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地藏王菩萨,万能的菩提心
地藏菩萨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这是因为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发下了如恒河沙般数量众多的愿望,誓救一切罪苦众生脱离苦海,其“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宏伟大愿境界高远、震古烁今。
如果能够尽力持诵地藏菩萨名号及心咒,不仅可以积累解脱的殊胜资粮,而且能成办各种所愿;更重要的是,忆念和随学地藏菩萨勇猛精进、无私无畏的精神,以及度尽众生、方成佛道的无上菩提心。
地藏菩萨度尽六道一切众生后,自己才成就佛果的誓言,是菩提心最响亮的代言词,更是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共同的愿行。地藏菩萨这一如黄金般珍贵的发愿究竟是哪一种菩提心呢?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下菩提心的分类。
菩提心有两种
菩提心有两种: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还没有真正的行动,只是有一种心愿:为了度化一切众生,我一定要成佛,叫做愿菩提心;不但心里有这样的愿望,而且去实践六度万行,这就叫做行菩提心。
因为每个人慈悲心的力度都不一样,所以愿菩提心也有三种不同的层次。
菩提心有三种层次
第一, 最殊胜的发心 ,
是牧童似的菩提心
牧童一般会让牛羊走在前面,自己则跟在牛羊后面。此种发心的人,大悲心非常强烈,根本不关心自己成不成佛,一心一意想让轮回中的一切众生成佛。发誓当所有众生成佛以后,自己才成佛。虽然自己留在后面不成佛,也不一定有缘度化轮回众生,但在强烈的大悲心生起以后,会生起这种殊胜的心愿——众生没有成佛之前,自己不成佛。
当然,这种心愿其实并不会实现。就像释迦牟尼佛当年也发心:只要轮回当中有一个众生存在,我就不成佛,而要竭力去度化未成佛的众生。但释迦牟尼佛却提前成佛了,并利益了更多的众生。因为殊胜大悲心的力度很强,所以会让他快速成佛。这是自然规律,就算他不想成佛也没有办法,因为成佛的因缘已经成熟了。
地藏菩萨的誓言,就是最无上殊胜的菩提心——牧童似的菩提心。
第二, 船夫似的菩提心
开船的船夫最后会与乘客一起到达彼岸。同样,有些人会发愿:我既不愿意走到众生前面,也不留到众生后面,我要与所有众生一起成佛。
这个愿望也不可能实现,因为轮回当中的众生无边无际,无论怎样去度,永远都有未度的众生存在。佛菩萨每一瞬间都在度化无量众生,仍然无法度完所有众生。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迎难而上,发誓度尽天边无际的众生,即使能力有限,也尽力而为,能度多少度多少,总有众生被我们度化,这也证明了菩萨心愿的不可思议、广大无比。
第三, 国王似的菩提心
就像国王是自己先拥有王权之后,再利用手中的权势去帮助、护持民众一样,这种菩萨是发愿自己先成佛,然后再去度化所有众生,这个愿望是可以实现的。
这三种不同的菩提心,都不是发心度一部分众生,也不是发心能度多少就度多少,而是度尽所有众生。这样的决心和勇气来自于大悲心。
万能的菩提心
菩提心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菩提心是万能的。
从消除罪障的角度来说,在菩提心生起的一瞬间,我们从无始以来所造的五无间罪等罄竹难书的罪业,都有可能连根拔除。就算没有彻底消灭罪业,也不会让我们堕地狱太久,蒙受不可堪忍的痛苦。
从积累资粮的角度来说,只要菩提心一生起,就能积攒无量的资粮。如果没有菩提心,世上不会有任何一尊佛。只有发了菩提心,才能最终成佛。
地藏菩萨如何发心,我们也如是发心。让我们随学地藏菩萨的伟大之处,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把诸佛菩萨稀有难得的这一传家宝不断传承下去,利益更多无量无边的众生。
素材来源:本文根据慈诚罗珠堪布相关开示编辑整理。
橘黄色字为小编语。
推荐文章:莲师诞辰日 | 一位父亲跨越时空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