海,所以相当于舵手。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这首歌我们以前唱得很多,现在好像没有。上师就像舵手,令一切有情越过三有大海。

令入正道大商主,上师令一切众生入于正道,像大商主一样。

大商主以前去过大海很多次了,后来带小商人们去的时候就非常有经验,同样,上师在修持正法方面对弟子非常有利,所以就像大商主一样。

遣除衰败如意宝,上师遣除众生心灵的衰败、贫穷,就像如意宝一样。

如意宝可以赐予众生一切财富,同样,一个真正的善知识会给无数心里贫穷的人创造或者赐予丰富的精神财富。

熄业惑火甘露水,上师熄除业和烦恼的火,就像是甘露水一样,甘露水会熄灭炽热的火焰。同样,我们相续当中的贪嗔痴和深重业力的火焰极其盛燃时,上师的加持甘露水当下就会使之熄灭。很多原来非常痛苦的人依止了上师之后,真的找到了自己的路。

清凉法雨妙雨云,他就像特别好的雨云、具有丰富水藏的妙云一样,不断地为众生赐予、降下清凉的法雨。

令众生喜大天鼓,令所有众生生起极大的欢喜——是发自内心的、不是假装的,是真正法喜充满、极其欢喜,就像天人的鼓声一样。天人的鼓声一传出来,无数天子、天女都会生起极大的欢喜心。

除三毒疾大药王,上师能除贪嗔痴三毒的疾病,就像大药王。大药王开的药能治众生的病,同样的,上师也是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上师是一切有情安乐的来源,就像非常茂盛的摩尼树(如意树),他给很多众生带来各自所需要的快乐。

遣愚痴暗大明灯,上师能遣除我们内心当中的愚痴黑暗,就像大明灯一样。

自成众愿妙宝瓶,上师赐予每个众生各自想要的大乘法、小乘法,今生的解脱、来世的解脱等,就像妙宝瓶一样,能赐予我们各自所需。

大慈日光无有量,上师以非常平等、慈悲的光芒照耀所有众生,就像大日光或太阳一样。

除恼利乐皓月光。上师能解除我们心灵的痛苦、烦恼,并自然而然带来利益,就像皎洁的月光能带来清凉一样。

这里按照《华严经》讲了很多的比喻,《华严经》第六十六卷和第七十七卷中,专门讲了很多善知识的功德。对于善知识的功德,我们有时候也需要用非常动听的妙音来唱诵一些歌,这样你自然而然会对上师和诸佛菩萨生起信心,这是非常有必要的。

以上是根据《华严经》,用比喻来说明上师的功德,下面以意义和比喻相结合来赞叹上师的功德。

丁五、相合意义而赞颂:





密意广如净虚空,光明等持如星辰,
智悲无量如大海,悲心奔腾如瀑布,
不外散乱如雪山,毫不动摇如山王,
住有不染如莲花,等慈爱众如父母,
功德无量如宝藏,引导世间如佛陀。





密意广如净虚空,上师的密意非常广大,一般人难以测度,就像世间的一只小鸟雀无法测量虚空的边际一样;上师有很多很多的意趣,就像清净的虚空一样。

光明等持如星辰,上师的光明境界和各种等持极其明亮,又极其繁多,就像虚空当中的星辰一样。上师的光明境界和等持的种类无法计数,上师是无所不懂、无所不入的。

智悲无量如大海,上师的智慧和大悲无有量,就像大海一样。

悲心奔腾如瀑布,他对众生的爱心、悲悯之心就像奔腾的江河、瀑布一样。

不外散乱如雪山,在各种修行的过程当中不为散乱所扰,如同冈底斯等雪山一样。

毫不动摇如山王,他的境界丝毫不被外缘动摇,如同须弥山王一样。

住有不染如莲花,他虽然住在轮回当中,但是不被世间所染污。所谓真正的善知识,虽然住在世间当中,跟世间人一样吃饭、一样走路、一样说话,但实际上没有被世间染污。而我们凡夫人只要在世间住一段时间,马上就被染污了。所以上师就像莲花一样。

等慈爱众如父母,他平等地慈爱所有众生,就像父母一样。

父母有时候都可能有偏心,但上师不会。有的父母喜欢大儿子、不喜欢小女儿,或者喜欢小女儿、不喜欢大儿子,等等。不过现在都是独生子,也不会有这种情况——一段时间是“独生”,现在又可以……总之,上师就像父母一样。

功德无量如宝藏,他的功德无量,就像宝藏一样取之不尽。

引导世间如佛陀。他引导世间的众生,如同佛陀。佛陀通过转三次法轮,能引导许许多多的众生。

上师以善巧方便度化众生,有各种各样的示现。米拉日巴的传记里面说,玛尔巴罗扎上师经常在他面前显示各种形象,哪怕是现忿怒相,对他来讲也是一种修行、调化的方法。

本来米拉日巴需要经受九个大的苦行,但是后来因为佛母达媚玛的心比较软,在他已经完成了八大苦行和很多小苦行之后,最后一个苦行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达媚玛就一直跟马尔巴罗扎上师说:“你现在该传法了,再不要折磨他了,不然他受不了了。”


度化众生要随顺世间


所谓的上师要随顺世间,这是非常重要的。有一部佛经叫做《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其中讲到,我们在世间度化众生,其实是很需要精进的:“于诸世间行精进,演畅妙法化群生,普愿一切皆解脱,诱诸众生随世间。”在世间当中需要精进,这种精进不是世间的精进,而是通过宣说妙法来度化众生,普愿一切众生得到解脱,而且要先用一种引导或者是引诱的方式来随顺世间。我觉得《大方广总持宝光明经》中的“诱诸众生随世间”这句话很重要!

我们现在给别人讲经说法,至少也要让别人稍微有一些同感,如果没有同感的话,虽然我们跟他讲的是解脱法,但是别人不一定能接受。所以希望我们每个人,包括很多法师,心里要发愿:我以后只要有因缘就要弘扬佛法!这是我们大乘佛教的一个基本原则。

在弘扬佛法的过程当中,你要会随顺世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会随顺世间——众生需要的是这样的,你却整天用另一个方式来说,那是不行的。我们确实要懂得众生的心,要顺应世间、随顺世间。

刚才经典里面讲的是:第一,在世间当中要“行精进”,这个很重要的;第二,光“行精进”还是不行的,不能整天都做一些非法的事情,一定要给大家宣说佛法,在说法的过程当中还要懂得随顺世间。

我们的“智悲沙龙”也是一种平台,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去年确实很好。很多法师讲的是佛法,但是在方式方法上面有很多调整,包括使用的名词、解答问题的方式,都跟众生特别相应,同时跟传统佛教在意义上也是不相违的。

因此这里讲到,上师要“引导世间如佛陀”。像佛陀一样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想,一个具有菩提心的善知识应该会善巧方便地引导众生。善巧方便很重要,说话要善巧方便,做事情也要善巧方便。如果说什么话都得罪所有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让无数的人烦恼,那就不叫善巧、也不叫善知识。所以,我们大家以后要共同学习这方面的道理。

以上是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来赞叹上师。


颂词背诵打卡



尤其密宗上师相,戒誓言净具灌顶,

精通如海续窍诀,念修事业皆自如,

见修行果获证相,以慈善巧之方便,

令所化众成熟解,传承加持云不散,

当依如是成就者,具有功德之上师。

具足无边功德者,一切众生之至亲,

于此略赞善知识,令渡有海大舵手,

令入正道大商主,遣除衰败如意宝,

熄业惑火甘露水,清凉法雨妙雨云,

令众生喜大天鼓,除三毒疾大药王,

一切有情安乐源,犹如茂盛摩尼树,

遣愚痴暗大明灯,自成众愿妙宝瓶,

大慈日光无有量,除恼利乐皓月光。

密意广如净虚空,光明等持如星辰,

智悲无量如大海,悲心奔腾如瀑布,

不外散乱如雪山,毫不动摇如山王,

住有不染如莲花,等慈爱众如父母,

功德无量如宝藏,引导世间如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