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每日一颂】《中论》
八观作作者品
庚三(观作作者品)分二:一、以理证广说;二、以教证总结。
辛一(以理证广说)分三:一、破作与作者;二、宣说作与作者互相观待;三、以此理类推他法。
壬一(破作与作者)分二:一、破同品作作者;二、破违品作作者。
癸一(破同品作作者)分二:一、破各自同品;二、破共同同品。
子一(破各自同品)分二:一、立宗;二、宣说理由。
丑二(宣说理由)分二:一、以肯定的方式而破;二、以否定的方式而破。
寅二(以否定的方式而破)分四:一、以无因而破;二、无因所导致之过失;三、以无罪福而破;四、无罪福报所导致之过失。
此科判共有四个偈颂,是以前前推后后,很多论师的讲义都这样分析。怎样推呢?第一颂:如果非决定作者可以作非决定作业,那么作者和作业都成了无因生。第二颂:若无因,则无果;若无因果,作者、作业及所用作法三相就不能成立。第三颂:如果没有作业等法,就不会造善恶业;若不造善恶业,就没有善恶果。第四颂:若没有善恶果,就没有涅槃和轮回,这样一来,世出世间都有很大过失。
卯二(无因所导致之过失):
若堕于无因,则无因无果,
无作无作者,无所用作法。
如果堕于无因生,则成了无因无果;如果无因无果,则无有作业、作者,以及作业时所用之作法(资具等)三相。
◎若无因,则无果
如果无作者的作业,或者无作业的作者能够成立,互相都成了无因生;如果互相无因,作者和作业之间就没有了任何关联,但这显然不合理,因为两者之间观待才能成立。
一般来讲,因果有两种:一、互相观待的因果,即一者有另一者也有,一者无另一者也无,比如,左手与右手、这边和那边等等,这是一种假立的因果。二、能生所生的因果,比如种芽之间的因果。
如果无因,所有的因果都不能成立。作者和作业属于观待的因果,如果两者分别堕入无因,那么各自必然无果。能生所生的因果其实也是一种观待关系。比如,能生种子是观待所生苗芽而安立为因的,所生苗芽也是观待能生种子而安立为果的,如果作为因的能生种子不存在,作为果的所生苗芽就不可能有。总之,如果无因,无果的过失就在所难免,所有的因果都不能成立。
◎无因果,则无作业等三相
如果作者和作业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成立,那么作业、作者,以及所用的资具等作法也都不能成立。
比如,陶师制作瓶子的时候,如果作者和作业都堕于无因生,那么两者结合而生的果法——瓶子,以及果法产生的其他因——陶土、轮盘等,也都不能成立(古代是用陶土等材料以及轮盘等工具制作瓶子)。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因果,所作瓶子、作者陶师、所用作的陶泥等,就会因为没有能立而无法成立。如果作业等三相不成立,名言中会有很大过失,谁会这样承认呢?
学因明和中观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讲几次瓶子或柱子。如果把它俩漏了,开大会的主题就没有了(众笑)。一般来讲,柱子对于住处方面不可或缺,瓶子对于饮食方面非常重要。可能因为它俩与生活息息相关,所以经常被拿来举例吧。
关于作业等三相,我们讲三轮体空布施的时候曾说过,布施时应该把布施者、受施者及所施之物观空。为何这样强调呢?因为,如果造了布施之因,就必然有果,由此作者、作业及所用作法(所施之物)三相也会成立。如果心执著于此,此善法就会成为有漏善根,但若以三轮体空摄持,它就会成为无漏善根。很多佛经告诉我们要做无相布施的原因即在于此。
总之,在名言当中,如果承许无因,就不会有因果;如果无有因果,作业等三相也不能成立。但这根本不合理,会有很大过失。
◎有何过患
如果不承认因果,就不会承认前后世;不承认前后世,就会造各种恶业。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中观庄严论释》中说:不承认因果,不承认前后世,这是所有见解中最低劣的见解,这种人可能造各种各样的恶业。《涅槃经》亦云:“不见后世,无恶不作。”
并且,如果承许无因无果,作者、作业以及所用作法就都不能成立了。比如工人修路时,作者工人,作业道路,所用作法工具、水泥等都不能成立;法师讲法时,作者法师、作业听受者、所用作法经论等也不能成立。如果对此一概否认,就会堕入世间一切无作的过失,也与现量相违。
敬摘录索·达·吉·堪·布讲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新版讲解
记忆板